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里这样写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记述了他的启蒙学习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说的“对课”,就是对“对子,”是旧对学生学习词句和准备做诗的一种训练方法。先从一字对起,例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老师说“细雨鱼儿  相似文献   

3.
感谢学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当同学们刚刚齐读完《藤野先生》第一自然段时,有个学生突然举手提问道:`鲁迅先生文中的‘标致’一词用得恰当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突如其来提出新奇的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立刻改变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追根究底的浓厚兴趣.有的说:`标致的本义是指人的相貌、姿态漂亮.这里是正话反说,表示讽刺.'有的说:`标致是褒义词.鲁迅先生在这里是褒词贬用,表达了对清朝留学生不学无术的辛辣嘲讽.'`好一个‘褒词贬用’,你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带头向他鼓掌致意,`你们…  相似文献   

4.
施玉香 《语文天地》2013,(10):26-27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先生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有几个学生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汉语语法角度看,在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中常会出现一些"病句",但这些病句在文中却有它独到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认真地加以体会,才能更全面的理解一代文坛巨匠的佳作.下面是本人在教学时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收集到的一些"病句",特提出来,与大家商酌,以期共勉. 第一类,互相矛盾型. 1.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 2.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6.
<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作品,鲁迅先生以如诗的笔触描绘了他妙趣横生的童年世界,同时也极有分寸地批判了旧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禁锢,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在此,我想与读者挖掘的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从中借鉴什么。一、在快乐中发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  相似文献   

7.
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表述:"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在启蒙派、社会派的鲁迅研究者看来,这正是理解鲁迅全部文学活动的基础,是鲁迅自觉理解和接受现代文学的社会性使命的明确表述.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传统的鲁迅研究将这一表述发挥到了极致,作为鲁迅这面新文学运动的大旗区别于其他形形色色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流派的重要标志.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先锋派、学院派以及海外汉学界鲁迅研究的日益"红火",这一表述却被目为了"文学功利性"追求的典型,人们不仅较多地谈论着其中的局限性,而且也怀疑它所传达的鲁迅思想的准确性.于是,在鲁迅研究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似乎很难听到有多少人在理直气壮地重申"为人生"了,无论是出于对鲁迅的轻蔑还是维护.  相似文献   

8.
黄延勇 《山东教育》2011,(25):32-33
【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上承五年级上册"走近毛泽东"的人物专题,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其他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是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样就可以使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中的  相似文献   

9.
梁君 《广东教育》2011,(7):112-112
我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向学生介绍鲁迅,展示了中年鲁迅的相片,让学生就先生的照片来猜一猜先生的为人。学生一看照片,马上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先生是一个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人。”我立即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但同时又指出:  相似文献   

10.
另眼看大师     
读大一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旧书摊淘到了渴望已久的《两地书》。这是鲁迅先生和夫人许广平之间的来往书信集。鲁迅先生在《序言》中说:"这一本书,在我们自己,一时是有意思的,但对于别人,却并不如此。其中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显然,先生太过谦虚了,这本书对于别人,实在是大有意思。即如我辈,不读《两地书》,谁会想到一向令人"肃然起敬"的鲁迅先生也可以是这样:"楼下的后面有一片花圃,用有刺的铁丝拦着,我因为要看它有怎样的拦阻力,前几天跳了一回试试。跳出了,但那刺果然有效,给了我两个小伤……"其实,读《两地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你不时会喊出"鲁迅先生原来也这么……"的过程。掩卷之余,你会发现,先生是真的走进了你的心中,除了可敬,还是那么可感、可亲甚至是可笑……我想,不仅是鲁迅先生,一切大师大概都有不为我们所知的真性情。我们读他们的著作,也要读他们的生活,这样才会真的"认识"他们。现在手头又有了虎头的一本《瞧,大师的小样儿》,作者以常人的心态、轻松的笔调为你"爆料"大师们的"小样儿",令人忍俊不禁。本期"时文英华"为大家摘录了部分篇章,让我们再次走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康德、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近代音乐之父"巴赫、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他们吧。  相似文献   

