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戴玥 《大学生》2020,(3):22-23
最初关注新冠肺炎的几天,我陷入了与大多数人一样的情绪困境中。我想到高中课文里那篇《最后的常春藤叶》:名为"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地穿行,高擎死神的镰刀,将可怜的琼珊一下子击倒在了病床上。几天后,我开始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都学过那篇《最后的常春藤叶》,它所述说的绝不仅仅是不速之客的蹑手蹑脚与琼珊心头挥之不去的绝望,还有在风雨中仍然坚守的一片常春藤叶,它为琼珊带去了希望。但那并不是自然的伟力或是神赐予的奇迹,而是老贝尔曼冒着风雨为琼珊画下的希望。希望恰如一株常春藤,苏艾与老贝尔曼的善良浇灌着它,于是阴影里的死神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2.
人为万物之灵长、世间之主宰,倘若在惊涛骇浪中还能驾驭生活之舟,那将多么美好!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写到:"琼珊在肺炎折磨下,已奄奄一息。医生说她活下去的可能性取决于她活下去的决心。她把自己生命延续的希望寄托于窗外几片残留的常春藤叶上,她要坚持到那‘最后一片叶子'掉下之时再死去。"就是这片"叶子"支撑着琼珊活下去的信心,使她走出了黑暗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展示了欧·亨利小说一贯的结尾特色,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我有些话要告诉你……亲爱的(指琼珊),看看墙上最后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亲爱  相似文献   

4.
创意说明 本篇教学设计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围绕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人物、情节等,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及结尾的巧妙构思。  相似文献   

5.
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结尾部分,学生朗读了课文,师生开始了以下探究活动:师:原来挽救了琼珊年轻的生命的竟是一片画出的常春藤叶,而让人有些讨厌的、在艺术上很不重言诺的贝尔曼竟然用自己的生命完  相似文献   

6.
步新娜 《现代语文》2009,(12):103-104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文章通过几个极为普通的人物,演绎了一幕至诚至爱的真情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正因为如此,人教版四年制初中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大爱无垠——《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欧·亨利以"含泪的微笑"结尾。但,这不是结局,贝尔曼舍己为人永不放弃的大爱精神必须得到传承,让一代代人发扬光大,让常春藤叶常青,让我们与作品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颜色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琼西的年轻女画家因患肺炎病倒了。她生活拮据,身体虚弱,情绪低落。每天靠数着窗外常春藤上的叶片打发时间,随着叶片越落越少,她的心情越来越坏。当叶子只剩四片时,她绝望地对好友苏娣说:“我想在天黑以前看着最后一片叶子掉下去,然后我也该去了……”然而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  相似文献   

9.
引子:一样的常春藤曾经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有一天,一位老师拿来两盆一模一样的常春藤,对她的学生们宣布,要在这两盆植物的身上做一项试验:每天给这两盆植物同样的光照与等量的水,但是给予不同程度的关心。老师和学生将其中一盆常春藤放在教室窗台上,每天对着它唱歌,并对它说:"我们爱你,  相似文献   

10.
屈伟忠  俞米微 《现代语文》2006,(12):100-101
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教材采用王永年的译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此译文并不是很理想,因而选择了六个典型句子,对照英语原文,比照王小乐、张经浩、王楫和康明强三家的译文①,讨论翻译语言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1.教学重、难点:运用“辐射法”写作散文的技巧。2.教学工具:多媒体。3.课型:构思方法学用课。教学模式:整体认知——感悟品味——运思创意。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题,显示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乡愁的文章——《故乡的榕树》。[画面①] 《故乡的榕树》的题目,在《思乡曲》的伴奏下,由远及近缓缓推出,背景是两棵枝繁叶  相似文献   

12.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展示了欧·亨利小说一贯的结尾特色,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我有些话要告诉你……亲爱的(指琼珊),看看墙上最后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  相似文献   

13.
在《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同题异构课上,笔者听到最多的是体认“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自我牺牲精神”、“人性美”等词语,感触最深的却是语文课堂有过度渲染“人性美”之嫌。然究其原因,教学目标设置的概念化难脱其咎。翻阅资料,笔者发现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目标的设黄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全面但缺少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片叶,一片普通的柳叶。(起笔运用了"物化"的手法,直接交代写作的对象,并强调了自己的"普通")我的妈妈是柳树,它有着碧绿的长发,就那么垂在地上,飘逸而美丽。还是嫩芽的时候,我看着妈妈优雅的身姿,想着: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像妈妈那样吧!(把咱们学的手法技巧用上了)  相似文献   

15.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欧·亨利的小说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小说最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正是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制高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这样一部彰显人性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又见常春藤     
真好!阿姨终于帮我把常春藤带来了。上次在阿姨家,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常春藤。这次我又看到它了!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动。看,原来只有几片叶子的常春藤现在已长成了一盆郁郁葱葱的植物。爱心型的叶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纷纷挤在一起凑热闹。看到它那墨绿的叶子曲曲折折地泻到地上,长得蓬蓬勃勃、充满生机,我就格外开心。常春藤虽然没有被人们称为花卉中的"吸毒能手",但它却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吸进废气,呼出新鲜的氧气,让人们  相似文献   

17.
正说明性课文是指带有说明性的童话、童诗、小品和记叙文。它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稍有不慎就会把它上成科学知识课,丧失了其应有的语文功效。那么如何教好说明性课文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1]吴忠豪教授在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第1期"百家讲坛"中明确提出:"语文课需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2]这些话都非常精辟地告诉我们教学说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公认的传世名篇。小说从1905年诞生起,就得到读者和学界的充分解读。但是,就汉译本而言,众多挖掘式阅读并未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常春藤的叶子有没有集体谢幕的时间?欧·亨利在小说中描写了常春藤叶在寒冬完全凋零的场景,并借此场景展开情节设计。但是根据植物学常识,常春藤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它的成长过程中不存在叶子集体谢幕、  相似文献   

19.
<正>《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美国作家欧·亨利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几乎被收入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老贝尔曼在一个"寒雨夹着雪花下个不停"的夜晚,在窗外墙上的常春藤边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叶子,给了楼上身患肺炎、生命危在旦夕的年轻女画家琼珊活下去的念头。最终,琼珊战胜病魔活了下来,而贝尔曼自己却因在"凄风苦雨"中作画,而陷入"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时,课前我预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研读"欧·亨利式结尾",赏析文章精彩的情节结构;二是通过探究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题。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复述小说情节,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学生复述的基础上,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