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校本培训意义重大,关系整个教育事业的兴衰和学校的前途与命运,关系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素质和出路。一、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我国"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  相似文献   

2.
谭金荣 《教育导刊》2007,(10):63-64
"校本"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我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是根据"校本"的含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立足需要,着眼发展"为指导思想设计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不断发展,校本培训作为一种全新的继续教育模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校在校本培训中,坚持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目标,采取了以"分层--研训--师导--定向"模式为主的校本培训形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成员需要和自身发展的校内培训活动,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一部分.根据这个界定,校本培训是否仅仅只是一种学校自身的自主培训,而无需"外控"?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建于1995年,现有全日制中专、大专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工418人,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教师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立足校本,贴近实际,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对教师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全方位的校本培训,大幅度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造就了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师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本培训产生的三种理念理念一: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所形成的校本培训概念即美国的“学校本位”及欧洲的校本在职教育为我们借鉴后,正顺应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宗旨:一切为了学校,培训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教师,因而形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在学校的组织下,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的校本培训定位。理念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市起步于1996年,当时的湖北省教委把十堰市定为全省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到1997年8月,国家教育部又正式下文把十堰城区定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7.
6月中旬,教育厅师范处组织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云南教育报刊社、昆明市教育局师训处人员对我省首批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试点单位进行了中期检查。试点显示,我省中小学蕴藏着开展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丰富的培训资源。有关部门拟进一步扩大宏观指导下的校本培训试点,为继续教育在较大范围稳步推行探索有效的途径。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培训组织模式,它以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培训内容基于学校发展,并赋予学校较大的自主权。我省1998年在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后,校本培训即被纳入有关部门议题。…  相似文献   

8.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在岗业余自学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或理解为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校本教研,从而更好地教学.校本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方式已成共识,效率的高低就决定了培训的效果.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在积极研究和探索校本培训的途径、方式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校本培训是由学校组织,主要在校园内开展,和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一种继续教育实践,学校在决策和实施校本培训时,要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选择和组织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对校本培训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其一观点认为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在岗业余自学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继续教育进修模式;其二观点认为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培训机构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其一观点强调的是以任职学校为主阵地,其二观点强调的是上级部门的统筹与指导,研训结合。1989年,欧洲教育协会对校本培训阐释为:由学校组织发起的,旨在满足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校本培训可以界定为: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校本培训是由学校组织,主要在校园内开展,和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一种继续教育实践,学校在决策和实施校本培训时,要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选择和组织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方式。要结合考虑校本培训的目标定位、教师的层次水平差异、校本培训的软硬件条件这些影响校本培训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笔者试结合所在的绥阳一小近年实践,探索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如下:  相似文献   

12.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困惑主要在于校本培训主体、校本培训内容、校本培训途径方法等问题。高职教师校本培训的出路在于突出职业教育培训的"职业性"特点,在特色专业建设、校本课程和教材开发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校本培训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通过探讨校本培训,希望能够对继续教育的模式和内容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呼吁更多的学校参与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继续教育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多年来,我校坚持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给教育教学注入活力,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在明确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我校校本培训立足本职、本岗、本校,组织  相似文献   

15.
校本培训是指立足于学校岗位的实际需要,把教师培训和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灵活持久、经济有效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我校在校本培训中以"立足岗位,积淀底蕴,发展自我"为指导,坚持"以需要为本,以问题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培训原则,采取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经典引读、专题论坛、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注重质量和实效”。我们根据本县实际,从1999年开始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探索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本体的校本培训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搞好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一、走向校本培训我们通过对以往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的深入分析总结,认为我县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7.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我校以提高年轻教师素质为重点,围绕中职学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校本培训"(school-based training)也称校本教师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要求,为了满足学校和音乐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筅  相似文献   

19.
一、构建适合区情的“培训机构培训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我区从1999年起开始探索校本培训模式,2001年全面实施校本培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校本培训是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模式,有利于发挥学校的积极主动性,培训面广,灵活性高,针对性强,培训成本低,对工作影响小等优点,同时我们也深感单一化的校本培训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师资、培训内容设计、教育资源等问题,分析上述模式的优缺点,我们从2002年起,建立了“培训机构培训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的新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以来,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在第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大胆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积极有效开展培训工作,被评为泉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先进集体。我们的体会是,依托网络平台、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教师发展,构建适合山区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新机制。一、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1、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以集中培训为主,在县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培训机构总体上看还比较薄弱,培训功能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