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十几年求学生涯一路走来,教过我的老师可谓不少.但不知怎的,每当回忆起我的老师,总是第一个想起一位“大脚”女教师——朱玉爱. 朱老师不教我已整整30年了.印象里朱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爱护学生的好老师,她不仅是我小学四五年级时的班主任,也是校长.她讲起课来头头是道,让人听得明明白白,让本来对数学这门课“不感冒”的我也感到了数学的有趣、有用.  相似文献   

2.
已经是中年人的曹先生,至今不能忘怀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文老师”,是我中学时的同学们送给一个姓周的数学老师的雅号。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段佳话。高中时换了一个新数学老师,姓周,他的第一节课就令人难忘:“我20年前教过数学,后来学业荒疏了;今天是再作冯妇,重操旧业。听说贵班数学尖子多,我不知能否胜任,所以今天不胜惶恐。”有个同学提议,干脆叫他“文学数学老师”,这个雅号不久又被大家进一步简化为“文老师”。“文老师”名如其人,他上数学课时,你如果不经意地走过教室,可能会认为是在上语文课。例如抽某同学上台在…  相似文献   

3.
[文题和要求]初中三年,教过你的老师很多,有让你感动不已、终生难忘的;也有让你刻骨铭心、"咬牙切齿"的……请以"我的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升格前作文]是对是错期中考试快到了。那天,班主任王老师将我们班几个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叫了出去,让我们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数学不要考得太好,这样就可以把教数学的李老师换走了,因为他觉得李老师不够尽职。认真说来,王老师与李老师的课都讲得很好,只是王老师毫无保留地将  相似文献   

4.
女儿刚到舜耕中学上初中不久 ,我去见过她的班主任袁涛老师。袁老师向我介绍了女儿的学习情况 ,进而具体地说 ,舒静这次数学考了99分 ,某某地方错了 ,减1分 ,考得还不错。我听了以后非常吃惊。袁老师虽说是班主任 ,但他不教主课 ,而是教生物。他不教数学 ,却能知道某个学生的数学成绩 ,而且知道这个学生错在哪里 ,这说明他不仅了解学生的成绩 ,而且看了学生的卷子。他的负责、细致让我惊讶 ,也让我感动。因为我当过老师 ,也拥有过很多老师 ,又有过我孩子的一些老师 ,而像袁老师那样 ,把学生别的学科的成绩记住 ,并且把卷子看一遍 ,把失误…  相似文献   

5.
王文忠 《江苏教育》2008,(12):31-31
星期一下午放学后,我到各班了解班级管理情况。在一(2)班,看到教语文的李老师,还在为七八个孩子进行辅导。我凑过去一看,发现李老师在对学生讲“早晨起来,面对太阳,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的问题。我愣了一下,问道:“李老师,你在帮谁教数学?”“教数学?我什么时候教过数学呀?”李老师被我问得莫名其妙。看着李老师惊讶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魏老师,知道您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同时又在师范大学里教授写作这门课,听说您先前也曾在中学教过书.和您聊聊有关中学写作教学的事,我想会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7.
严与爱     
有一些家长,总是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最严厉的教师去教,好象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好。我就听见一位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不听话,你就给我打……”。 回忆我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中学,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我对教过我的老师,多数没有什么隔阂,直到现在仍对他们很尊敬,没有他们我哪能有今天!但对于初中阶段教我数学的吴老师,心卫却充满了怕和恨!  相似文献   

8.
黄培华 《教育文汇》2008,(3):26-26,44
上学期,我改教高一的研究性学习课。本课在我校开设是第二年了。 我当上专任的研究眭学习课教师,走进课堂才感到有些茫然。虽然几年前我在这方面有过一些探索,曾经在化学课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过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指导上一届老师的研究性课程教学中有过一些思考,但正儿八经地当专任教师,的确还没有经验。  相似文献   

