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重建"——历史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历史题材创作铺天盖地而来,存在的问题很多.历史文学创作的第一层面即为重建历史真实.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历史文学"的界限究竟何在?鲁迅的"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大体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又涉及到言之所据的"真实的历史人事"存在于何处的问题.实际上,历史本真虽然存在过,但难于把握.历史文本所记述的只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大致框架和概貌以及空间方位、时间的断限等,书写者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对人物与事件作出不同的判断,有偏见也在所难免.历史文学要恢复历史真相是不可能的,只能走重建之路."重建"的意思是根据历史的基本走势、大体框架、人物与事件的大体定位,甚至推倒有偏见的历史成案,将历史资料的砖瓦,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建,根据历史精神和艺术趣味,整理出似史的艺术世界,并在高一个层次上回到历史文本,让历史文本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辉.艺术地重建历史世界应注意三个维度:认识的维度,价值的维度,审美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史学界对戊戌变法“自上而下”的变法道路颇多微词,认为正是由于走了“自上而下”的变法道路才导致了变法的失败。该文并非是探讨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是旨在说明康梁等维新派走“自上而下”变法道路的历史合理性。他们之所以走这条道路,不仅仅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已经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都有一些成功的范例,更是由康梁等维新派在戊戌之前所承继的历史前提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充分利用课前自学、课堂讨论、动手实践、课堂笔记和第二课堂等形式.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作者之"史才"不等同于历史学意义上的史学才能,却又与史学联系密切。从唐代史官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小说家"史才"当从"假小说以寄笔端"中求取,其实质包孕史学传承、历史意识生成、历史笔法借鉴等涵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对学生认识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如何通过影视认识历史,如何发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正面功能等一系列问题对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作品,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本文强调了区分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的必要性,认为作为历史人物与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在人生历程、性格复杂、毁誉参半方面等诸是相同的,而在政治定位、道德评判、历史影响等方面却是不同的。历史上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被誉为人杰,得以流芳千古;小说中的曹操是乱世之奸雄,被演义为恶魔,以至于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7.
章新娟 《文教资料》2009,(32):144-146
在历史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教学的无效、低效和高效与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密切相关。历史人物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落实教学“常规”,为教学实效性奠基。重视教学“非常规”,主动制造“意外”,增强教学实效性。文章从常规与非常规两个层面谈历史人物教学,涉及教材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时期曾经开展过许多的“运动”,这些运动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事务等多个领域,总体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参与性、突击的时效性、相互间的关联性等四个特点。同时,从“运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失误的地方,需要全面、科学、历史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创设历史情景、历史问题、历史思维等方面,归纳总结出历史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把学生培养成乐于探索、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思维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培养"会学习学生"是具体学生观的体现,利用反思学习法,有其非常的意义.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是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历史与社会的学科内容后,在脑海里"过电影",通过各种回忆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过程、成效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取得下一阶段的成功学习,可以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做到了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1.
“实事求是”原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取“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之意。后经过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推演和引申,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党在历史过程中用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和解放后用以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我们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就要对“实事求是”的含义有一个准确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历史的考证,简要梳理出其发展脉络,以求帮助大家加深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材料解析题(以下简称“材料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它旨在使学生通过研读相关历史资料,从材料中发现、获取并整理有效信息,再联系所学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比较、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更以其学科内综合性强、分值大、设问角度灵活多变等,令学生头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解析材料题的过程漏洞百出,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解题方法。笔者认为,解析历史材料题必须坚持“四步法”,注意“四要四忌”。第一步:要认真剖解题后设问,获取有关“问题信息”;切忌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针对如何利用新旧教材、渗透新课程理念,提高高考备考中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提出了"辐射型"教学的涵义;辐射中心源选取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辐射中心源选择的三个原则:科学性,纲领性,逻辑性。同时提出进行"辐射型"教学教师应具备一专多能、大历史教学观等。  相似文献   

14.
论文试图从“历史叙事”的重构角度对五十多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十七年文学”研究进行一次清理,检讨在“重构”这一段“历史叙事”——作为文学史的“十七年文学”研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重构”所指向的“十七年文学”的“过去”与“未来”的意味。  相似文献   

15.
招牌名称是民族文化土壤中形成并传承、发展的文化产品,是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招牌名称与民族的历史、思想、心理等文化内涵密切相关。透视招牌名称,可以了解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社会背景、制度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也可感悟传统伦理道德、爱国思想、群体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还可窥见祈福求吉、怀旧归真、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可以说,招牌名称是民族文化的镜像。  相似文献   

16.
万红 《华章》2010,(14)
北师大版新编初中历史教材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配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历史图表.其作用在于引起兴趣,激发求知;感知历史,增加体验;图文结合,突出重点;借图抒情,培养情感;以图引思,创新学习.因此,让学生从图片中了解历史的含义,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做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问题,正确运用各种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高历史分析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只有在克服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辩证法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倾向、恢复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才能重新认识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视野中,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借用合力定律对处于史前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生动说明。历史合力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的辩证法、唯物论和历史性的统一,对研究和阐发历史辩证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史中儿十个朝代的名称、起止时间、开国帝王、都城所在地等,是学生必须牢记的最起码的历史知识,对学习相关内容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笔者把它们分别编成“朝代歌”、“开国帝王歌”、“都城歌”。如“朝代歌”是这样教给学生记忆的:“夏商西周尽,春秋战圉秦,西汉连东汉,魏蜀吴并存,隋朝再唐朝,五代十国存,北宋辽夏金,南宋元明清。”简短几行,寥寥数语,几十个朝代的名称、顺序,若干个政权并存局面等知识点都囊括其中,且押韵上口,好诵易记,不易混淆,学生喜笑颜开,拍手喝彩。  相似文献   

20.
凌敏 《教育艺术》2006,(8):48-49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纵观中学历史教学。也同样如此。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既充满了璀璨的科学之美,又蕴涵着浓郁的人文之美。一个个个性鲜明神采各异的伟大历史人物、一桩桩曲折动人的重大历史事件、一种种轰动一时的重要历史现象都是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可见,历史教学内容的美无处不在、俯首皆拾。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并不缺少美。然而,为什么现实中的历史课堂教学还不够“美”呢?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缺少发现,不能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表现“美”的形式、方法和手段。从教学系统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看,教学美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方面。教学中,只有美的形式和内容达到统一,才能培育学生们美的理想情操和美好的品质行为。因此,要让历史课堂教学真正“美”起来,关键在于历史教师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充分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只有这样,历史的“美”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