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丘”与“蓝”都为百家姓之一。 “丘”与“邱”是同一种姓。据《永定县志》(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记载:丘氏,河南郡(今洛阳之东北),齐太公封营丘,子孙遂以邑(即今城镇)为氏。清雍正年间,避圣人孔子(名丘)之讳,加“邑”(即“阝”)为“邱”。辛亥革命后,恢复为“丘”。所以,现在规范(特别是按姓氏笔画排名时)的写法是“丘”。 “蓝”与“兰”是两个不同的字,也是两个不同的姓。有些人常把姓“蓝”写成姓“兰”,误认为“兰”是“蓝”的简化字。其实,“蓝”是“蓝”的简化,而“兰”是“兰”的简化,两者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2.
好女若兰     
李若蓝 《初中生》2008,(6):49-49
我爱兰,只爱中国兰(兰草)。“玉精神,兰气质。”这是最美的传统女子所具有的品格。品兰读兰,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好女当若兰。  相似文献   

3.
地名对话     
地名对话韦成一(本文内有150个国家地名。假如你知晓一个评一分的话,那么你得多少分呢?)摩洛哥广白宫”“莫斯科”科长,简称哥)外出前,未婚妻爱尔兰(“五角楼”“巴黎圣母院”院长,简称兰)百般嘱咐。兰:我和“芬兰”、“波兰”、“荷兰”、“瓦赫兰”、“德...  相似文献   

4.
另一个抽屉     
雨一直下,坐在窗口的兰望着桌上一大堆零乱的书籍,心情如洋洋洒洒的雨点,乱如麻。兰翻动着一个个抽屉,忽然一张照片映入眼帘,是她前天拍的艺术照,原本那蓬松随便的头发在设计师的摩丝下显得颇不自然,让兰一看就生厌。“啪”的一声,抽屉关掉了。兰正要翻开另一个抽屉,但是她犹豫了。因为里面全是有关数学的东西,一向让兰感到头痛的数字现在也一样。兰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个情景:数学老师让她回答最基础的判断题,她回答错了,引起哄堂大笑。“白痴!这么简单的题目!”“傻子!”兰犹豫着,把56分的试卷给爸爸,爸爸签名时的那…  相似文献   

5.
黄朝志 《学语文》2009,(6):48-48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传统名篇。无论足旧人教版教材,还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都选编了这篇文章,文巾有“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句。教材注释都将“岸芷汀兰”解释为“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教师教学用书》将“岸芷汀兰”泽为“岸上的忙草和洲上的兰花”。乍一看,逐字直译,通俗易懂.非常准确。可仔细一琢磨,似有不妥,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事实,更不符合汉语修辞习惯和我国艺术传统。难道岸上只生长小草.而不盛开兰花,小洲上只盛开兰花却寸草不生?  相似文献   

6.
“龙舌兰”的故事龙古兰是一种植物。美国一位科学家偶尔对这种植物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将传感器装在龙舌兰上,同时在龙古兰旁放两棵蔬菜,这位科学家让他的5位学生中的一位“杀死”蔬菜,然后再与其他4名学生一起列队从龙舌兰跟前走过。科学家发现,当那位杀死蔬菜的学...  相似文献   

7.
屈原首次将客观实体——植物“兰”、“菊”视为审美对象,并将其升华为综合性的审美意象。“兰”、“菊”的人格化,是顺应历史潮流,高扬人的价值的理想主义寄托。“兰”、“菊”意象在唐朝,较之前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园丁感悟     
养花才知花性,同带有“兰”字,吊兰生长适宜温度为20~24℃,光照过强,叶子会变淡。香雪兰(春节香)需要在中秋节前后播种,盆土要求“见干见湿”,也就是既不可积水,也不可土壤过于干燥。蟹爪兰有仙人掌的托举会更枝繁叶茂,开花时少照阳光,可延长花的寿命。君子兰要求特殊的土壤:腐叶土与松针成3比1的比例,再加少许河沙,达到通气、透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先请看下面这道中考题: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兰花被誉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我国的爱兰人士多倾心于淡雅类的兰花,寻求内外统一、内涵与外在俱佳的赏心悦目的感受。爱兰者喜欢采兰、种兰、赏兰、养兰并重,把快乐和幸福贯穿赏兰、侍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芦荟”与“龙舌兰”山西/霍子明自己对花卉知识知之甚少,曾因学习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中的片断“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而一直认为“芦荟”就是“龙舌兰”,是“芦荟”的雅称。近来偶阅有关书籍,才知道“芦荟”并不是“龙...  相似文献   

