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纵观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我们明显感觉到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作为高考作文"风向标"的全国卷三套试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材料作文。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复习备考时,切不可眼睛只盯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2.
’95是实行新高考的第二年。不过,’94有好几个省没有参加新高考,直到’95才全部参加,从这个意义上说,’95是全面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所以,认真研究’95的高考语文试题,对’96的复习是有较大参考价值的。 跟’94相比,’95的试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以下一些变化: 两个调整:(1)分数比例的调整:’94第Ⅰ卷50分、第Ⅱ卷100分;’95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2)排列次序的调整:’94第Ⅱ卷的排列次序是,名句默写、语言运用、第二篇现代文阅读、作文;’95的次序是: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名句默写、语言运用、作文。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重要尺度。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1978年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来,在满分为100分的全国统一语文试卷中,作文占30-40分;在满分为120分的全国统一语文试卷中,作文占45-54分;在上海卷和“三南”卷中均占60分,是分值最大的一题,是语文高考中的大头,历来为广大考生和教师所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系统工程,也是语文高考复习备考中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高三语文备课小组全体老师,几年来在教学中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认为作文备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基础训练阶段,二、重点突破阶段,三、强化能力阶段。  相似文献   

4.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较之近几年来的高考,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一次,从内容上看,新增加了默写名句名篇和文言翻译的内容;从试卷结构上看,调整了主客观试题的比例,将部分客观题(如诗歌鉴赏、文言翻译)改为主观题。面对高考语文命题改革的新形势,应如何备战明年高考呢?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就是最好的复习材料。它直接给我们以思考和启示。启示我们复习备考要树立四大意识,即重点培养能力的能力意识,不忽视课本的课本意识,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意识,注重卷面书写的卷面意识。下面就以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同是也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一直稳定考查的题型,但也是高中学生得分率比较低的题型。高考语文试题对诗歌鉴赏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一是对诗歌形式的考查。明白了高考试题对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方向和内容,就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促进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养成,提高本题型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自1998年在全国高考语文卷问世以来,一路走俏,颇受青睐。近年来,各地中考模仿沿用,甚至小学也仿照出题,一时间,月考,会考,中期考,期末考,几乎所有的写作试题都离不开话题作文。受考试  相似文献   

7.
一、全国语文高考试卷默写试题 分析 如果想在默写试题得到满分,就 必须对默写试题作认真仔细的研究分 析,只有找到默写试题的基本特点,才 能对默写题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 的复习。下面以2004年全国语文高考 默写试题为例,从名句作者、名句的出 处、名句作品地位、名句思想内容、高 考默写试题评分标准等几个角度对默 写试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2004年试题17题:补写下列名句 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 分)  相似文献   

8.
当诸多老师和学生面临新一年高考考验之时,认真总结过去,准确预测未来是十分必要的。凭着笔者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析和研究,凭着对高考有关信息的收集和理解,下面将近几年试题变化的轨迹加以简析,供广大教师和考生参考。准确地说,2001年以前的试题基本相似,从内容到形式以至题量(28个小题)都无变化,作文也已经延续了改革后的“话题作文”的新形式。而2002年起,语文试卷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有了较大的调整。内容方面,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增加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试卷结构方面…  相似文献   

9.
张玉冰 《甘肃教育》2010,(17):42-42
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看,全国卷的古代诗文考题分值为32分,其中文言文阅读题19分,诗歌鉴赏题8分,古诗文默写题5分。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考生考试复习的重点、难点,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现笔者将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古代诗文阅读鉴赏题应试策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我们明显感觉到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作为高考作文“风向标”的全国卷三套试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材料作文。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复习备考时,切不可眼睛只盯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加大,因而更需要平时加以训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上海卷高考语文卷推出了以“忙”为话题的作文试题后,对其评价一直不断,现在人们又在关注2005年的作文命题趋向了。原因很简单,也很明确:一份高考语文试卷最受人们关注的当属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12.
古诗鉴赏既是高考阅读能力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高考复习中不易突破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在试题由客观选择题调整为主观表述题以后,对高三语文复习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以下本文就从考查内容概述和复习建议两个方面,谈谈笔者的管见。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语文科目除试卷结构的调整外,主观题目将大大增加。文言文的考查更加突出,其中多年未曾在高考中露面的名言名篇默写和古文翻译将再次出现在试题中,并同时新增古文鉴赏试题。第一卷由60分降为45分今年高考语文试卷总题量为26题,比去年减少2题。往年高考中,语文第一卷有20道客观性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为60分。今年第一卷的选择题将减少为15道小题,总分为45分。减少的15分将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说:“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全国卷Ⅰ作文满分60分,占总分150分的2/5,可以说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整个试卷分数的高低。高考作文是一把“双刃剑”——考生容易得分,但也容易失分。笔者连续两年参加了高考作文网上阅卷工作,对此感触颇深。怎样才能写好高考作文呢?下面我就以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试题为例,从高考阅卷的角度谈谈感想。  相似文献   

15.
语文高考试题中对阅读能力考查的题,从文章本身的要素看,包括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语言运用三项。其中关于评析鉴赏文本写法的试题,上海卷近五年来每卷占7—21分。  相似文献   

16.
虽然2020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人们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的讨论热度渐退,但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过程中,高考试卷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精研覃思。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的古诗释义即是问题之一。读完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及诗歌注释,笔者就感觉诗歌迷雾重重,令人生疑。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语文的大头,占分很重,全国高考占60分,甚至有人提出语文考试只考作文的主张。作文体现了语文的综合能力。而作文是教师和学生最感头痛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学生怕作文,不愿动笔,写不来,教师布置作文学生只抄抄别人的,或应付了事。有意思的是,一些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文写不来,或写得平平常常,而他投稿的或不是命题的文章往往写得好,能发表。是教师的命题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创作?还是编辑的眼光独到?作文要求能放开作者的创作自由,形式多样化,内容多样化,不要太过束缚限制得过死。话题作文就是这样要求下产生的,几年来高考都考话题作文,大大…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表示现代诗歌不作为诗歌鉴赏题的选材内容,因此,许多教师学生在复习备考中便放弃了这一内容,甚至在常规教学过程中也抛弃这一板块的学习。然而,我们掀开近年来全国高考试题的红盖头,仔细琢磨,试题不仅考了新诗的鉴赏,而且还考了新诗的写作,只不过变换了一种考查方式,使其考查更加隐性化,更加注重能力罢了。因此,新诗在未来的高考备考中所占的份量不可低估。仔细吟读2002年全国高考题第25题仿写题的例子,从形式上看,考的是语句的仿写,但实际上是考查新诗的鉴赏与写作。命题者创造性地把新诗的鉴赏与写作很好地粘接…  相似文献   

19.
检测试题高考化,是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试卷结构考题类型到考题数量(或曰知识点)无不上演着与高考试题“惊人相似的一幕”。高考考了对联,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小考到大考,全都齐刷刷地考上了对对联,也不管这种题型是否适合学生作答;高考考的是话题作文,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平时写作到考场作文,统统是“话题”,什么文体训练、规范训练都不要了。高考是个指挥捧,高考试题是风向标;高考试题变化了,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则也紧跟其后而变。我并不反对检测试题向高考看齐,但检测试题过于注重高考试题的“形”而忽略了高考试题的“神”,的确是…  相似文献   

20.
作文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有最重的比例,在全部150分中占60分,即40%。作文考得好,获得的分数要比做其它题效率高得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作文考不好,就意味着语文这一科考不好,还会给考以后各科带来极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高考失败。因此,认真准备高考作文,争取在高考时取得最佳效果,显然是考生高考准备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