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侵权行为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法律现象,国际民商事关系运转中也不泛侵权事件的存在。国际民商事关系中的侵权行为必须解决法律问题。最近几十年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理到新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取向。我国有关侵权行为的法律舴民随着国际上侵权法律适用的新发展以及网上侵权的日蠲增多而作相就改进。  相似文献   

2.
国际私法是以直接规范和间接规范相结合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并解决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与其它部门法相比,其具有涉外性、综合性和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等特点。针对国际私法的特殊性,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识别是国际私法学中极其重要的理论.在案件的审理中,无论是国际(或区际)民商事案件还是国内民商事案件,法官首先都要面临一个识别问题.香港与澳门回归祖国近十年,在中国区际民商事审判实践中,由于各法域法律制度和法律概念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识别冲突,规制识别依据应当结合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确立以法院地法识别为主、辅之以特殊识别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全面超越了传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确保其应用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避免潜在的法律和伦理风险,包括数据使用风险、生成内容滥用风险、算法滥用风险以及其他风险。文章通过对中美欧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为相关企业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法律和伦理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商业启示。  相似文献   

5.
传统商法以商人为核心构建的法律制度存在忽略企业的法律地位以及使得劳资矛盾丛生的弊端.现代商法以企业为核心构建法律制度克服了传统商法以商人为主体所导致的理论缺陷,巩固了商事法的独立法域地位,影响了民商事立法中关于治理结构、调整内容、权利构造、公法化程度、责任制度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9,(2):94-10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域外承认机器人主体地位的实践现状,是否赋予机器人法律主体或其他定位是我国未来立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单纯将其作为客体,不考虑其他法律定位则可能脱离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现实,但是限于科技水平,当前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赋予其法律主体地位不免有些纸上谈兵。因此,将机器人划分为不同法律属性,区分机器人的不同责任承担方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时代,无人驾驶汽车的到来及其造成的交通事故,给现行法律规制提出了挑战,出现了交通事故后责任主体认定难、责任因果关系不清、责任承担法律缺位、保险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明确责任主体的民事侵权责任和刑事犯罪责任,理清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因果关系,构建无人驾驶汽车保险制度,明确监督管理的"在场"责任,为道路交通的安全以及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行政侵权和民事侵权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侵权行为,其承担责任的主体和归责原则都完全不同.但是在实践中,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共同侵权的案件却时有发生,对于这类案件的赔偿责任的分担,法律甚至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实际处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以一个典型的案例为出发点,拟从行政侵权与民事侵权的特点、归责原则等方面来阐述作者对这类案件赔偿责任如何分担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 《民法典》 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环境侵权救济范畴,以修复责任作为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在环境侵权视域中,通过类型化研究传统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并结合相关环境侵权案例中责任承担方式的分析,阐明了"生态环境修复"是"恢复原状"的扩张,《民法典》确立修复责任具有正当性.但是,《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仅规定修复责任请求权主体为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而在生态环境损害与人身或财产损害两类损害并存时,私主体并不能依据《民法典》享有修复责任请求权.因此,需要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法》或者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赋予私主体修复责任请求权.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作为一个多民族的世界大国,其发展历史复杂多变,目前的社会经济制度仍处在剧烈变动之中,这不能不给作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的民法制度带来重大转变:法律体系上的民商合一及家庭法分立;民商事法律渊源的复杂化;民事立法转向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轨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多元化;物权的回复与重建;债权制度的科学化与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洪贺 《成人教育》2009,29(4):78-79
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的规范的关于民法的法律适用法。在大学第二学位开设国际私法,对将来学生从事有关国际民商事交易、在国际民商事交易中提供法律服务、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等职业和在更广泛领域的就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李佳 《华章》2012,(16)
