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暨生活教育运动80周年,2007年3月1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了"陶行知与当代教育"高层论坛,来自国内14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的陶研学者共80余人,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以及陶行知的信仰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研究中的“晓庄学派”是以陶行知创立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在地缘上,源于晓庄师范学校;在学缘上,由陶行知亲授;在业缘上,共同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对“晓庄学派”的研究,是陶行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陈德全 《生活教育》2012,(14):32-34
冯玉祥与陶行知是同乡兼好友。陶行知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冯玉祥一直很赞同。1927年3月,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后,冯玉祥曾给予大力支持,慷慨捐赠晓庄师范办学,先后计有三千元。冯玉祥也曾多次到晓庄参观访问。由于冯、蒋一度不和,冯玉祥对晓庄的关心,以及与陶行知的友谊,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师范教育百年史中,师范教育家屈指可数,陶行知是其中的一位.陶行知是教育学家,也是第一流的师范教育家.陶行知同其所创建的晓庄学校在我国师范教育史上均享有特殊的地位.对晓庄办学实践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还可以为实现"川流不息的师范教育现代化"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5.
简讯     
我省隆重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十月十七日,我省各界人士五百多人,在南京晓庄师范集会,隆重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省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筹备委员会主任、副省长吴贻芳作了《纪念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的讲话。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长张焕庭介绍了陶行知先生生平事迹。晓庄师范师生在纪念会上演唱了陶先生创作的《锄头歌》、《镰刀舞歌》。会后,大家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瞻仰了陶行知墓。十八日起,在晓庄师范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影像陶行知     
为新安小学题词1929年春,为发展江苏北部乡村小学教育,陶行知派晓庄师范学生李友梅等到淮安创办新安小学。晓庄师范被封闭后,汪达之临危受命主持工作。陶行知写  相似文献   

7.
蒋超群 《生活教育》2014,(19):30-34
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培养从事乡村教育的教师,而是通过晓庄师范培养乡村改造家,进而改造中国的乡村社会,最终建立一个民主自治的现代化的中国乡村。陶行知的乡村改造目标与国民党政府的集权,一党训政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这是南京国民党政府最终查封晓庄,通缉陶行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编后     
晓庄因一个伟大的名字而闻名遐迩,1927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从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便成为了晓庄的灵魂,师范教育便成为晓庄的特色。南京晓庄学院学报这一期特意全部编发教育研究的论文,期望能展示出晓庄的学者对教育研究的关注和精心耕耘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20年代后期,继南京晓庄师范而创立的浙江湘湖师范,也是一所实践生活教育的新型学校.校长金海观(1897~1971)系浙江诸暨人.20年代初期,先后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和东南大学教育系,曾亲聆陶行知先生教诲,深受其教育思想熏陶.1930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被国民党政府借故封闭,陶先生处于极度困难时期,金海观接任湘湖师范学校校长后,继承了陶行知在晓庄开创的大师范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许臻 《生活教育》2016,(5):26-27
杨效春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信奉"少中"以社会的活动创造少年中国的宗旨。他把教育看做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并终身致力于教育活动。他追随陶行知共同创办晓庄试验师范学校,他认为晓庄师范是师生同甘苦共生活的家园,晓庄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他后来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透过晓庄学校在目的共享、责任共担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可以发现,陶行知强调的“学校是共同生活场所”的观念,体现的是一种“共同体”学校观。陶行知之所以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共同生活的场所,与其“生活教育观”以及“社会即学校观”紧密关联。这也使其学校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共同生活”这一学校共同体构建的途径,也提醒我们从“学校与社会关系”这一更宽广的视角考虑学校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晓庄学校被封闭后,陶行知遭到国民政府通缉。他匿居上海创办了《师范生》和《儿童生活》杂志。为了避免进一步的迫害,他不得不用笔名发表文章。从生活教育论的形成过程,对李一之、盛震叔生平资料,以及陶行知1931年关于中国及中国教育出路思考的发展过程等多方面的仔细辨析,可以确定在《师范生》中署名“李一之”的三篇文章:《生活教育论发凡》(创刊号)、《通讯·答复》(创刊号)、《贫穷与教育》(第2期,1931年5月15日)是陶行知先生所写。  相似文献   

13.
孙铭勋跟随陶行知从事生活教育运动屡试屡验、屡屡创造而又屡遭厄运,长达三十四年。孙铭勋是中国幼稚园最早的男性园丁。最初他入晓庄学习,同时从事幼稚教育。后随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又赴南宁,继续从事幼稚师范教育。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特别是幼稚教育理论,他的理论已经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创业的视角审视陶行知的一生,他并不仅仅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创业者",是一个不为金钱奋斗的"创业家"。早期的宗教影响,中国传统知识人的淑世救国情怀和教育科研者的实践理性是促使陶行知成为教育创业垦拓者的主要因素。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是陶行知典型的四次教育创业活动,它们彰显了陶行知宽容博爱、不断创新、勇于担当的"双家"精神,其教育创业的励志事迹和启人深思的"双家"精神对当今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教益。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的晓庄,实践生活教育的理论,探求教育救国的道路。陶行知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隐逸文人对独立人格精神的追求中吸取营养,其人格魅力感召后世,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对中国传统隐士人格精神的接受,对于当代教师人格教育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上海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并没有因为学校的关闭而停止.相反,陶行知曾一度以上海为基地继续针砭时弊,反思"生活教育",倡行"科学下嫁",创办"山海工学团",建立小先生制,投身国难教育.这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生活教育",而且在实践上推动了这一新教育理论在上海乃至全国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金陵大学期间形成了学、教合一的共和教育思想和基督教现代教育家主体人格,到留美期间发展为道、教一体的国民教育思想;但在1917年—1927年陶行知开始现代转型,陶先是以基督教教育实现反中国传统教育,然后主要在1922—1917年非基运动中,实现了反西方传统。陶以民族主义实现了主体人格转型为民族本位主义的现代教育家,对于基督教教育思想的超越,其本质是基督世界主义与普世价值的民族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