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艺术领域里却可以有更多的想像。他拿出了一幅题为《万马驰骋》的国画让学生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的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  相似文献   

2.
佚名 《阅读与鉴赏》2007,(1):116-116
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它等于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故事:闻一多先生讲学课,走上讲台,写了一道算术题:2 5=?学生疑惑不解。可闻一多执意问:2 5=?学生们只好回答:“等于7。”闻一多说:“不错。在数学领域是这样,但在艺术领域里,2 5=10000也是可能的。”于是,他拿起一幅题为“万马奔腾”的油画让大家欣赏。画面上突出了两匹马,在那两匹马的后面又错  相似文献   

4.
2+5=?     
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国画由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马,  相似文献   

5.
名人轶事     
算术题与文学题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林显强 《教师博览》2014,(12):23-23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有一次上课,他在黑板上写了"2+5=?"的算式.学生们正疑惑不解,却听到闻先生说:"请同学们回答得数!"同学们应声回答:"等于7 !"  相似文献   

7.
空白法     
女神维纳斯的塑像被发现时已失去了双臂,这不仅没有影响她的美,反而因为断臂形成的空白留给人们想像和创造的天地而增添了她的美,给人无限的审美享受。徐悲鸿有一幅国画《万里驰骋》,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这两匹奔马的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的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画面虽然只能看出七匹马,但作者创造的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闻一多先生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不作答.然而,闻先生执意问:"2加5等于多少?"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 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加5等于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加5等于一万也有可能.  相似文献   

9.
“尺幅千里”,意指在一尺方的画幅里,能反映出极广阔的内容。对于这种艺术概括力,闻一多作过非常通俗的解释,有一次上课,他在黑板上写了“2 5=?”学生先是哄堂大笑,接着迷惑不解:老师怎么把这么简单的算术题拿到课堂上来?但闻一多坚持问:“2 5=?”学生只好回答:“等于7嘛!”闻一多说:“不错,数学上2 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 5=1000,甚至等于10000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有一位新来的数学老师。下课后,约翰问彼得:“你觉得这位新老师怎么样?”“我觉得他不可靠。”彼得说。“你真的这样认为吗?”约翰很疑惑。彼得说:“是的。昨天他说3+4=7,可今天他又说2+5=7。”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说明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而当今社会上关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情况有这么一种说法:“5+2=0”。这里所说的“5”是指五天的学校教育,“2”是指星期六与星期日这两天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2.
欢迎订阅     
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一组奇怪的等式:1+1=1,1+2=1,3+4=1,4+9=1,5+7=1,6+18=1。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等式呢?该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变种吧?有贤者提示:加上单位如何?1里+1里=1公里,1月+2月=1季度,3天+4天=1周,4点+9点=1点(下午1点),5月+7月=1年。6时+18时=1天。哈哈,原来如此。小小的单位把原本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先让我们欣赏如下的一个算术题:10^2+11^2+12^2+13^2+14^2/365=?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出现在俄罗斯著名画家波格达若夫·贝尔斯基的一幅画中.画的名字叫《一道难题》.这幅画作于1895年,画中描绘的是当时著名的数学教授拉欣斯基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情景,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上面的那个算术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班有个较认真的学生,他在《假如我会克隆》的作文中写道:“我想:‘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人体器官,让器官有病的人都换上好的器官。”’我在批改作文时,将“我想”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并去掉引号。没想到,作文本发回去后,这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课文里‘想’字后面就是用冒号、引号的。”我说:“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你是否发现课文里有在‘想’后面用逗号的,有在‘想’字后面用句号的,也有在‘想’字后面用冒号的?”他不解地问我:“那‘想’字后面到底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我对他说:“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道题:当a=0.35,b=-0.28时,求多项式7a3+3a2b+3a3+6a3b-3a2b-10a3-6a3b的值.有位同学指出.题目中给出的条件a=0.35,b=-0.28是多余的,他说的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16.
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文学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大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得数。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  相似文献   

17.
圈炳英 《青海教育》2013,(11):76-76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教3+2=5的教师是合格教师,教3+2=?的教师是好教师,而用3+2=6来教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教学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相似文献   

18.
1.动画片里的图像为什么会动?姜涛3岁宝宝的妙答:有人钻在动画的皮里头。豆豆4岁因为后面有恐龙在追,所以他们在跑。兔兔4岁图像里头有发条。好好4岁有风把图像吹得动起来。小囡4岁巧妈妈解答:为了让动画片里的图像动起来,需要画很多张图片。比如你在动画片里看到小狮子在奔跑,制作动画片时就要画很多张小狮子奔跑的画面,这些画面只是稍微有些不同,然后把这些画面一张张排好队,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用播放设备将它们连在一起放出来,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动画片。2.为什么电影里的“超人”会飞?娇娇3岁宝宝的妙答:超人的披风里有个发…  相似文献   

19.
阅读背景材料。课前将闻一多先生牺牲的前后经过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个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到图书室借阅有关闻一多先生的书籍。这样,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及他在国民党反动派暗无天日、压制民主、制造恐怖的岁月里大义凛然、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   加强朗读训练。着重注意把握人称的变换。这篇演讲词一共运用了七种人称代词:我们、我、你们、你、他们、他、大家。这是因为讲演要看对象,而不断变换人称,对表达演讲者的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要把握口语的特点。如“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 !有什么事实拿出…  相似文献   

20.
灵机一动     
实物演示教应用题   “大光和小明每人有 10块糖,大光给小明 2块后,小明比大光多多少块 ?”这是一年级数学活动课的一道题目。学生一般这样思考:根据大光和小明每人都有 10块糖,大光给了小明 2块后,小明的糖就有 10+ 2=12(块 ),大光的糖就有 10- 2=8(块 )。所以,小明比大光多 12- 8=4(块 )。   有一个学生的想法与众不同,他直接用 2+ 2=4(块 )。我喜出望外,这正是我希望出现的简便方法。当问他怎样想时,他却答不出来。   我画出线段图,但大多数学生还是不明白。这是我没想到的。   我急中生智,从粉笔盒里拿出两支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