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它可以使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探究化、学习活动网络化。通过采用“设计——实施——反思与评价——再设计——再实施”过程,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本人在地理学科尝试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教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形成了“提出问题——感知材料——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式。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以探究、发现的方式学习。这一学习方式,适当地模拟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或过程,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面对疑难情境时,如何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终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启发式教学,又不同于平常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它实际上是一种课堂被浓缩了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它具有独特的教学内涵:教师——探究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主体;学习过程——一个建构的、社会化的综合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4.
徐爱云 《考试周刊》2014,(29):76-77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主体性、问题性、实践性、过程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活动立足于学生的学,围绕学生的主体活动展开教学过程,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不可能等同于科学探究,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学生探究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的复杂过程,需要有宽广、开放的思路。但在阅读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思路狭窄、僵化,甚至一筹莫展,这极大地削弱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如何使学生积极而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养成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顺应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主体性原则。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探究的起点往往源于教师的设计,而真正基于学生的需求,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展开的探究为数不多,所以我觉得探究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以此来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把钥匙.数学学习不只是会解一些现成结论的习题——解决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探索问题能力——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探究教材内容,在学习一些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主动设计“就近发现区”,有目的地去增设条件发现结论,使知识不断向横纵两方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发现欲和创造欲,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探究法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发现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由单一走向广博,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积极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实践、调查等,致使学生学习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与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让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学习新课标后,我认为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一门“学问”,更不再是学生额外被迫的学习负担,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进而发展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后的成就感,使他们懂得自己能参加探究原理、研究问题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兴趣很高,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而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数学。标准认为:“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呢?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科学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呢?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科学探究实施的起点,问题提出的恰当与否是科学探究能否成功的关键,提出问题的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家庭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形成一种师一生、生一生间民主的、协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合作学习的作用、方法、评价、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开展“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利用的更合理、更科学。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学习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三个特征:探究性、开放性、拓展性。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征,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只是提高了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探究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从现实生活和学科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与接受性学习一样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下面就是在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更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我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在实践中摸索、验证,不断研究数学教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四个环节。其基本操作流程为:创设情境——经历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7.
让地理学习充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地理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地理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构建了“问题情境——探究交流——解释与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地理学习变得既有趣又有用。  相似文献   

18.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最有效的途径。生物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生物科学的快乐。一、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而不能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探究性学习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作出解释、论证过程、获得认识并交流探究结果。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都要落实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不能干预,更不能代办。  相似文献   

19.
刘贤来 《吉林教育》2004,(11):11-12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这种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必须彻底改变。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地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即“提出问题——进行预测——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得到结论”。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课堂设计了多个情罱.以激发学年的学习兴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