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关于善恶,天台宗展示了一种新的思维,在于其性恶说,也在于即善而恶、即恶而善、深迭两边的圆融善恶观;关于美丑,本非佛家所关涉,天台宗却以善恶缘好丑,并与善恶构成因果转换、自足互动的机制,比之传统佛教、中国经典伦理观和美学,呈现出独具内蕴的泛恶倾向和审丑意识.  相似文献   

2.
黎鸣先生认为情场化社会的理论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基本认识上的.他从人性的善恶选择认定人性是恶的,并且是从"原欲"出发而成的恶,即"人性原恶".  相似文献   

3.
善恶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以孟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认为,人之"性"是善的。那么,人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哲学家认为,"才"是恶的起源(如程颐);有的哲学家认为,"气"是恶的起源(如程颐、朱熹);有的哲学家认为,"物欲"是恶的起源(如朱熹)。对于这些观点,王船山均不同意。他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辨析,并提出了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独特见解:"以罪归情"。  相似文献   

4.
以显学墨家学派人性素丝论为代表的天赋自然论,认为人性本如丝,无分善恶;人性易受环境染习,可以为善,亦可为恶;人性的善恶完全是后天教育、环境熏陶的结果。后天的教育与环境之于人就像“染缸”与“素丝”。该思想是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的,强调了教化对于人的重要作用,是对“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直存在各种不同认识。本文认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善恶矛盾的专门学科;教育善恶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那种以教育本质上是善的而否认教育善恶矛盾存在的观点是不恰当的;教育善恶矛盾是源于社会或教育自身提出的教育道德要求与教育的现实状况之间的不一致性,而具体表现在善的教育与恶的教育、教育中喜的因素与恶的因素之间的对立上的教育矛盾类型,是具体的社会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6.
善与恶的斗争是托尔金《魔戒》系列幻想作品的主题。《魔戒》中体现的善恶观与奥古斯丁关于善恶问题的论述有相似性,具有一元论的特点。《魔戒》中的善恶观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强调善恶的不对等性和自由意志的影响,但也带某些古希腊色彩。  相似文献   

7.
善恶问题是伊斯兰伦理的基本问题。伊斯兰伦理以人性为逻辑起点,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阐明善恶观念,规范美德与恶行,以"天园火狱"、"末日审判"、"善恶报酬说"形成有效的道德约束与激励机制,从而达成去恶为善的伦理主旨。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可以通过对伊斯兰伦理关于善恶的探讨,发掘值得我们借鉴的伦理道德经验,增强我们的德育力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道德失语症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时习惯性地不愿意或不敢借助于其道德语言能力表达其善恶判断、善恶评价和善恶选择的事态。道德失语症患者的"道德失语"具有习惯性特征。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因为某个原因(如善恶判断失误)偶然性地道德失语,他就算不上道德失语症患者。道德失语症患者是那种对善恶不辨习以为常的人,他们习惯性地不以善为善,习惯性地不以恶为恶。因此,每当有具体的道德语境需要他们扬善抑恶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于不发声。在应该弘扬善的时候,他们哑口无言;在应该抑制恶的时候,他们也缄默不语。何以如此?  相似文献   

9.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性问题,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亦善亦恶性论。就人性善恶而言,人性是善,是恶,是无善无恶,或是亦善亦  相似文献   

11.
在《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教学中,人性的“自私、善恶”问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准确界定“自私”的内涵是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客观要求,因此,只有科学理解“自私”的具体含义,把握其实质,才能澄清和纠正学生中模糊和错误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把一般人不愿看也看不懂的史书《三国志》通俗化为易懂的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在让读者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让人认识了人性。这里通过几位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了《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性恶、人性善以及善恶的交战,总结论证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史记》的“志怪笔法”,学术界论述颇详,但很少有学从情感出发去解读和挖掘其背后的东西,设身处地地理解司马迁的心灵世界。其实《史记》是太史公的心灵史诗,史蕴诗心,它超越了具体的史实和叙述层面;在“善恶报应”说和“天命观”论调的深层,包含着一位正直史学家对于不合理社会现象所作的非理性说明和不自觉的情感渗透,我们得细加琢磨方能领略其“得意忘言”的特殊旨趣,这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价有善恶之分。评价异化导致本体意义的缺失,“价值中立”导致对社会正义的忽视,“对象性思维”导致对个体生命的轻视,这些都是在当前的教育评价现实中存在的恶的要素。可以从体现社会公平和道德关怀入手进行教育评价领域的祛恶扬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西悲剧善恶观念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古典悲剧多属于世俗伦理模式,在对善的执著追求和对恶的坚决拒斥中实现善恶分明的意图。古希腊悲剧和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虽然也讲求善恶分明的原则,但她们所包孕的内容几乎没有中国古典悲剧那样强烈的伦理色彩。西方现代悲剧更是大异其趣,否弃颠覆了传统的真、善、美观念,致使善恶界限趋向模糊,却对更高层面上的真、善、美执著的追求。中西悲剧善恶观念的差异,昭示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战后有名的哲理小说家,她把严肃的道德思考与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和图解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在她的小说中,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善"、"恶"、"宗教"等类型的人物频繁出现,因此对她小说中的类型化人物作一分析,对于全面把握其创作意图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历年来学者们对《欲望号街车》的解读多集中在社会变迁对人物的影响或女性主义的视角上,然而运用《欲望号街车》中诸如家庭暴力、同性恋、乱伦等敏感话题,田纳西.威廉斯却意图展现对于善与恶全新的界定。威廉斯提出人在特定时间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其人生的轨迹,而这些选择却不单单取决于人物的主观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制于社会文化,甚至人物的教育背景种种因素,因而善与恶的界限本就是模糊的,没有人能独占正义或者邪恶。基于此观点,威廉斯的创作意图有了更深层的阐释,同时《欲望号街车》中人物个性及行为也得以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汉代的“举贤良”可以从思想、制度、人物三个层面进行探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并作用于汉代政治。贤良不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在汉代重要决策的拟定、选举制度、州郡设置、思想以及文教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建树。贤良与政治的互动,产生的合力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但其固有的弊病仍然成为后世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