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换位思考是指实施主体在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站在接受方的立场上,感受接受方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一种思维活动.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换位思考,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干部与干部之间的换位思考,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人与人之间的换位思考,有利于化解矛盾、创造和谐的氛围;行业之间的换位思考,有利于行业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换位思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换位思考是指实施主体在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站在接受方的立场上,感受接受方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一种思维活动.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换位思考,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干部与干部之间换位思考,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人与人之间的换位思考,有利于化解矛盾、创造和谐的氛围;行业之间的换位思考,有利于行业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换位思考有利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社会、公众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应以换位思考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切入点,在培育领导、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换位思考体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条件,提供了建构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和客观要求。中国历史上和谐社会的种种设想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与传统社会相对应的静态和谐。西方思想史上,真正把“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理论概念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他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倡社会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的和谐结构是和谐社会的表征。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是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的是必须进行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人际关系和谐是合并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首要和关键的工作,高校人际关系和谐要做好领导班子和谐、干群关系和谐、教职工之间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和在职人员与离退休老同志之间和谐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一直是新昌中学的理想和追求,广大教职工都在思考、摸索,并探索性地推出了一些符合学校实际的举措。一、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所谓教育环境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烈;功利主义取向比较明显;理想主义色彩比较严重;人际交往技巧比较缺乏。因此,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一是自我准确定位,二是积极换位思考,三是加强交往技巧培训。  相似文献   

8.
“换位思考”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融洽人际关系。老师面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注意“换位思考”。每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急得老师心烦意乱、火烧眉毛时,一定要冷静地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是也犯过错误、做过错事吗?这样换位思考,学生毕竟是个孩子,你就会静下心来,控制住自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9.
于然欣 《文教资料》2011,(31):95-9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吸取孔子在人际关系、财富分配、民主政治等方面的伟大思想。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际关系的动态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黏合剂;利益合理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加快民主政治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孔国军 《高教论坛》2006,(1):141-142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双方的“协合”或“和解”,并以尊重矛盾的差异性、独立性及多样性为前提。和谐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在儒家和道家的学说中也体现这种思想。儒家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讲求自然关系的和谐。而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政理念,引起学术界广泛的探讨,本文主要就构建“和谐社会”所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的“素质和谐”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孙膑兵法》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理念,体现了孙膑以人为本思想的进步性与科学性。"人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维护了中国的多民族和谐统一,"人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人和"思想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增长为要务,以和平发展为指导,以"富国强兵"为基础。建设强大的军队,可有效地化解国际矛盾、减少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人和"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人和"思想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发展战略,提供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深层理念支撑和极富价值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2.
“和而不同”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命题之一,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其思想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表明,“和而不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用民族文化诠释了对立统一规律、系统论思想,而且还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原则。因此,深入研究、挖掘和赋予“和而不同”以时代内涵,对于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办学目标。文章从构建和谐校园应确立共同理想信念,营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建立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构建和谐校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分析了儒学以“仁”为核心的侈身教育在我国的悠久传统,认为求仁得仁是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溯源,也是修身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先秦儒家的师生友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主张在人际交往中以友辅仁、以文会友,这是一种立足于个人成长进步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人际交往观,为当今确立新型的人际交往观,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维借鉴。同时主张师生之间以爱相济、以道相随、教学相长,这是一种着眼于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友爱相助的和谐师生观,为当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贯彻教师教育新理念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一书有着丰富的“和”文化资源。老子关于“致虚极,守静笃”、“与善仁,言善信”、“道法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所体现的理论价值就是“身和”、“人和”、“天和”、“均和”。  相似文献   

17.
以"廉为政本"、"吏为廉先"、"廉政为民"为主要内涵的儒家廉政思想,汇集、诠释着儒家学者们以礼治国的感悟和政治智慧。当前大力推行反腐倡廉建设,剖析思想和理论,儒家廉政思想为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借鉴儒家"道德教化"理念,从树立"廉政"理念、进行"立志"教育、重视"知耻"教育三方面着手,强化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是表现和谐文化的最好形式之一。“爱国歌曲大家唱”以符合当代社会与时代整体审美文化需求的强大声势,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从声乐文化视角探讨“爱国歌曲大家唱”的本质有:“共享性”、“艺术与社会的互融性”、“变化性与传承性”。它对先进文化持久地传承和发展,对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所批判的“经济人”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着。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经济人”的批判思想的论述.探讨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举措,以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促进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风险社会"的理论分析,显现出中国现代性危机。从现有"风险社会"至应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科技和谐发展极具应对优势。科学发展观之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在于科学决策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