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英语被动语态作为真实而准确的表达手段之一,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常见于各种英语新闻报道、科技文章及现实生活中。在英语表达中,或出于礼貌、或着重事实、或注重流畅,常常使用被动语态。解决被动语态在汉译时出现的问题,探讨英语被动语态汉译的一些技巧,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的流畅性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何芳兰  黄琳 《考试周刊》2011,(34):131-132
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很广泛,而汉语中被动语态用得少。翻译成汉语时大多数的被动句可以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转换成主动句,若保留其被动语态,则除了译成汉语的"被"字句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含有被动概念的词语或句式替代。本文就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表达法进行归纳,以便翻译初学者学习。  相似文献   

3.
李悦 《海外英语》2012,(22):169-171,192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而其在汉语中使用,尤其是现代汉语中相对比较少,但随着英语在中国使用的逐渐流行,汉语中的被动句也逐渐增多起来。因此,当我们在作被动语态的英译汉时,要注意英语的语意和汉语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的语意、语境和感情色彩,同时在作被动语态的汉译英时,也既要弄清汉语的语意又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该文旨在通过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的构式,初步分析英语被动语态和汉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以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汉语及英语中的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科技文章中,被动语态的使用相当频繁,但在汉语中则较少使用被动语态。在进行汉译英时,如何将被动句更好地翻译成汉语,使译文简洁、客观、准确,更符合汉语的习惯,是广大英语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科技英语翻译对不同国家的科技交流,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普通英语文本相比,科技英语具有简练、客观、准确等鲜明特点,而这些特点也决定了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被动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不小的使用差异,因此译者在处理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汉译时,不可拘泥于原文,要在深入分析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将其译为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的主动句、判断句或无主句。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上有明显差别,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汉语高得多.汉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窄.由于两种语言语态上的不同之处,对于被动语态的英译汉就应特别予以注意.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汉译时不一定都要译成被动句,要运用汉语中恰当的表现手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是相当广泛的;同英语相比,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则大为逊色。因此,在翻译工作中或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问题,有时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有时则比较棘手。请试译下列两句:  相似文献   

8.
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它用来表示句中主语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被动语态很少出现在汉语中。所以,在英译汉时,我们往往尽可能把英语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中的主动句。本文试英语被动语态的特点、用法和汉译策略进行探讨,以求得译文的可读性和通顺性。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和英语中,都使用被动结构。在这两种语言当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使用的习惯不同,被动结构的意义和使用也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意思的表达,虽在同一个语境中,英语往往用被动语态表达,而汉语却不习惯于用被动语态。从汉语和英语的形成、异同点、适用场合等方面出发,对汉语和英语被动结构进行一系列的概述,以期为英语翻译技巧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主动句和被动句,由于两种语言自身特点的差异,英语中的被动句使用率远远高于汉语。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英语被动语态进行恰当的转换显然是必须的。本文将以《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为基础,对一些常见英语被动句及其汉译方法进行分类探讨,以期通过直观的翻译实例,使读者对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策略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对英汉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日语中频繁的使用被动语态,而与此相对,我们在汉语表达的时候较少使用被动语态,而尽可能地使用主动句,使句子的表达通顺流畅。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哥儿》、《心》,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以及其汉语翻译版本为研究对象,针对日语的被动语态的汉语翻译进行研究分类,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中国日语学习者正确地翻译并且正确地使用日语的被动语态,以及翻译日语的被动语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其汉译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隶属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有诸多差别,两种语言的被动语态的使用更是不同。相对汉语而言,英语的被动语态使用更为普遍,所以无论是中西文化交流还是翻译实践都常常涉及到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语翻译问题。那么,如何在尊重英汉语差异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翻译英语被动语态句呢?本文拟在英汉对比的范畴内,探讨英汉被动语态的各自特点和英语被动语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英语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是英语的一大特点。与英语对比,汉语中虽也使用被动语态句,但远不如英语那样广泛。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英语中用被动语态句所表达的概念,汉语却用主动句表示。因此,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句时,决不能总是恪守原句的语态,而必须摆脱这种局限性。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技巧,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能译成被动态句的就译成被动态句,需译主动  相似文献   

14.
钱伟 《英语广场》2023,(11):27-30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表达较为客观的文体中。而汉语因受到意义和形式的限制,被动语态相对较少。鉴于英语被动语态使用普遍,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受限这种语态上的差异,本文提出译者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时,需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解决这类难题。  相似文献   

15.
黄莹 《三明学院学报》2009,26(3):271-274
英语篇章结构的特点、英语语言的思维习惯以及物流英语文本的特征是物流英语语篇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的重要原因.根据物流英语被动语态的外在的基本结构及内在的语篇语用功能,找出相应的汉译策略,有助于对物流英语语篇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6.
英语有别于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在英语中,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不知道主动者或者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的情况下,往往使用被动语态。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是一个语法范畴,的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6,(25):243-244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英语的被动语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在英语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西方英美语言文化的主要内涵就反映在被动语态中,因此掌握好英语的被动语态对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汉语善用主动语态,把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态特点,对学好这两种语言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8.
英语被动句形式单一,通过使用条件和表现形式上的对比分析,英语以带标记的被动句为主;而汉语则以较为复杂、多变,无标志的被动句居多。英汉被动语态的直译,英译汉时注意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加上被动词来表示被动含义,把汉译为英时,应注意主语、动词间的关系。英汉被动语态的意译,在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将英语中的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形式的汉语。汉译英时要采用各种方式特别强调接受动作人或物的重要性。为提高英汉互译中被动语态的翻译工作,注意直译和意译的结合及出现歧义和词根变化的特殊翻译。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字表达客观化的手段之一 ,英语被动语态常见于英语新闻报道和科技文章中。如何按英语的表达习惯去理解原意 ,又怎样将它译成恰当的汉语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英语被动语态的一些常见译法。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有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被动语态。人们习惯于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之变成了一种常见的表达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汉语和英语都具有各自的古代思想文化特征,这使得汉语更倾向于用主动语态来表达句子及其感情,而英语在人们想表达其思想时通常使用被动语态。因此,本文以《骆驼祥子》的英译本为基础,对其英译本及其对应的被动英语翻译和主动英语翻译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汉语主动语态和英语被动句在特点和使用上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