侵权致人死亡是最严重的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侵权死亡赔偿制度是为了弥补该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而建立的,规定了侵权死亡赔偿的内容、范围、计算标准和请求权主体等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侵权责任法》确立了一系列关于侵权死亡赔偿的规范,时于解决司法实践当中长期存在的争议和法律规范间的冲突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该法律对侵权死亡赔偿的规定仍然存在避开争议、对关键性问题解释模糊不清、实践难以操作等问题.完善我国的侵权死亡赔偿制度,必须建立独立、统一和完整的侵权死亡赔偿制度,必须在侵权责任法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赔偿的性质、范围、计算标准和请求权主体,解决实践中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AlphaGo在围棋领域的成功,人们开始思考是否能够将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代表的计算统计概率型算法移植至法律领域。目前,法律科技公司往往打着"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神经网络"等旗号宣传自身的法律人工智能产品,但其实际效果却往往不佳。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得到使用的仍然是以"知识图谱"为代表的传统符号型算法。而效果较好的、使用了"深度学习"算法的语音文字转换系统也是一种通用型算法,并非为法律领域量身定制。同时,算法还存在着不透明、不公正、不中立等问题。在这一现象背后有商业、技术、人才三方面原因,法律科技公司囿于经济生存压力,不得不选择目前看来最稳妥的传统符号性算法;在技术方面,法律自身的特点以及法律标签数据缺失、法律数据质量不高、代表性不足等缺陷也使统计计算型算法在短期内尚无用武之地;而法律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匮乏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掣肘。未来,需要开发一种符号型与统计概率型算法相结合的、专门针对法律领域的新型算法,同时,需要在对算法进行可视化操作的同时,进行算法警告、算法开源与算法审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仍是培养法律从业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仲裁从业人员等.从目前涉外民商事案件司法实践来看,高等院校培养的法律本科毕业生无法胜任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处理,不具备国际私法意识和国际私法思维,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高校国际私法课程应从涉外民商事案件审理流程入手,改革现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法科毕业生以应对涉外民商事关系繁荣发展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大潮.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其与技术更迭引发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以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为支撑的人工智能时代,师生关系构建面临着新的现实挑战:教学空间过度曝光诱发师生隐私侵权,师生角色失位导致主体间教育功能弱化,师生信息素养错位引发认知偏差,师生情感互动缺失招致关系淡漠.人工智能时代师生关系构建应关注四个方面:完善教学空间隐私风险监测与问责体系,构建以育人为本的师生角色偏差调节机制,关注指向认知改善的师生信息素养教育,创设落位情感浸润的师生智适应对话场域.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在全球引领了新一波技术热潮,并对教育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开创教育行业新纪元。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对“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梳理研究现状,通过聚类分析归纳目前学术界研究的四大视角,包括中观层面的行业变革以及技术应用,以及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主体,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变革的影响,包括智慧教育的赋能路径、智能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智慧课堂的创新探索等;二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包括ChatGPT等应用推动教学效率提升、大数据教学模型构建、在线教育体系构建等;三是推进人才培养和知识学习方面,“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带来观念和实践的变化以及对知识学习途径的创新性影响;四是人工智能对教育主体的影响,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义和塑造,学生角色要推动自主、个性化、混合和泛在学习,低年级教育要利用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最后,人工智能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伦理困境,需要制定算法向善和数据向善的伦理准则,建立人工智能算法监测与数据安全防护措施,来构建人工智能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17.
对未成年学生诉学校侵权案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成年学生诉学校侵权案件可以分为学校民事侵权案件和学校行政侵权案件。这两类案件的法律关系特征、侵权主体、侵权对象,以及法律救济途径各不同。近年对未成年学生诉学校侵权案件的立案和审理,暴露出我国教育立法的某些空气。要通过立法,以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并使学生获得充分而有效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部分,算法推荐为数据的挖掘与共享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究其根本,在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的不完善.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透过算法推荐的表象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统一立法模式、完善法治体系、提高公民权利保护意识、加强行业自律,从而更好地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ChatGPT带来大型语言模型的时代变革。ChatGPT的诞生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取得的一个阶段性进步,其作为科技与日常生活融合背景下的突破性成就,对其引发的安全风险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文本梳理了ChatGPT带来的安全风险,在人工智能治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基于风险议题、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的三维分析,提出应对大型语言模型安全风险的治理原则和思路,并建议从法律规范、协同治理、部门监管、技术攻关和伦理约束五个维度,推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  相似文献   

20.
在无人驾驶领域,依靠数据+算法支撑的智能系统将全权替代人类驾驶行为,无人驾驶汽车也因此具备高度"自主性"。其所引发交通事故侵权致损时,至少在责任主体认定、二元归责原则适用和责任类型划分等方面给现行侵权法提出挑战。而赋予无人驾驶汽车独立法律人格既与法理不符,也难应对司法实践。故我国侵权法宜通过确立三元归责原则体系(过错+无过错+公平责任),建构"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相结合的适用规则,并以建立无人驾驶汽车责任强制保险为配套机制的进路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