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研究机器学习技术在利用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识别高灵敏度黏土和快黏土的潜力。创新点:1.成功应用机器学习方法从CPTu结果中分类出高灵敏度黏土和快黏土,并将结果与不同地点的实际土层进行了比较。2.通过对机器学习算法的多次训练确定了可以获得良好结果的最少CPTu个数。方法:1.基于对两个位置已知和土层确定的CPTu数据集的分析,使用3种机器学习图像分类方法(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和隐藏马尔科夫模型)将CPTu数据用于样木分类。2.将结果与实际土层进行比较,识别高灵敏度黏土和快黏土,并从计算性能度量方面比较3个方法的优缺点。结论:仅采用4个CPTu训练样本便可获得基于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和隐藏马尔科夫模型的识别高灵敏度黏土和快黏土的3个分类模型,且分类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20,(2):69-73
机器学习方法已被逐渐应用于僵尸物联网的检测过程。然而,由于已有研究工作所用的机器学习方法以及实验用的数据集不同,很难对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在僵尸物联网检测的性能进行一致性地评价。为解决上述问题,从是否使用特征降维、使用特征降维时所用的特征维度数量、测试和训练样本分布比例等三个方面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并在公共数据集上综合评价了多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僵尸物联网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数据集下,基于LDA-RandomFores的僵尸网络检测算法最好,基于GaussianNB的检测算法性能最差。实验结果为僵尸物联网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选择合适的检测算法,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利用爬虫技术从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获取小麦特征信息数据集,采用手工结合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处理数据.对处理后的数据使用传统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和深度学习中的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构建小麦抗寒性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机器学习的模型相比,BP神经网络在小麦抗寒性分类效果预测上表现的效果优、预测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目标识别方法需要人工设计特征工程,费时费力,泛化性能差的缺点,以YOLO算法和tiny-yolo模型为基础,在tiny-yolo的基础上增加了3×3卷积层和NIN(Network in Net Work)卷积层,设计了一个包含15个卷积层的神经网络模型m-yolo。在voc2007和voc201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yolo模型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和定位的精确性,并且保证了在识别速度上与tiny-yolo基本保持一致,平均识别时间仅上升了0. 6 ms。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现有信息安全评估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不足,以及评估效率的低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带门限回归单元的循环神经网络(GRU-RNN)信息安全评估算法.方法:该算法首先提取信息安全评估中的内外安全态势特征,然后将特征应用至GRU-RNN时间序列分析网络中,通过对该时间序列分析网络模型的训练和交叉验证,完成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评估.结果:在林肯实验室的DARPA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相比于传统网络安全评估算法,本文提出算法获得了更高的评估准确率和鲁棒性.尽管GRU-RNN模型需要更多的训练时间,但是能够保证更好的评估结果,并且适合不稳定的信息安全数据评估.结论:本文提出的内外安全态势特征能够很好的描述时间序列数据中的信息安全特性,并且应用GRU-RNN模型能够应对非平稳数据,同时提升了信息安全评估的准确率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认知负荷过载成为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此问题,文章聚焦在线学习认知负荷评估,首先设计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在线学习认知负荷评估研究框架,包含多模态数据采集、多模态特征提取和评估模型构建三个部分。接着,文章通过实验,采集学习者在特定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多模态数据,提取人脸表情特征、眼动追踪指标特征和脑电信号特征,构建在线学习认知负荷评估模型。之后,文章对评估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发现在五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中,KNN模型的综合性能最佳,故将此模型作为最终的在线学习认知评估模型;同时,文章对多模态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多模态融合方法在认知负荷评估上具有优越性。文章构建的评估模型可赋能在线学习平台实现认知负荷的实时评估,进而实现基于认知负荷的个性化学习,增强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在线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效载荷大小的早期网络流量识别(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将网络应用的流量进行分类,以AucklandⅡ和UNIBS两个数据集的网络流量包为研究对象,选取网络应用程序流量中最初的8个有效载荷大小作为识别特征进行研究.由于这类特征可在早期流量阶段快速提取,因此效果显著.通过将早期载荷大小可视化的方式,分析了不同网络应用的行为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网络应用程序可通过早期有效载荷大小显示出它们特有的行为模式,根据早期有效载荷大小的信息可对流量进行有效识别.在此基础上,选用3种典型的机器学习分类器,即朴素的贝叶斯分类器、朴素的贝叶斯树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早期有效载荷大小可作为特征对流量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收集全球能源转型数据,采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图表技术,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在世界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为探究中国未来CO2排放及相关能源的发展情况,采用5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它们在CO2排放量增长率数据集上的精确度,进而选择最优模型对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在总量中的占比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全球在能源转型中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土体压缩模量是影响岩土体结构变形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对压缩模量的预测,并通过构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得到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比贯入阻力以及埋深这6个输入参数与压缩模量预测值之间的关系。创新点:1.构建一个机器学习算法框架以实现对土体压缩模量的预测;2.此框架包括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和遗传算法(GA),并采用GA对GBRT超参数进行获取。方法:1.通过收集整理工程报告获取本次预测的数据集(样本211个);输入参数有6个,分别为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比贯入阻力以及埋深;输出参数为压缩模量。2.采用GBRT算法识别输入变量与目标响应之间的非线性规律,并采用GA调整GBRT模型的超参数。3.模型训练完成后,对压缩模量进行预测。4.将测试集上的预测结果和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应用到一维基础沉降中。结论:1.本文提出的GA-GBRT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土体压缩模量的预测;GA可以对GBRT算法的超参数进行有效标定。2.训练后的GA-GBRT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都表现良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2和0.91,说明模型可以对压缩模量进行准确预测。3.对输入变量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发现,液性指标是本研究中最重要的变量,其重要性得分为0.313(总数为1);其他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比贯入阻力和埋深。4.对于地基沉降的预测,本文提出的模型在相关系数R值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上均优于经验公式。5.本文提出的GA-GBRT模型可以更经济、更快速地预测土壤压缩模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行人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两种方式的HOG特征向量的提取,方形划分和圆形划分方式,并对圆形划分得到的梯度直方图进行权值优化调整,再结合残差网络(Res Net)提取的深度模型特征,最佳特征向量用主成分分析算法(PCA)降维,通过SVM算法对行人进行检测。通过对HOG与Res Net特征融合算法进行仿真,并与其他行人检测算法对比,在提升准确率与降低漏检率上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