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教育研究中的“中国研究”,即强调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自主性的教育研究,“中国人及其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存在的根基所在。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文本性存在、生命性存在和过程性存在。提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命题,其宗旨和意义,一是追寻以“中国人”为基点的教育研究;二是为人类教育学界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当代中国教育知识界对人类教育学界的贡献,体现在基础理论、基本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双向构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 ,培养的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工具” ,应试教育连“工具”都不能生产 ,只能生产打上合格与不合格标签的“产品” ,这些产品甚至没有使用价值。素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而非培养“工具”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人格”而不是“人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核心。搞素质教育一要转变观念 ,二要改革体制。  相似文献   

3.
有关“人文学科”的几点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人学科”的辨析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学科”层面的“人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二是“历史”层面的“人学科”与“人主义”的甄别;三是“教育”层面的“人学科教育”和“人主义教育”的差异,章对有关“人学科”的几个相关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并在此过程中突显出“人学科”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该首先根据江泽民同志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五点希望概括了大学生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目标。之后,着重论述了大学生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实施“通才”与“专才”整合的教育模式,强调加强通识教育,增强人格陶冶;二是人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要求在人与科学的相互协调和互补中促进人与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并不断实现人自身的解放;三是接受学习、体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的结合,要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自主独立的的探究创新学习。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存环境的开放导致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普遍激活,思想教育因此而面临严峻的挑战。要能有效应战,思想教育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理智与情感统一,“可信”转变为“确信”;二是有意与无意统一,“他律”转变为“自律”;三是规整与选择统一,“就范”转变为“规范”;四是建立新型的工作关系,“对立”转变为“对话”。  相似文献   

6.
王文岭 《生活教育》2013,(11):18-21
知识教育的功利化和极端化,必然无视“人”,而且视“人”为“物”,工具性教育机制因此而日臻完善。山东昌乐二中以“人永远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为旨归,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实践全面予以贯彻实行,创立了“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该校教育创新之路,对当下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镜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的教育是以人的潜能为发展基础,通过人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非人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价值限定”,实现人的“工具化”的过程。决定“人”的教育或非人教育主要体现在六大教育关系的处理上:一、潜能与发展关系;二、自我与需要关系;三、个性与共性关系;四、人与才关系;五、情与理关系;六、自律与他律关系。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育与人教育并非独立的两种教育,而是同一教育的两个方面,二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科学与人的含量不同。基于此认识,所谓“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整合”未免有失偏颇了。  相似文献   

9.
人教育是一种高素质的教育 近年来,在各种媒体和日常生活中。有关“人”的词汇,人们用得越来越多,比如人精神、人素质、人教育、人关怀等。大家都觉得“人”和与“人”搭界的这些词汇,是一种层次、品位较高的东西。但什么是人呢?简单地说,人就是重视人的化。而人教育是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不断健全的教育,是叫人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按北京大学季羡林老先生的话说,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教育不仅关注人的道德问题,而且始终关注通过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使人成为人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实践哲学的基础,康德与赫尔巴特在其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实践哲学以及实践性教育。实践哲学的不同理念决定了实践性教育的不同类型。康德为实践性教育制定的“理想方案”与赫尔巴特对教育进行的“科学设计”被认为是相互背离的两条逻辑,产生了“理想的教育”与“科学的教育”的对立。如果对康德与赫尔巴特的实践哲学与实践性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会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与方案只是形式上的对立,其实在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的路径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尤其二人教育思想中对自由、个性的关注对当下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