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普遍运用的特殊句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显而易见.本文通过探析"把"字句在日常表达中呈现出的其它语法意义和特点,进一步明晰"把"字句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作用,旨在使我们更完整、更准确地理解和用好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2.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里的两种特殊句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认为,其句中的动词后应有其他成分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但由于某些动词的特殊性质,常常可以使"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其动词后没有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本文在考察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和语法大纲的基础上,对这种特殊句武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过去对于"把"字句语法意义的几种解释都没有把握这种句式意义的基本特质。我们认为"把"字句的基本语义要求是表明行动的主动性,并因为叙述视点不同形成了外向和内向两种语义传递模式,由此演化出一些具体的句义类别。"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基本语义、语义传递模式和具体句义类别构成的层次性系统。  相似文献   

4.
说"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把"的词性、作用和意义谈了一些看法认为把字句里的"把"是个介词,"把"表示"把"后面的宾语是动词的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把字句的"把"是一个语素,"把"可以用"使"去替换只是把字句与"使"字句表义相同的偶发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VP结构对<北京人>中的"把"字句进行了分类考察,并予以语义层面和句式变换的分析."把"字句中状语多数出现在"把"字前,但也可以出现在"把"字后.同时,通过对语篇中"把"字句的句式义、使用环境以及与"将"字句的比较,还探讨了"把"字句与处置范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句式对句中动词性成分、"把"前成分和"把"后成分这三者有一定的约束,它们之间也互相制约.文章在中心语驱动的短语语法(HPSG)理论框架下分析现代汉语常规型"把"字句的句法及内部的约束.分析表明用HPSG理论分析汉语常规型"把"字句有一定的可行性.以"把"字句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HPSG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试图为汉语建立完整HPSG语法所作出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里的两种特殊句式.一般认为,句中的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其后应有其他成分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由于某些动词的特殊性质,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动词后没有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本文试从这些动词前后成分的特征、动词的重叠形式以及动词内部结构出发,对这类"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语法形式上看,<水浒全传>中"被"字所介入的宾语较为丰富和复杂,不仅包括名词、代词和词组,还包括双宾语和插入性说明成分.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汉语时期被动结构由简到繁的发展趋势.从语法意义上看,"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可以是行为的主动者、行为的凭借与工具,甚至还可以是行为的受动者."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常常可以省略.但在"被…...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在句法和语义上都紧密联系的两种句式,但二者在自然语言中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其差异的原因在于两种句式本身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以及"把"和"被"的标记作用不同。要解释两种句式的差异,需要从语义入手来探讨两种句式中论元成分和语义角色的不同,进而对比两种句式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潼关方言“了1[.li?]”是动词“了”字声调虚化的结果,“了2”有[.lia]和[.li?]两种语音形式。潼关方言常见的“V了1N了2”式可以分为动宾式和动补式两种;潼关方言可以如普通话那样说“吃了1饭了2|嫁了1人了2”,也可以如西安方言那样以把字句的形式来表达;潼关方言“V了1N了2”等形式具有宽泛性,其谓词限于动宾式结构、动补式结构或形容词。潼关方言的“了”字还可以表示假设等;潼关方言“了2”的语音形式([.li?]或[.lia])常常可以处于“了1”的语法地位,而处置式把字句里的“了1”不能是“了2”的语音形式。  相似文献   

11.
原型批评为文学研究和阅读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更加宽广的视野,本文是运用原型批评的观点进行具体文本阅读的初步尝试,对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的象征性意象及结构、主题等进行了原型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永遇乐》词写成百余年后,刘辰翁依其声律,写就另一首《永遇乐》,因此两词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从历史背景、情感、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深入钻研,则可析出许多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3.
“《惜誓》为唐勒所作”说,出自当代楚辞学名家赵逵夫先生;赵先生否定王逸序《惜誓》所引“或曰”的《惜誓》为贾谊所作一说,无坚确的理由。《惜誓》很有可能是贾谊所作(当然仅是“可能”),而绝非出于唐勒之手。  相似文献   

14.
汽车的轮速传感器不足以反映汽车的ABS系统的性能,必须利用滑移率来控制汽车的制动系统.才能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在日本三菱PAJERO—im型越野汽车的电子控制ABS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光电控制的汽车的ABS系统,该系统是利用滑移率来控制汽车ABS系统。  相似文献   

15.
16.
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实现了短距离分布式的多点温度监测功能,系统温度监测、收集及处理模块由nRF24LE1、DS18B20和STC12C5A32等构成,nRF24LE1是目前世界上最小、集成度最高的单片超低功耗2.4G射频系统芯片,DS18B20是单线数字化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STC12C5A32是新一代双串口低功耗增强型51单片机,由以上核心器件构成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联网系统在文中给出了系统功能和软硬件设计方案,通过对实际系统的测试和运行,已实现了短距离多点温度数据采集、无线传输和集中监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电视娱乐节目:痛并快乐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具有娱乐功能。“娱乐潮”的出现是电视台走向市场、争夺受众的必然选择,成为电视改变过去以传为中心格局的有益尝试,使人的游戏娱乐本性得以回归。但是,娱乐节目功能却开始失调,节目“克隆”,品位低下,过分强调功利诉求,形成“娱乐化霸权”。因此,应正视现实,开拓创新,将审美性、认知性、故事性、娱乐性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social biography of members of the Protestant and Catholic clergy in Germany from the end of the 17th century until the first decades of the 19th century. Her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in three major theses, which modify the prevailing research tendencies:

1) Both groups were tied up in comparabl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structures. In both cases their approach towards modernity was marked by retarding moments which means that any attempt to characterize it as ‘professionalisation’ should be made with the utmost care. 2) It was not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that both groups developed education course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efficiency. Only in the case of the protestant group, however, the social opening incident thereto led to a ‘period of profusion’. So any assumption of a connection between social opening and an intensification of access to academic education has to be modified. 3) Neither the catholic nor the protestant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os of duties’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concurring with the state.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both churches favoured an exceptional position of the clergy in society.  相似文献   

19.
20.
Nous péisentons ci‐dessous un article spécialement rédigé pour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n Europe”, traitant des problèmes de planifica‐tion et de prise de décision dans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n Pologne, particulièrement en référence avec la réforme qui est prévue dans l'enseignement primaire et secondaire. Cet article a été rédigé par le Professeur Jan Kluozynski, Directeur de l'Institut de Politique scientifique, Progrès technique et Enseignement superieur de Varsovie. Le Professeur J. Kluczynski est également membre du Comité consultatif du CE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