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认为理论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强调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如果没有理论上的突破,理论不能对实践发展给以新的概括和新的总结,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就不可能有新的理论作指导,创新就无从谈起,并特别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奠定了中国富有开拓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的政治建设道路起点,为中国21世纪坚持和贯彻“三个有利于”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三个面向"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同时,新的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又是实现“三个面向”思想的有力保证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给高校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落实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去,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深刻领会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质是实践的前提。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步伐以为经济建设服务,建设,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窗口,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加强党的“三风”建设则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与人全面发展“两个历史过程的发展相统一”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其三,丰富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其四,为推进政治民主化制度建设奠定了人性论的哲学基础。这一科学理论对于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之治”是中国科技创新制度和治理机制的总依据,是塑造“科技向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的基本遵循。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治理的新形态,“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与治理范式引领科技创新向善发展,透视出以制度体系建构科技治理路径、以治理之功通达科技强国的生成机制。从“中国之治”视角辨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本质是建构科技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统一的制度之善,根本是建设中国特色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治理之善,意义是贡献全球科技治理中国方案的人类之善,回答科技创新“我是谁”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各项事业永葆生机的源泉。近年来黄委党组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确定了“1493”的治河理论框架。治河新理念和新理论框架的提出,给治黄事业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治黄科技信息是科技治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与治黄生产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随着治黄理念的转变和治黄形势的发展,面对当今社会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治黄科技信息工作只有打破传统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对科技信息制度建设和资源建设进行创新,才能为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开创科技信息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宣言,它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第一重大现实问题,向中国和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新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是“三个代表”。江泽民的“七一”讲话及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发,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共产党”的世界性的历史课题,从而实现了党建理论的创新,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1 9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的一系列变革 ,可以较为确切地称之为“重组”。重组并非是抛弃原有的系统 ,而是以新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 ,用新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对原有系统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系统。其基本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分权”、“分层”、“竞争与合作”。新系统的形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适应 2 1世纪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从“一个继续,三个不断”的高度提出教育创新的思想,即“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他明确提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重要”,同时强调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提出了教育创新的五方面内容(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质量,教育技术、对外开放),这五方面涵盖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创新”一词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语词的新宠,诸如自主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等各种创新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的字里行间及人们的口头。然而,在这种种的创新中,最根本的是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无论对党的事业永葆生机,对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对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思维的创新,就不可能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实事求是地根据已经变化的情况和环境制定新的符合事实和实际情况的新方针、新政策,也就不可能立足于世界。  相似文献   

11.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凝聚力量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新形势下继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必须坚持“三个面向”、“以人为本”、“思想领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等原则,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政工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工作基本质就是要抓住“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政策为激励源,把培养、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为科技创新的建设目标,建立一套绩效考评制度,同时,引入“流动、竞争、合作”机制,把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党的理论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年重要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的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伟大成果。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建党80年来,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使我们党的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海南电大近年来,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提出了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必须重视课题研究、网络宣传、社会调查、“两课”建设、学校管理、工会组织、人文杯境等柞用的观点,强调只有理论与措施的创新,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保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新是指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除旧布新活动。各种创新行为可纳入三种普遍的创新范畴: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主要解决“生产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及“创造新组合”等知识的生产问题。制度创新是要改善知识的流动效率。理论创新则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观念背景下外在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就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其中科技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目标,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在21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规划了总纲;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化纲领,丰富和 发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核心,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建设理论;提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的新论断,指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三严四自”,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发展和理论创新;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用“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党必须在落实上狠下功夫,要人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和组织制度上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指出 :“希望大学增强创新意识 ,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面 ,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也必须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才能永远保持蓬勃生机和充满活力 ,否则就必然走向僵化 ,走向衰亡。正因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所以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讲话 ,正确理解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运用创新意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就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