11.
(一)景泰兰实物(图附后) (二)景泰兰的有关常识 (1)景泰兰的由来景泰兰又名“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金属工艺中综合发展而成的一种多彩而坚实的瓷(珐琅瓷)铜相结合的优秀工艺品,为中国北京所特有,独步世界,享有盛名。“景泰兰”名字的由来,是由于这种产品在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年)生产的较多,技术精湛,同时由于产品花纹基色多用“月兰(淡兰色)”、“宝兰(深且发亮的兰色”而著名。因此它和中国的“唐镜”“宋瓷”一样,是作为一个时代的一种工艺品的代表而得名的。 (2)解放后景泰兰工艺的发展建国以来,景泰兰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在色彩上增加了不少种新珐琅釉料。诸如:豆绿、玫瑰紫、咖啡、蛋黄、湛兰以至金星料等,使色彩更为绚丽,现在多数产品都  相似文献   

12.
江户时代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以荷兰语研究西洋文明的“兰学”。许多兰学家翻译了大量的著作,并著书立说,创办兰学塾,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了西洋文明的年轻武士知识分子。使之成为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主力和先锋。日本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嫁接西方文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兰学”在日本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杨梅 《辅导员》2010,(23):57-57
在我接触的老师中,有一位“善变”的老师,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兰老师。别说,我还就喜欢和佩服她的“善变”呢!  相似文献   

14.
对《孔雀东南飞》中的“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两句,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见解,这里笔者亦简述愚见,以企争鸣。我认为这两句中有错字,即“女”是“子”字之误笔。“兰”是姓,《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兰氏、姬姓,郑穆公裔也。穆公名兰,其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教育》2014,(8):F0002-F0002
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是一所有40多年办学历史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该校以“雅”的教育为核心,积极搭建“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平台,通过科研课题引领,形成了独特的“兰”“雅”文化,成为南宁市江南区教育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6.
“门槛效应”的启示薛饶,王成兰,夏正英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术语叫“门槛效应”,其涵义即“猛关门则不紧”。联想教育教学,“门槛效应”颇有启示。比如学生厌学违纪,甚至成为“问题学生”,教师应如何施教?有的教师采用“猛关门”的做法:学生成绩差了,或犯了错误,...  相似文献   

17.
变“苦学”为“乐作”白山市八道江区前进小学蔡凤艳,张志兰几年来,在扩展作文天地,实施“愉快教育”、变“苦学”为“乐作”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学校是育人的基地。如何让少年儿童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消除压抑、厌学的情绪,培养美好的心灵、聪明的才智...  相似文献   

18.
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养了很多龙舌兰。这些花,是经过爸爸数年精心分蘖培育而成的。 星期天的上午,爸爸正准备给一株壮年龙舌兰和它进入成年期的“子女”做“分蘖”手术,爸爸叫我作他的“助产士”。这时,我向爸爸求教有关龙舌兰的生长特性。他说:“一般老年龙舌兰的根,每年可长出三个新茎,这些新茎发育成四、五个叶片的新芽,为成年期,大概四年左右,这正是人工繁殖最佳期,成活率高。”在做“分  相似文献   

19.
“大概物以稀为贵罢……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日‘龙舌兰…,是初三课文《藤野先生》的有名片断,因其诙谐幽默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由于课本未对“龙舌兰”加以注释,再加上许多人缺乏花卉方面的知识,往往误以为“龙舌兰”是“芦荟”的雅称,  相似文献   

20.
兰花高雅圣洁、清香别致,故古诗文中多用之美称事物。如旧时美称女子居室为“兰闺”、“兰室”、“兰房”。刘珊《侯司空宅咏妓》诗:“妆罢出兰闺”;张华《情诗》:“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宋杰《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