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模式,即成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发展的新课题。着眼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远发展,应结合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的现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对广东省751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心态进行问卷调查后,研究分析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动机以及对服务活动的认知等内容。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不熟悉、不了解;多数大学生希望对志愿服务活动有更专业化的理解与认识;近八成的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时间是一年以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有着快乐的心理感受;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活动能学习新的技能,能希望发挥自己所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但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志愿者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和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阻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应从建设正规化的志愿者队伍、建立科学化的志愿者行为管理体制、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4年团中央、全国学联下发《关于在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之后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的关注与研究亦越来越多;2009年6月23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其中  相似文献   

5.
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学生志愿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志愿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对志愿精神的关注度较低等。发展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应采取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络,弘扬"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志愿服务道路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轰轰烈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其中尤以大学生志愿者最为典型。大学生志愿者的政治思想方向正确,热情开朗,为志愿服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但在这样一片志愿者服务事业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中,也不得不承认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存在着问题。通过对河北省十一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本文将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8号文件、中央16号文件以及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精神,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故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教育引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普及并弘扬志愿精神.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爱心社”为例,试论高校如何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壮大志愿者队伍,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8.
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我国青年志愿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志愿者文化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为了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团委应该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培养大学生公益意识,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效性和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志愿者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互联网行动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弹性构建的一种新的志愿服务体系,这种新常态的志愿服务模式,对高职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志愿服务时代志愿者心理素质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研究了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以及志愿服务活动成效三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服务既是对志愿精神的弘扬,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运动式"居多,缺乏延续性,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大学生志愿者的视角出发,探索通过健全宣传机制,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重视志愿者的学习与培训,建立志愿者档案,巩固高校志愿服务的传统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新领域,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等途径,构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陶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0):133-135
大学生志愿者是大学精神与志愿精神共同作用下的行动主体。面临社会转型,他们的志愿理想、志愿动机以及志愿行为处于多变状态中。文章基于现代大学发展,厘清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化"、"同质化"、"功利化"和"形式化"等四种倾向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制约,认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应着眼于大学制度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大学课程对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大学教师对志愿服务的引领以及公民教育对志愿服务素养的培育等路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但也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具有导向功能、保障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着在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自身建设与外部发展环境方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发展,在所有志愿者的行列里面,大学生志愿者占主导地位,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能长期有效且优质有序的进行,还需要社会从各方面入手解决,首先大众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不够,不愿意参加;其次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再次是对志愿者活动的意义理解不够,只是用道德行为的眼光来审视,忽略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志愿者活动的主体,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直接影响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构.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在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基础上,尝试从外在环境培养与保障、内在需求激发与引导两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析大学生初始志愿动机与持续志愿动机的特点,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探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化过程。结果表明:初始志愿动机为发展型与责任型的志愿者会出现更多的志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过程对持续服务动机具有转化作用。进而依此调查结果,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改进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及挑战,梳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各种长效机制,目的是要通过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志愿活动群体的重要群体,由于当前志愿服务激励方式单一、社会对志愿者的认同度较低、安全和物质保证的缺失、激励渠道狭窄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动机是价值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在激励中从动机入手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科学管理,根据善治理论,要合理满足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培育国人志愿精神,及时公开与志愿者相关的信息,建立科学的志愿者绩效评估机制,高度重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管理过程的全程参与,为志愿活动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区域性志愿组织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20.
刘码 《教育》2006,(12)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专门的青年志愿者组织,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者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关注程度也在上升,相关研究文献不断涌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在尚有哪些缺失,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对此颇有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