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粘与黏     
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2.
粘与黏     
<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暑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á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ā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3.
粘与黏     
<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á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ā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4.
粘与黏     
<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5.
粘与黏     
<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ā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6.
粘与黏     
<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7.
一、报刊中有回避使用"黏"字的倾向 笔者最近在阅读报刊时发现,许多报刊往往有回避使用"黏"字的倾向,不管是表示动作的"粘",还是表示性状的"黏",习惯上都喜欢写成"粘".比如《人民日报》等一些权威报刊有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粘与黏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偄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仭n)"的概念时  相似文献   

9.
《七根火柴》一文有三句话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粘”原来有两个读音,一读zhān,一读nián,在读nián的时候有一个异体字“黏”,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被淘汰了,《语文知识》1993年第7期《“粘”字的读音》一文也如此说。然而1988年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字典>把"凵"读作qiǎn和kǎn,把"()"读为qiǎn,<汉语大词典>把"凵"读作kǎn,同时二书认"凵"为"坎"的古字,均误;"凵"、"()"的正确读音是quǎn,"凵"非"坎"的古字而无kǎn音.这两部辞书把"()"、"()"、"()"、"()"、"濈"、"()"、"霵"等七字读为ji亦误,这七个字均应读zi.  相似文献   

11.
粘与黏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225;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ā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12.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笔者近期到小学听了两次语文课,遇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巧的是两位执教老师对诗中"间"字的读音不谋而合,都读作去声jiàn,并以一种肯定的语气确认此音为正确读音.近又读<王安石诗文选评>,(高克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版第158页)其中对"间"的注音又作去声jiàn.我觉得有必要对此字的读音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3.
“粘贴”(zhantie)一词易被误读为“niantie”,或是受“粘”(nian)字的高活跃度影响。表达“胶水或糨糊之类物质所具有的黏糊性质”的异体字“粘”和“黏”,经2003年《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整理,已淘汰“粘”字,只使用“黏”字。但社会使用习惯倾向于前者,要改变人们的这种使用习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做好辨析工作,汉字输入软件也应作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14.
"散"的读音     
正杜老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泉城》中的"明珠散落"的"散"字的读音,在我们的教学中也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读sǎn,有的老师则读sàn。我有些困惑,请问到底怎么读呢?山东省阳谷县侨润明德小学李淑杰李淑杰老师:当多音字处于词语中时,要查阅词典,看看这个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例如"间"是多音字,在"中间"跟"间隔"中读音不同。查阅《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5.
王正 《学子》2003,(2):54-54
《七根火柴》课文里有三处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在教学中,老师告诉同学说,“粘”有两个读音:zhān 和 nián。根据上下文和具体语境来确定该读zhān 或 nián。说上面的①读 nián,②和③都读zhān。这是吴迪念初中时学语文课文学的。现在她上高中二年级了。老师在教学中恰巧又举了《七根火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一个"读"字人手,紧扣一个接一个的"悟"字来展开教学.这一个"读"说起来容易.但在具体操作中,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要求.教学中,我尝试着"三读一迁移"的教学方法,一段时间下来,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17.
"书癲"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8.
"驯"字释音     
一、前言 在电视、广播以及人们的日常口语中,"驯"的读音很混乱,或读为xún,或读为xùn,莫衷一是.现行常用字典、词典的注音也很不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一、二、三、四版)和<汉语大词典>均注音为xún,1977年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1989年修订)也注音为xún,另注xùn,说明是"训"的通假字.  相似文献   

19.
工具书对古人的名或字很少加以注音,依据"名从主人"的读音处理原则,不应以现代的读音去规范古人名字的读音.故而陆务观、秦观、贞观的"观"字应当读guàn.  相似文献   

20.
背诵经典和重要的篇章,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多背诵一些典范的文章,能使人直接受到范文的熏陶感染,积累字词句篇的丰富语言材料,逐步领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规律和方法.古代的文人学士,无不在背诵上下番苦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里的"读"指的就是背,是吟,将文章反复吟咏成诵.而这里的吟,不是"读",是"写",是"作".其意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这就说到了"背诵"和"熟读"的好处,也是其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