11.
漫话对联     
对联,又叫楹(Yíng)联、联语、对子、联对子。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学式样,从古到今,用途非常广泛。从前私塾专门设有学习对联的功课,叫“对课”,并且抓得很扎实。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道:“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是为日后写作对联、填词作诗打基础。今天的青年学生不必写古诗词,但对联还是经常要写,即使从欣赏名联佳作角度出发,也有必要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一、对联的来源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先秦著作中,对偶句多,如《尚书》“谦得益,满招损”,《诗经·  相似文献   

12.
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鲁迅先生。教学时,我一改逐篇按字词句段篇教学的传统模式,借鉴"群文阅读"教学法,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两节课的新鲜、轻松阅读中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认识鲁迅先生。课堂由"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哪篇文章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这一问题串起。课前,我了解到学生都没有读过鲁迅写的文章和写鲁迅的文章,就先让学生猜想即将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接着用幻灯出示本组教材  相似文献   

13.
隔膜     
《同学少年》2016,(1):28-29
<正>鲁迅先生曾写过关于"隔膜"的文章,有些人是熟悉的。鲁迅的"隔膜",同我们平常使用的这个词儿的含义不完全一样。我们平常所谓"隔膜"是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鲁迅的"隔膜"是单方面地以主观愿望或猜度去了解对方,去要求对方。这样做,鲜有不碰钉子者。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稀见。最近读到韩升先生的文章《隋文帝抗击突厥的内政因素》,其中有几句话:对此,从种族性格上斥责突厥"反复无常",其出发点是中国理想主义感情性的"义"观念……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隔膜"。记得当年在大学读书时,适值  相似文献   

14.
施泽红 《中学文科》2009,(1):142-142
有人说,《伤逝》是鲁迅的一篇“自传体”小说。对此,鲁迅先生曾在《致韦素园书》时无可奈何地说:“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是愈做愈难了。”虽然鲁迅非正面地否认了,但其中有些情节和心绪无疑与他和许广平相爱的经历相似。《伤逝》中有鲁迅先生对男女平等、女子自由及爱情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伤逝》是鲁迅的一篇“自传体”小说。对此,鲁迅先生曾在《致韦素园书》时无可奈何地说:“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是愈做愈难了。”虽然鲁迅非正面地否认了,但其中有些情节和心绪无疑与他和许广平相爱的经历相似。《伤逝》中有鲁迅先生对男女平等、女子自由及爱情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指刘和珍)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初看这句话很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刘和珍君的的确确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为什么在这里却被鲁迅“逐出了师门”呢?剖析句子中的两个中心语——“学生”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为什么对于“日暮里”这个地名目,直到廿多年后还记得呢?鲁迅没有说明。我以为这同样是作者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只是比较隐晦曲折罢了。  相似文献   

19.
一、“从容不迫”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经回忆道:“我尝问鲁迅先生,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最喜欢哪一篇。”“他答复我说是《孔乙己》。”“何以鲁迅先生最喜欢《孔乙己》呢?”其“好处”在于“作者态度的‘从容不迫’”。(《鲁迅先生二三事》)好一个“从容不迫”!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艺术描写最高的境界。我想,如果我们对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动机,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的话,对他的“从容不迫”就可以体会得更为深切。《孔乙已》到底是为什么而写的呢?统观全篇,联系到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情况来看,我认为,《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作者提供的关  相似文献   

20.
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杂文已经越来越少了,记得从前有《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一系列文章,现在必修教材中只剩下了《拿来主义》一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鲁迅的杂文总是有些头疼:学生的头疼在于——怎么又是他(虽然我们的教学篇目中他的出现已经减少了),文字依然那么晦涩难懂:教师的头疼在于——只剩下了这一篇鲁迅的杂文,该怎样以一当十,更好地展现鲁迅的全部风格与内涵.所以往往在教学《拿来主义》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使用"加法",多教一点、多学一点总是没有错的.曾经自己也尝试过这样的做法,可是效果却不怎么令人满意:学生不明白不说,自己也常常会在某些问题上纠缠不清,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更怕鲁迅.所以,这一次,对于《拿来主义》,我选择用"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