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徽州古书院竹山书院建筑布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山书院是明清两代徽州府六县所有五十四座书院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整个书院建筑群由学社建筑与文会园林组成。从历史沿革入手,分析竹山书院建筑布局特点与建筑形制特色,以及竹山书院园林的构成要素,以此探讨以竹山书院为代表的徽州古书院的典型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58-161
徽州古村落古祠堂具有独特的整体布局、设计和内部装饰,是徽州文化的见证,体现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承载了徽州文化思想。主要阐述徽州古村落祠堂的建筑规划和文化特征,介绍徽州祠堂的建筑风格,剖析徽州祠堂的建筑结构,重点解析徽州祠堂中的古戏台的结构和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戏台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分支之一,皖南古戏台是中国古戏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说明了研究古戏台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皖南古戏台的基本现状以及基础形式;然后通过皖南古戏台戏台装饰、屋顶装饰以及雕梁画栋上表现的传统图案、图形的研究来探讨皖南古戏台的传统图案、图形,分析说明了皖南古戏台所运用的传统色彩.  相似文献   

4.
古戏台是贺州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通过分析古戏台的类型,探究古戏台的建筑特色,进而阐明宗教祭祀、社会教化、娱乐交往、文化传承是贺州古戏台在乡土社会中所承载着的重要文化功能。因而,贺州古戏台建筑在农业社会是一个神圣与世俗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5.
考察发现,云南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古戏台,据其形制和内涵大概可将其分为家院戏台、神庙戏台、宗祠戏台等几大类。其生存现状大致有三:1.衰退并已淡出人们的文化视野;2.仅作为“文物”而存在;3.翻修保存较好且仍在发挥作用。古戏台的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1.增强边疆族群认同、加强民族和谐文化建设;2.使云南各民族传统音声技艺得以活态传承;3.它是都市文化“礼失而求诸野”的重要取样。  相似文献   

6.
作为徽州明代民居的典型代表,程氏三宅体现了徽州民居较高的建筑技艺。从历史沿革着手,分析了程氏三宅在建筑布局与建筑性质上的特点,以及其在装饰、彩绘、楹联匾额等方面的建筑特色,同时对程氏三宅的保护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对徽州古民居保护及现代徽派建筑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徽州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徽州文化的主体——徽州建筑更是让人沉迷。徽派建筑具有保留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造型的多样性、形式的艺术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罗东舒祠系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建筑,其平面布局主要由照壁、门垣、棂星门、天井、仪门、南北两庑、院落、享堂、寝殿、宝纶阁、女祠等组成,空间组织上则体现了布局形式中轴对称、“开-合”的建筑空间转换、不同时间的空间转换灵活的特点,是古徽州祠堂建筑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8,(6):87-90
徽州古书院竹山书院是处于明清两个朝代间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它的建筑及布局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工程技术的成就,更是把徽文化"植"入其中,并"栽"进了徽州的山水之中,是活着的建筑,是建筑、文化、环境合一的经典之作。因此,徽州古书院竹山书院的建筑及布局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读书     
《宁海古戏台》浙江省宁海县境内曾分布着古戏台600多座,现存120余座,其中10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宁海县古代的舞台文化艺术,对宁海县各处古戏台的建筑形制、建造工艺、艺术特色等等做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充分发掘了文物古建筑的价值。同时,他们把古戏台还原到历史过程和生活氛围中去,利用丰富的乡土史料,让人感受到所谓高台教化,就是千百年来中国民间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的福建戏曲研究既注重中国古典戏曲文献的整理、曲史的钩沉,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与戏曲文化意义、艺术理论的探索,又关注闽地特色剧种的发展传播,致力于探寻本土剧种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发掘闽台戏曲的血脉亲缘。  相似文献   

12.
近 2 0年来 ,我国话剧表演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文章从艺术真实、对话机制、表演模式等方面对话剧改造与转换的得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艺术是在总结了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新的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发展而来的新的艺术体裁。歌剧迅速兴起成为这一时期重要艺术成就之一,并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革命“样板戏”将是人类文学史与精神史永不过时的话题。近十年来(1996-2006)学界关于它的研究视野、思路与深度进一步有所拓展。研究对象集中在文本、剧场与电影。研究路向主要包括创作思路、观众研究、艺术分析、思想主题、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叙事模式等方面。对“样板戏”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得失进行评价、对未来走向进行预估,有利于建立新的研究基点与平台。  相似文献   

15.
欧洲歌剧自诞生以来,影响着世界歌剧的发展,作为起步较晚的中国歌剧,在借鉴与吸取欧洲传统歌剧经验的基础上,歌剧创作者们不断丰富着我国歌剧的艺术形式,将更多的中国风格与民族元素融入了歌剧的创作当中,力图追求欧洲传统歌剧与我国歌剧的完美融合。随着时间的流逝,歌剧题材的选择与音乐的创作也开始注重时代性的体现,流行元素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歌剧创作中,但是与传统的经典歌剧相比,新歌剧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歌剧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中国歌剧创作还需要更多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
曹禺的话剧是诗与戏剧的结合。他的话剧创作,从情感态度到表现手法,从主题内容到表演效果,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曹禺的话剧是真正的诗化戏剧。  相似文献   

17.
在对相关南戏剧本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南戏负心汉戏大致有这样一条变迁主线:对负心汉的严厉抨击到对负心汉的刻意美化,然后从政权需要、作家改编、观众要求三方面阐释了变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方戏曲资源深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开发应用。主要途径有:加强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把现有的戏曲资源挖掘、梳理、归类,建立数字化电子系统;加强戏曲与传媒的结合,为拉近戏曲与观众的距离搭建传播平台;加大戏曲教育的投入力度,为戏曲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20.
崔保亚 《培训与研究》2009,26(7):75-77,92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最早是原始社会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随后经历了先秦、汉魏到初唐的漫长萌芽阶段,终于在唐代中后期得以形成,紧随其后的宋金元时期是戏曲的成熟期,最终迎来了明清时期的空前繁荣以及发展到现在不景气的现状。纵观它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过程,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原因和戏曲音乐学问题。本文以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为例,来论述多学科综合的戏曲音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