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开芳 《甘肃教育》2006,(12A):34-34
过去,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注重课文分析、分段;概括中一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重点语句与词语的剖析。学生主要在教师带领下阅读课文。除了回答一些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外,以倾听教师讲解为主。教学目标与重点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一篇课文的理解,教学计划性强,基本上按教案上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一进行。一位教师在平行班上同一篇课文,每堂课的教学情形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
一、从选文的处理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常有教师面对着一篇篇内容、题材、体裁迥异的选文产生这样的教学困惑:这些文章到底应该怎样教?于是,不同教师对同一篇文章就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以讲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为主;有的以分析文学形象为重点;有的侧重于写作方法指导;有的青睐于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一而足,五花八门。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语文内容教学的这种随意性呢?  相似文献   

3.
“自动练习”,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解一篇课文之前,主动地对这篇课文进行练习设计和练习解答。这是学生自学语文的一种极好的练习方式。下面简单地谈谈看法。一、要明确“自动练习”的设计目的。“自动练习”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学生先行教师一步,主动地学习课文,并对课文从注音、释词、问答、句意、结构以及写作特点等方面择其主要设计练习,以提高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起点,使他们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 “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是教师讲教材给学生听的教学。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二是教学内容围绕理解课文内容;三是教学方式上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为主。它的基本模式有三步:第一步,初步理解课文;第二步,分段讲读课文;第三步,概括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5.
王红 《甘肃教育》2010,(14):37-37
高中英语教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课文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以语法讲解为主的方式处理课文,将一篇完整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忽视了对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教学效益低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教学与比较阅读的概念所谓单元教学,就是以体裁或题材相近的一组文章组成的单元为教学单位,教师选定其中一篇或两篇典型的课文为重点,提出要求并且给予细致的讲解,以启发学生了解拿到一篇文章时怎样阅读。然后,就让学生模仿重点课文学习的方式、方法,借助教师的简单指导及课本上的注释、思考、练习题目,独立地学通本单元中的其他课文。正确地运用单元教学,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人课文。学习《桥》这篇课文,是以教师的讲问为主,还是以学生的读练为主,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有位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坚持以学生的读练为主,很值得我们借鉴。下面笔者结合课文教学实录来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一、《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提要《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是一篇重点课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对此课文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说明,并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材与学生进行分析说明。教法方面,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学法方面,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板书的设计,特别是一般校的语文教学,每篇课文的板书设计得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一篇课文的有机结构如能随着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出现在黑板上,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也便于他们今后的复习。因此,在备课中,我特别重视课文内容的板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教师授课前所做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以选文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师训练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凭借,或者说是“例子”。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应把一篇课文的完整分析像从一个容器装入另一个容器...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一,过于注重选文的独立性特点,使得语文教学一直处于教教材的状态。课本中的选文往往独立成篇,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往往就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将课文讲清楚,把课文讲清楚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什么和怎么教几乎都是固定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总是以单篇课文的教学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缺乏将每一篇课文放置在整册教材乃至整个学段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的意识,教学活动没有整体的计划性,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也缺乏层递性,使得能力训练的目标往往很难实现。因此看似教了很多文章,但学生的阅…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教师授课前所做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以选文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师训练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凭借,或者说是“例子”。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应把一篇课文的完整分析像从一个容器装入另一个容器那样地交给学生,而是应根据培养能力的目标要求,对教材进行一番加工改造,使之真正变成切实有效的训练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从备课的第一个步骤——熟悉课文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构思教学方案的境地之中。语文教师在备课中熟悉课文既不是一般读者在欣赏作品,也不是文艺评论家在做作品评价,更不是语言学家在做语法分析。它的目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材、因势地进行教学设计。要在教学设计体现创造性,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型的设计上、在课文内容讲解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得。分析那些优秀的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正是因为他们在备课中不断追求创新设计所致。所以说,  相似文献   

13.
讲读课教学须从整体着眼陇西县一中陈久娴目前,在中学语文讲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教师对每篇课文都作详细繁杂的分析讲解,或教师设计出一系列问题由学生回答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据了解,当教师费心费力地将一篇课文逐字逐句遂层分析讲解完后,或围绕一系列...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少(篇幅少)、慢(进度慢)、差(效益差)、费(费时多)的问题。如何尽快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用比较阅读法教汉乐府诗《陌上桑》时,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谓比较阅读法,就是选择一篇或一篇以上与课文体裁相似、内容相似、风格相似的文章(即“选文”或曰“助读文”),与课文编为一组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比较阅读。数学中,自然以课文为主,选文为辅,阅读课文重在学习基础知识,阅读选文重在运用基础知识。做到在单位时间里,尽量使学生多接触些文章,提高分析问题、解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半壁江山",根据王荣生教授提出的选文功能类型说,教师依据选文功能可将阅读教学分为不同的指向。另一方面,教师面对同一篇课文,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不同指向的教学设计。本文将以曾扬明老师所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为研读对象,着重分析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以期为师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由教学目标决定。然而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差异较大,有的侧重解读课文,有的侧重讲解表达技巧。教学内容为什么如此"丰富"?问题出在哪里呢?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1.缺乏整体体现语文教学全程的课程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但因描述笼统,没有微观呈现,在与之配套的教  相似文献   

17.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反思传统的教学,两种教学理念的不同,方法、效果也截然不同。【传统教法设计】上个世纪,传统的教学流程基本上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出示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解释词语—→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讲解第一段—→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依次讲解第二、三、四段—→归纳中心思想—→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问答,解释重点句子意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使有个别的启发思考,答案也是标准的。这样的教学,以讲为主,充满人文色彩的鲜活教材被肢解得七零八落。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逐字逐句讲解课文,甚至教师让每个学生买本文言文翻译书,看一句文言文,看一句译文,丢掉“拐棍”(文言文翻译书)就不会译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总结教学经验,归纳出四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现象一,教师要求“多”,学生掌握“少”。一篇课文,一堂课教学,有些教师从组词造句、段落篇章诸多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想通过一篇课文、一堂课的教学,解决若干问题,让学生掌握许多知识,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 对策是,每堂课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现象二,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少”。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要使学生读懂、会用,就应该多讲。他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讲解。然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哈欠连天。因为教师的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讲解抑…  相似文献   

20.
讲解是教师运用有声语言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体现教师教学的基本业务素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多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讲解中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力求做到少讲、精讲。一、明确讲解的核心知识初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哪一篇课文,哪一种文体,都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任务,但不同的文体和文章,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上课前对本节课要训练的重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而且一堂课,必竟时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