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是20世纪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历史和文学对于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的叙事,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和建构。文章即以清末民初思想历史层面的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话语——"英雌"话语的建构为背景,来探讨此期柳亚子文学创作中的"英雌"想象拟构,阐明这些作品在认同思想历史的"英雌"话语时,又是如何丰富和参与建构"英雌"话语的。  相似文献   

2.
在"国族话语"与"社会变革"这一特定的历史心态文化语境中,清末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乌托邦"式的想象空间,借助将现实置于虚幻之中这种乌托邦想象展开"中国梦"叙事与抒写。  相似文献   

3.
张华 《教师》2016,(6):36
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它是伟大的潜水者。"想象可以直接激发并转化为个体的创新思维。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而超越现实又是一切想象的共同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学中,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对学生提高理解领悟能力也有莫大的帮助。泰戈尔也曾说:"美的形象,是想象孕育出来的。"可见,想象在写  相似文献   

4.
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着用想象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王勇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0):7-10,62
比较教育学是想象的产物。受本质主义和现代性思维模式的诱导,比较教育学一直在方法论上纠缠不休,忽视了其想象和人为建构的学科性质。其中,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历史生成过程和文化教育间存在着的权力逻辑则促成了比较教育学想象的可能。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比较教育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一套拥有权力关系的话语系统。这种学科的“他者”想象和自我想象让我们认清比较教育学长期以来的虚假形象的同时,也为其学科觉醒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找到一条新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6.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哲学家查尔斯在《影响人类历史的名人思想大观》一书中说: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笔者认为,想象力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而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本人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戏仿"是中国先锋作家"反话语"叙事革命的一种重要叙述策略。在先锋作家的"纯"文学想象中,戏仿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实验,更是一种话语形式和审美范型。然而,当这样的实验被重复并成为新的叙事准则时,戏仿便可能转而被"经典化"。  相似文献   

8.
实际说来,语言在其历史过程中的情形更符合"流变"之义而不是符合通常意义上的"发展"之义。德国语言学家施来歇说:"我们在历史中所看到的是,语言只是按一定的生活规律衰老下来,在语音和形态方面都是这样。我们现在所说的语言,像一切历史上重要的民族的语言一样,都是老朽不堪的语言的产物。就我们所知,所有文明民族的语言都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退化状态。"这位施来歇在另外一本书中说道:"语言在史前时期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辉煌成果,它同时也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产物,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承担着启蒙和救亡的双重使命。这一"先天不足"的历史因素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后天畸形"的隐性基因。当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话语环境中时,这种隐性基因还不足以给文学带来致命的破坏。可一旦整个社会的话语环境走向极端,一种精神的后遗症也就开始表现了出来,种种文学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10.
“英雌”话语是中国近代女权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话语既有社会历史背景及现实国家命运作依托,又是国家民族宏大叙事的子话题,同时还获得了女性主体的认可实践和一定的性别意义的补充与丰富,而在虚拟的文学世界中,“英雌”话语也呈现出多种想象模式。考察这一话语型态的形成过程、实践态势和文学想象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女权运动与西方的女权运动处于不同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结果中,进而对20世纪初中国的女权运动作出切合历史语境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正>对苏轼进行话语解析,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风骨独在的人。这个在社会政治运作中受罪不轻的人,文字中屏蔽了所有的社会群性话语;这个"人生在世不称意"的人,言语之间几无伤怨嗟叹,更无愤恨沸腾;他不是乌托邦的,没有那么多超脱现实困境的期许和羽化成仙的梦。他的淡然,或者偶然幽默,在后人的想象里,成为一种博大的优雅。  相似文献   

12.
<正>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马克思曾经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而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文"更是离不开想象。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使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3.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这一主张真正的发生期并不是它产生的1957年,而是在新时期初年。因为这时它才真正参与到文学理论的建构中来,并对新时期文论中人学话语的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钱谷融的人学话语在文论中的确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特殊性层面来说,人学话语主要在于确立"个人"、"个性"在文学理论中的存在、地位和价值;从普遍性层面来说,人学话语主要在于确立一种以人生幸福和自我完善为旨归的价值观,以想象的"情感共同体"取代想象的"阶级共同体",以此来形塑文学理论的学科品格。  相似文献   

14.
口语中常用的"这么说吧",具有话语标记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是标示解释。当说话人意识到听话人可能不能理解或难以理解自己所说的话语时,会使用"这么说吧",让听话人更容易、更准确地把握所传递的话语信息。"这么说吧"和"这么说"作为话语标记,外在形式虽然相似,但"这么说吧"语义后指,从言者的视角进行解释,"这么说"语义前指,从听者的角度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训练想象力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思维的一种极好的办法,它能帮助人们从固定化的想法中解放出来。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们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一、关于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在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乏想象力,就无法从事文学性作品的写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更有人将想象比作思维的翅膀。  相似文献   

18.
散木 《教书育人》2007,(12):70-71
"老百姓"、"公民"两名词的渊源 "老百姓"这个称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它的意思是指芸芸众生,比如人们经常说的"我们老百姓"、"我一个小老百姓"等等,和它相近的名词,还有平民、人民.与"老百姓"同出渊源的是"草民"或"庶民"这些概念,严格说来,"老百姓"、"草民"、"庶民"这些概念都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也即封建社会"官民"、"臣民"统治秩序下的话语."草民"观念更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因而封建意识也长期遗存的产物,它表述的是无助和自甘平凡(虽然不失为一种妥帖的人生观),它比"老百姓"所体现出的观念更退步.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英国诗人雪莱也说:"想象是创造力"。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一位老师都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徐明伟 《小学生》2013,(5):56-5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整个世界。"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的教学目的之一。在美术教学中,要增强学生想象的生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想象的教学情境,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去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一、用音乐形象激发想象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可以说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