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颓丧、若无其事、欲出又止、愚不可及”等词语的含义;利用阅读期待,引发情感冲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品味关键词句,有层次地感悟自然之道;通过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历练语言。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理解“率先、颓丧、震惊、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伫立、悲叹”等词语。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理解"率先、颓丧、震惊、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伫立、悲叹"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眼、睛、纸、船”4个生字;理解“欣赏、清澈、山峦、变幻、攥着、展翅欲飞”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借助图片概括地说出课文的美景。  相似文献   

5.
上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一课的教师,都会感觉文中有一处硬伤。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  相似文献   

6.
《莺莺传》中莺莺和张生的爱都是真诚而热烈的,但莺莺的特点是爱而不说,欲语又止,情感表现过于含蓄,这使得张生摸不着头脑,最终因“惑”而弃。而莺莺的爱而不说、欲语又止的情感表现。主要是她自闭抑郁的个性使然,另外也与其自献所导致的心理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7.
一、把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画去。1.在强(qiánqiǎn)大的攻势下,对方只得勉强(qiánqiǎn)低头。2.那一群红衣少女兴(xīnxìn)高采烈的样子,为眼前这一片兴(xīnxìn)旺的景象增添了不少色彩。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欲”字一共有()画,第四画的笔画名称是();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欲”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需要;B.将要;C.想要,希望。1.“畅所欲言”的“欲”应选解释()。2.“风雨欲来”的“欲”应选解释()。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写出三个课外积累的四字词语。胸有成()…  相似文献   

8.
“救火”是古今常用词语。“救”在古代就有“止”义。“救”之“止”义保留至今。“救火”合乎语法规范。  相似文献   

9.
乞士     
拟题颇让我踌躇了一番。用“乞者”,有生造词语之嫌;用“乞士”,又怕人误以为欲谈比丘;但坚决不用“乞丐”,因为这个词掺入了太多的轻蔑、贱视。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认识“魂、酒、牧”3个生字,正确书写“欲、混、借”等6个生字,理解“雨纷纷、欲断魂”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清明》。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意蕴。【教学流程】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感知清明内涵任务情境:我和古人一起聊清明——今天就让我们搭乘时光机,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聊聊清明那些事儿吧!  相似文献   

11.
人,走路。走路必得问(寻)路,而问(寻)路必得有亮光才有路可问(寻)。走路从未行到行,又从行到止;亮光从隐(黑)到显(白),又从显(白)到隐(黑);人从未生(无)到生(有),又从生(有)到死(无),为万物无一有一无行走之路,为“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而当“道”在道出之际,又总是以言说、“道之”等的样态显现,既为行走,又为行走之导引,为万物(首先是人)得以行走起来的“先之”之动态趋势。路有歧正,而“道”无不正。人,走路,就是走在求“道”的途中。人欲把握“道”,必得从行走的路上抽身而出,以旁观者的姿态对它进行诘问,但人不能既行又止、既显(白)又隐(黑)、既生(有)又死(无),因而人只能通过“损之又损”、“涤除玄览”,将本心之外所有附着物尽皆黜落,使之切近“纯一无伪”,实现对“道”最为切近的聆听与最为切近的体验,从而获得“道”的导引,自在地走在“道”中。  相似文献   

12.
近一段时期 ,电视里常播一些谈话类节目 ,主持人找一些文艺界或体育界人士座谈 ,叙述往事 ,畅想未来。在他们的谈话中 ,经常有一些不规范的词语脱口而出 ,既堂而皇之又令人感到十分别扭。如 :“演完出”、“比完赛”、“服好务”、“排了半截练”、“客什么气”等等。这些词语运用得都有问题。在运用中 ,他们将不该拆的词拆开了 ,在粘合性很强的两个语素之间又嵌入一些其他词语 ,使两个连接紧密的语素变得松动 ,这是不合语法的语言现象 ,起码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约定俗成。以上加点的词 ,都是由两个词根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它们有一些是可以插进…  相似文献   

13.
陈祥 《现代语文》2004,(1):46-46
四“如”是指“例如”、“比如”、“譬如”及“诸如”四个词语。这四个词语均含有“像……”“与此相类似……”的意思,但是,它们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所谓“半”类词语是指包括“半”在内的以“半”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半”类词语既与普通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半”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 教学目标 1.学会准确书写“扰、欲、屈、茁、诊、憾、蹋、限”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有些词语在两个不同的语境中会表现出彼此矛盾、相互对立的意义,因此被称为“双面”词语。熟悉下列“双面”词语有利于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所谓“白”类词语是指包括“白”在内的以“白”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白”类词语既与普通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白”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有些词语在两个不同的语境中会表现出彼此矛盾、相互对立的意义,因此被称为“双面”词语。熟悉下列“双面”词语,有利于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①鱼,我所欲也,‖②熊掌,亦我所欲也,③二者不可得兼,‖④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第三分句以下跟它前面可以有个转折连词。第一部分是并列复句,第二部分是条件复句。上古文言一般接近口语,因此关联词语用得很少甚至常常不用,本句是凭借逻辑关系的连缀,只有一个关联词语“亦”。 (2)“我所欲”意思等于“我欲者”,是偏正词组。结构形式上“所”在动词前面,“者”在动词后面,“所”字的作用在于使有关的动词成为名词性的词组,或者在于化主谓词组(我欲)为偏正词组(我所欲)。又,“所”字结构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跟“的”字结构对应,参看后面的译文。“二者”译成现代汉语是“两样东西”,“者”字代替物,又,“所欲”等于“欲者”,这是就“所”、“者”跟动词结合来说的,如果把动词换成数词就不是这样了,“二者”决不能说成“所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是偏正词组作为一个名词谓语,“者”字代替事。 (3)“可”与“得”同义复用,修辞上起强调作用。但是,“可”与“得”用法又有区别:“可”表被动,如“孺子可教也”,是“孺子可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怎样给这些新事物起个名称?对与事物有某种意义关联的已有词语进行改造(如替换一两个字)和类推,是一种常见的仿造方法。而今仿造出“导医”(在大医院中专门从事为病人挂号、联络等服务工作的人)、“导购”(在大商业区专门从事向顾客提供商品咨询等工作的人),最近又出现了“导路”、“导厕”等新行当。又如“文盲”是已有词,改革开放以来,“法盲”、“科盲”、“股盲”、“机盲”等仿造语应时而生,你能说出这些“盲”各是什么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