9.
从一年级到现在,有许多老师教过我。他们都很令我难忘。但曾经教过我们班数学的程老师,却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圆是研究曲线型图形的开端,作为一种特殊的曲线型图形,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2011年,江苏省青年教师初中数学评优课在江苏省宿迁中学举行,其中的几何课题为"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圆的第一课时",来自全省的27名老师参加了此次赛课活动,出现了不少精彩的课堂.因为是同课异构,让学习者受益匪浅,笔者有幸前往学习,感触颇深,可谓享受了一次文化大餐.尽管圆的概念内容简单,学生已经初  相似文献   

11.
郭智辉 《快乐阅读》2013,(30):78-79
自学是学生为了获取知识而独立展开学习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是以老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我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抓住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有  相似文献   

12.
正1978年9月,我那时读高二。一天,到食堂吃饭,看到食堂门口张贴着几张大白纸,上面有78年的数学高考试题和解答。一问,知道这是廖升堂老师做出来,张贴在这里供同学们学习的。尽管似懂非懂,但我还是发现有一个地方有笔误,一个是"±2"的答案写成了"2"。怎么办呢?廖老师没有教过我们,而且又是我们学校师生公认的数学权威……想过一阵,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给廖老师说了自己的发现。廖老师查看过以后,把"2"改成了"±2"。高中学习阶段,廖老师一直没有教我,但他从此以后开始关  相似文献   

13.
黄爱华老师的课聆听过很多次,每次都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让我每次都得到一种震撼。在"千课万人"小学数学研讨观摩会上,又一次聆听到黄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再次如沐春风。一、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新课程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伙伴。本节课,黄老师只是在学生有疑难、需要帮助  相似文献   

14.
1933年,我小学毕业,进了北平崇德中学.当时,有一件事情对我是很重要的.我父亲是教数学的,他发现我在数学方面有一些天赋.  相似文献   

15.
曹中原 《师道》2003,(3):28-29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十分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信心,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发生了几何级数的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生职业。”这里我们特别注意到,吴文俊提及武老师的课,赞之曰“精彩”;是武老师“精彩”的课改变了他,使他从“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转变为“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生职业”。足见,教师上课“精彩”与否,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我们思考过怎样把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第12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刊登了沈为慧老师的《学生教我解读(孔子讲学图〉》一文,同时还发表了陈亚东老师的《从学生教我解读(孔子讲学图〉看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及开发》一文。前者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读《孔子讲学图》的精彩课例,后者是对课例的点评以及由这一课例所引发的思考。笔者认为,沈老师对课程资源的敏锐把握,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切实关注,对学习主体的充分尊重,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17.
<正>自从践行学共体以来,每次察学研课,都会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入剖析学生的学,从而为老师反思自己的教提供依据,每一次这样的活动也都会使我有新的感悟。2019年10月30日,是课例研修班理科组开展课例研究的日子,地点在新庙中学,课例内容是初二数学的最短路径问题。我们早早来到约定的录播室,为课堂观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8.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对传统课堂的补 充,既有微小的特点,还要保留课堂的功能。如何制作微课,能 既符合微课的要求,又能够出彩、获奖呢?相信没有接触过微 课制作正规培训的老师,势必会对微课制作有误解,本篇文章 就结合一次微课评比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优秀课例谈一谈微课 制作的几个误区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Q:我们的数学老师很讨厌,长得难看就不说了,还特凶,每次一上他的课我就生气,可我不想跟数学生气啊。我该怎么办?A:这种事,我也体会过。我当年的方法就是努力改变对那个老师的看法。记得是我妈咪教我的,她让我在课后去问他题,跟他交流我在学习上的烦心事,给他机会来开导我、帮助我。刚开始不  相似文献   

20.
范漪 《现代教学》2004,(11):56-57
我曾经作过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出刚学过的数学教材一共有多少章,每章有多少节。学生普遍认为研读数学教材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就行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即使老师布置了阅读数学书的作业,也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