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创生的规则是什么?""教材创生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解决教师教材创生中的这些疑难问题?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的教学条件是规范教师教材创生的三大因素,是教材创生的法度。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物理教材出现了一纲多本的繁荣态势,这给教师分析研究教材既提供了方便又拓展了空间。然而,我们一线的广大教师研究教材的意识不够强烈,普遍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教材、用教材,至于教材编制和研究那是专家的事。"因此对教材往往关注得不够,对教材的研究也就不怎么自觉和系统了。"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的关键在于教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教材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研究教材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那么,如何研究教材?研究教材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做一些简要的梳理,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在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首先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多数学生看来,0表示没有,为什么还要用一个符号表示?从数的顺序上看,0排在1的前面,但教材的安排是先学1~5各数的认识,再学0的认识,为什么这样安排?同样是数,1~5、6~10各数都是集中学习的,为什么0要单独学习?  相似文献   

4.
赵宏军 《学子》2012,(8):4-5
一节语文课,教师研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的"精准度"决定着学生习得的"有效性"。字词学到什么程度,表达方式哪些需要渗透,什么时机训练学生写,什么时机训练学生表达等,这些都要通盘考虑。所以,教师研读教材成为了实现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准备充分,研读到位,课堂才会生成更多的"精彩"。首先,要清楚抓住关键词的目的是什么?抓住它...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篇目内容的"删改"现象很普遍,语文考试中阅读材料的删改也很普遍。那么,"删改"的根据是什么?例证有哪些?在相关语料被删改的前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作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主要以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的散文阅读题为例,对语文考卷中语料的删改做一些陈述,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表示顺序的数词为序数词。除个别序数词外,大多数序数词都是由"基数词+th"构成的,而且可以缩写。那么,序数词在英语中应该如何使用,它又有哪些功能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7.
飞机起航,帆船出海,都有一个起点,语文教学也有一个起点,那这个起点在哪里呢?沈大安先生说:"要上好课,文本细读是基础。"语文教学的起点在文本解读,因此,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潜心涵咏,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把握教学内容,并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哪些视角去解读文本呢?不妨从以下视角开始。  相似文献   

8.
一首仅43个字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自选入中学课本,便引出无数的解读与争论,即使是教材(注释)、教参以及权威工具书《元曲鉴赏辞典》也互有矛盾。争论大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西都"何指?第二,"秦汉"何指?第三,"经行"何意?第四,"伤心"内容到底有哪些?第五,是兴亡之感还是现实之叹?看起来这些问题似乎都不难,但为什么大家却争论不休呢?除了"见仁见智"外,恐怕主要还是没有充分联系词人生平、写作背景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解答物理选择题一般可按如下科学程序(也叫"四步曲")进行: 1.审题,即审清题意.题目中已知条件是什么?有哪些选项?题目中涉及哪些物理概念和哪些物理量?这些必须首先审查清楚.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顾之川给课文作注释是语文教材编写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语文教材编写中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有关报刊上对语文教材的批评,多数都是针对注释的。然而,注释有哪些原则?哪些应该作注,哪些可以不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长期的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11.
表示数目的文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对文章内容的表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若能对其进行正确、适度的解读,分析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学习修辞方法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数字都有哪些表意功能?数字的作用体现在哪儿?教学中应如何施教?本文以人教版小语教材为例,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like在教材中频繁出现,它的用法究竟有哪些呢?现为大家归纳如下: 【一号档案】like作动词,意思是“喜欢”,常有以下几种用法: 1.后接名词或代词,表示“喜欢某人或某物”。例如:  相似文献   

13.
毛文星 《现代语文》2010,(6):135-137
"我来学汉语"与"我来念课文"有什么区别?"我来念课文"与"我念课文"有什么区别?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焦点和言语行为角度讨论了"我来念课文"这类句型中"来"的功能,认为这里的"来"是一个焦点标记,标记其前施事成分为对比焦点;这类"来"字句一般用于口语语体,多为祈使句,表示行使型或承诺型的言外行为,强调某件事由谁做,表提议、命令等,语气委婉;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以教材上的语言点为例,提出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实施课程目标的工具,新课标语丈教材由过去人教版一统天下到多种版本教材共同存在,这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多种版本教材公平竞争有哪些利弊?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学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丈言文选丈占百分之五十的比例是否合适?当代作家的作品入选中学语丈教材应该把握什么原则?就以上问题,笔者采访了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能见到by的身影。那么它到底有哪些具体用法呢? 一、by作介词,后面要跟名词或动词-ing形式。常见含义如下:1.表示"通过……方式或途径"。例如:She often learns English by watching Eng-lish videos.她常通过看英语录像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活化教材的话题即为什么要活化教材?如何活化教材?活化教材过程中要遵循哪些原则?本文拟用江苏省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中的实例,说明活化教材的可行性,提出活化教材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小数的含义是"告知"还是"发现"?教材的编排让学生产生了"既然不足1可以用分数表示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小数"的疑惑。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教师应从尊重儿童思维的视角去设计教学,顺学而导,应从学生已有的旧知经验、生活经验出发,去提炼寻求小数的本质,利用可视化的"形"认识抽象的"数",于是有了对"认识小数"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浙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边与角""梯形的边与角"两课内容的重组。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 1.明确学习主题,唤起知识经验。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四边形。请看大屏幕,这些图形(如图1)中哪些是四边形?  相似文献   

19.
陆晓波 《考试周刊》2012,(59):146-147
"90后"学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角,作者对当前"90后"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进行了分析思考:"90后"高职学生的新特点及人文素质的总体现状到底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王玮 《考试周刊》2011,(84):210-211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一直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庭"有哪些类型?如何教育"问题家庭"中的"问题学生"?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