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农校”),办好农村成人教育,是推广和普及农村实用技术、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乡(镇)领导所认识和重视。因此,当前,许多地方的乡(镇)领导把兴建乡(镇)农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迅速建起了单门独院式的农校,具有相当规模的校舍,配备了精良的技  相似文献   

2.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 基地(公司) 农户”、“农校 企业 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娄底市乡镇农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注意做好四方面的服务:即示范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销售服务。以娄星区为例,近三年来,全区乡镇农校共引进种、养新技术26项、优良品种18个,开展技术咨询达4800余人次,举办《科技小报》124期,印发科技资料26000余份,放映科技电影、录像126场。娄星区万宝镇农校立足于打造现代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融镇农校、镇党校、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学校、镇农科教中心四位于一体,集传统教育培训与现代远程教育于一身,大大增强了农校的服务功能。2.坚持以项目为龙头。抓好了项目,就抓住了科教兴农的“牛鼻子”。娄底市十分注重乡镇农校的项目引进和开发,为了选准项目,农校邀请农科教各路“诸侯”、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比较,提高项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 地处川东南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下路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校三年来,在乡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做到七个“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为振兴山区经济,为农民科学致富培养人才,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贡献。八四年,被确定为全区重点乡农校,并评为农民教育先进集体,受到行署和县政府表彰。今年初,又荣膺“涪陵地区最佳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称号。一、坚持为农服务,抓住主要学习对象。办学三年来,乡农校根据本乡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抓住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和基层干部这一主要  相似文献   

4.
<正> 乡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庭院经济活动,是专(兼)职教师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专业对口部门的辅导下,组织农校全体学员,配合联产承包的农校职员,利用农校庭院之内的生产试验基地(田土、水面、车间等),开展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和调整产业结构之后,农户庭院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的农民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巩固和完善了教学、生产、试验、推广、服务相结合的乡农校教育体制,使乡农校更加充满活力,更好地为搞活农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5.
农村改革的实际需要,人增地减的严峻现实,增强了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技术的紧迫感,各地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便应运而生。 事实上农校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发展沿革表明:办起来不是一件难事,巩固、发展就不那  相似文献   

6.
乡镇农校是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的一种简称,亦称乡镇成校。乡镇农校是由乡镇政府主办、多方共同实施管理,主要任务是培育农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专门教育培训机构。我国乡镇农校最初的制度安排始于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乡镇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乡镇农校原有的制度设计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需要依据形势的变化重点从经费制度、任务与职能、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基地(公司)+农户”、“农校+企业+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8.
<正> 克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全县农村成人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以县农民中专为龙头,系统办学(县农机校、县林业学校、县乡镇企业学校)为辅助的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办学体系。截至目前,全县乡镇办学面100%,村办学面为100%。全县17个乡镇农校,其中15个乡镇农校达到省教委规定的实体校标准;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达到“十有”要求的有121所,占全县村总校的53%。有15  相似文献   

9.
“出嫁的女儿娘还管”──修山区农校对毕业学员实行跟踪培养龚庆和,符长庚湖南省桃江县修山区农校对毕业学员实行跟踪培养服务,巩固发展教育成果,成效显著.农民称誉这种作法为"出嫁的女儿娘还管".修山区农校为了拓宽办学门路,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近年...  相似文献   

10.
乡镇农校如何帮助农民发展市场经济,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最近,笔者到桃江农村作调查,了解到广大农民对乡镇农校有“五盼”: 一盼为农村培养全方位人才,既能“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湖南省衡东县大桥乡农校改革办学模式 ,把在乡农校集中授课的各种种养技术培训班办到村里去 ,由经验丰富的农技师、畜牧师们在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种养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深受农民欢迎。大桥乡地处湖南省衡东县偏僻山区 ,交通闭塞 ,历来经济发展缓慢。近几年来 ,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影响下 ,大桥乡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 ,大力开发种养业。由于村农校的师资力量跟不上 ,农民缺乏相应层次的农业科学知识 ,种养业难以形成规模。大桥乡农校了解这一情况后 ,针对各村种养特点 ,分别派出农校专业教师及聘请的县农技站、畜牧站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们湘东是江西省萍乡市的一个农村县级区,地处湘赣边陲的丘陵地带,近40万人口,内辖7镇6乡中有4个特困乡和6个老区乡。全区有209所中小学,1所职业中专,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3所乡(镇)农校和156所村级农民夜校,5所职工文化技术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们坚持“两全”,狠抓“两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使湘东的基础教育年  相似文献   

13.
厂校合作产教结合排上乡农校与企业联姻萍乡市湘东区排上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走“厂校合作,产教结合”的路子,主动与企业联姻,取得了显著成效。排上乡政府十分注重“科技兴农”、”科技兴乡”,投资5万余元,兴办了乡农校。这个农校集种养、衣机、...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编     
四川省垫江县教委寿光银来稿 垫江县各级政府自1980年以来,坚持不懈地办好农校,现已初步形成了乡(镇),村、组三级办学的农民教育网络,使全县农民文化教育出现了新局面,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十年来已培养农民学员14.5万人次,他们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二、促进了农业和  相似文献   

15.
王仕好 《云南教育》2003,(21):16-17
石屏县职中是培养城乡职业技术人才的新型职业学校,有城区和乡下两个办学点,总占地面积321亩。办学16年来,坚持“科教兴农,脱贫致富,发展地方经济”的办学方向,在“三特”(办学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上作文章,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农村职业高中发展壮大的办学路子,使学校先后成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首批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云南省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云南省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一、结合县情,办学突出特点学校从贫困县、农业县的县情出发,确立了“科教兴农,脱贫致富,发展地方经济”的办学方向,培…  相似文献   

16.
乡镇农技校走出困境的对策四川──肖辉乡农校是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办学条件,培训质量,办学效益如何,既关系到农村成人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效果,也影响着成人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如何克服乡农校目前存在的困难,使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宾县永和乡农技校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确定办学形式,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员的素质情况确定教学方法。1.办学形式。(1)长班。学员都是35岁以下的初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系统地学习农学专业课程,主要是农业技术,还包括政治、农村经济管理等。农闲集中上课,农忙自学为主,一年集中授课五百学时。(2)职前培训班。初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劳动前,在乡农校学习三个月,专题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为做新型农民打下初步基础。(3)短训班。对村  相似文献   

18.
送科技下乡帮农民致富本刊讯。湖北省房县红塔乡五龙职中,近年来一直坚持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办学方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次受到省、市、县、乡教育部门的表彰。实施“135工程”,发挥示范作用。“135工程”是学校从红塔乡经济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求学生在校...  相似文献   

19.
王惠生 《成人教育》1995,(11):33-33
迈进市场“四字经”王惠生以往农民教育大都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为基地,根据农民的生产季节和生活节奏无偿举办相应的各类培训活动,其学员由村委会有偿选送,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这种办学模式无疑已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于是,各地乡镇农...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金堂县在抓好普通教育的同时,认真抓好乡农校建没,使乡农校在振兴当地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本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金堂县是一个拥有70余万人口的农业县。县内山、丘、坝兼备,宜林、宜果、宜渔的非耕地达17万余亩。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全县42个乡(镇),办起了44所乡农校。乡农校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农民推广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几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种专业技术中、长班1287个,毕(结)业43663人;举办短训班1986个,对161942人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