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当前,全国各地都有教师在尝试“目标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认为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我认为“分层次目标导学”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这里提到的“分层次目标导学”和现今许多文章中的“分层次目标教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能很好地体现出设计者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功能。看一节课是否成功有许多标准,但其中最客观、最重要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这足以说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但现实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设计、  相似文献   

3.
一、“导学——自悟”的含义。导学”体现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它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地结合,突出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导学用律学导式教学要从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从“教”到“导”到“学”到“用这一教学方式系列。“教”是“教仿”,“导”是“导学”,“学”是“学导”,“用”是“学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质量要提高 ,课外又要减负 ,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 ,当个好“导”师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变“教”师为“导”师 ,变“教”课为“导”课。一、课前准备1.备大纲——“导”课的范围《大纲》规定了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 ,它是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因此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 ,不能谈天说地 ,漫无边际地遐想。2 .备教材——“导”课的线索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讲道:“教师当然要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立,卒底于不待教授之谓也.”在课堂上“导学”是教师在民主的气氛下,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施于知识和情感的影响,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开启、激励、辅导学生学习,最终达成学生会学的目的.被誉为教师之师的第斯多惠告诫道:“一个坏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却教人发现真理.”如此看来数学上的“导学”教学工作是不容忽视的.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所以要想把整堂课“导”好“导”活,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一是要求学案的编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二是教师要会“导”。要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围绕促进后勤生长军官教学质量,分析当前教学督导中存在的“四重四轻”问题,针对“重评轻诊”,突出把脉教学状态、反馈教学问题,实施深度课堂观察;针对“重教轻学”,突出激发学习动力、优化学习方法,实施“导学”;针对“重督轻导”,突出更新教学观念、引导教员发展,实施“导教”;针对“重管轻促”,突出完善质量体系、和谐质量生态,实施“导管”。重构了“四观”的课堂教学观察视角、“五学”的学习质量提升机制、“五教”的执教能力发展模式、“五导”的质量促进和谐生态。  相似文献   

9.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人”。而使学生“成人”要比使学生掌握知识复杂得多,它主要不是靠“教”,而是靠“导”。因此,德育必须实现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达成德育的目标。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要求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到“导”师的转换,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导学是远距离开放教育组织教学的基本形式 ,它包括“引导”、“辅导”、“导考”三个方面。它与常规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导”。它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思想 ,是连接教学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与纽带 ,是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王秦 《学周刊C版》2014,(11):155-155
语文教学必须既教文,又育人.其精髓就在一个“导”字.导,涉及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概而言之,就是:导向、导学、导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展开学习和探究,学生又如何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和自主探究呢?将“四导”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在导入、导学、导探和导析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四导”教学模式概述以培养化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突出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提出导入、导学、导探和导析的四导教学模式,导入是教师将社会生活生产情境作为导入素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简而言之,即“教是为了不教。”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境界,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对此,叶圣陶如是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换而言之,要实现不要教的目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以达到让学生自学的目的,贴近“教为了不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文·育人     
正语文教学必须既教文,又育人。其精髓就在一个"导"字。导,涉及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概而言之,就是:导向、导学、导行。一、导向教学生学语文,要有正确的方向,明确的目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是语文教学的导向依据。《大纲》对教学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我把它归纳为:显志、明理、有方。所谓"显志",就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教师必须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编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案中体现得不够充分甚至不够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不仅是一字之差,而是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对教学行为的指导发生了变化。“教学目的”更多的是从教师角度考虑通过教师的“教”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对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对不同的学生而言,教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达成方向是单向的,达成手段是单一的。“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改变审视问题的角度,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展示的是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从重视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是教育史上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我们所探索的“三学四导”学本课堂指的是在“以标导学—以学定教—以学验教”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意识引领下,努力构建起学生在课堂上经历预学、探学、拓学三个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以导激趣”“以导启思”“以导悟法”“以导促需”四种导学作用的生本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17.
导学达标是目标教学的重要一环。从定义的构成上看,“导”处于首位,因此“导”是关键。只有教师导得正确、精妙,学生才能学得扎实、轻松,最终达到学习目标。要切实提高导学达标的成效,就必须依据目标,选择技法、学法,变繁琐的分析为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体现素质要求。那么,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一、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认识能力 在导学达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安排词句训练点,逐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先理解语言文字本身所表示的意思,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这些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制定的,希望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合理的教学目标是针对具体的知识内容、特定的学生和特定的教学背景,及一定阶段下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为了观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求课堂教学目标既要有内容、有针对性,还要可实施、可观测。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它指引并制约着教学环节的开展,如教学活动设计、策略选择、测量与评价等,它具有导学、导教、导测等功能.因此,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并进行落实决定着课堂的效率.正如迪克等认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或许就是确定教学目的(Instructional Goals)。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作为教学百花园中小花之一的“尝试错误”教学法 ,也应在语文教学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尝试错误”教学法是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 ,教师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 ,人为的设置一些思维“陷井” ,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 ,发现错误 ,进而修正错误 ,从而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习得更牢固的真知。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单一的局面 ,给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角度。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 ,往往重“教”轻“学” ,重“知”轻“思” ,重“灌”轻“导” ,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器 ,教师把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导学,就是“以读导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知识权威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教学的效果显然是不好的。知识并不全是教师讲懂的,倒往往是学生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悟懂”的。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获得的知识也就最牢固。教师的教应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在读中导,学生在读中学,就能照顾到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可接受性,在导与学中与学生不断磨合,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求知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