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的差异,并不简单在于校园环境和硬件条件的差异,还在于师资力量、学习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最根本的是学生获得知识、认知世界的途径的差异。信息化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去自主获取知识,充分认识世界。门头沟区教委通过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面向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基于需要的服务。改变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模式、教师的教的模式和学生学的模式,通过构建家校  相似文献   

2.
教育传播理论在信息化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学习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手段,随着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当代知识观强调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教育传播理论如何体现这一观点并对信息化自主学习提供方法指导,本文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丁楠  韩潇 《亚太教育》2021,(1):74-7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把信息技术和高校教育相结合,以改进传统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可以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把课堂教学和线上资源深度融合创新,将期货理论、期货案例、虚拟仿真交易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期货知识的理解,还可以突破课堂学时的限制,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更好地实现“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的知识已不能满足未来创新发展的需要,为此,世界各国都将知识的自主获取作为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其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前提。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对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诸多误区,原因主要在于对自主学习意识内涵的认识尚不明确。自主学习意识是由多元要素构成的,对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应当从认识论的系统原理出发,遵循各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从学习任务驱动、实践体验、互动交流等途径循序渐进地予以促生与强化。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A3):11-12
在智慧教育中融入信息技术是全球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智慧教育。本文针对在智慧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素养满足信息化诉求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问题,为其规划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混合式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格外重视。文章基于混合式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培养途径。实践表明,通过系统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信息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化对知识共享、传递、学习以及知识创新都提供了条件,可以有力地支持知识的收集、共享、利用和创造,对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入手,深刻地分析诸多观点,并提出了自己对教育信息化、教育新观念及教育模式的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先进的设施设备和软件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资源,合理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可见,教育信息技术已成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武器。1加强软硬件建设与投入,确保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0.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和均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可以说,在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这场巨大变革中,变革最终能否成功,关键在教师.文章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相关策略途径.  相似文献   

11.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趋势.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2.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目前,驱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有云计算、互联网、视频多媒体技术和智能终端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化本质在于满足服务对象核心需求。这些需求可能包括信息获取的需求、信息共享等内容。因此,教育信息化要助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信息社会与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社会是一种以信息作为社会中一种基本要素,并且信息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社会。社会的信息化是指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总称。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广泛展开,人们对教育的许多认识、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光盘、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唯一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可能获取的知识比教师获取的知识更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学、什么…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对当今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内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新技术革命。教育信息化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最小、产出最高、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短与先进发达国家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在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和教育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后指出:要让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要能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跨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教育质量跨越的理论与方法,最后还给出了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07,(2A):71-72
大手笔投入、区域性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对闵行这样一个地处市郊,城郊学校发展差异比较大的区域来说。不仅达到了通过信息化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为促进区域学校均衡发展搭建了技术平台,郊区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教师在信息资源的获取方面走出闭塞。和城区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让优质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共享。让薄弱学校得蓟跨越式发展,从而大力推动教育实现均衡化、内涵式发展。闵行的做法。也为其他区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蓝本。  相似文献   

17.
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由此看来,学生要想获取知识是多么的容易。对于教师来说,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该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头脑里的认知结构而自主建构的,显然,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教书,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做相应转变。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等具有深远意义。教学中将教育信息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渗透,能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科学思维、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关注从设施建设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即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转变;从关注教育技术应用的表面转向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实际提高转变。当前,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和发展时期,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关注观念的转变。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场全面的变革,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我们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