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聚集松江,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明经世文编》的编纂,出现了一个颇具时代的地域特色的编纂群体-主要成员均为江南松江人士,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多为社会、文化领域的活跃分子,并具有强烈的经世意识。通过地该群体的构成及其活动的考察,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明经世文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时人的经世意识,并从一个侧面审视那个时代,审视江南一带的区域社会特性。  相似文献   

2.
唐顺之编纂的大型古文选本《文编》旨在授人以古文之法,本文通过对《文编》选文及评点的研究,揭示出唐顺之“文法”说主要包括“文必有法”、“有法之法”和“文无定法”这三个层面的内涵.《文编》的编选勾勒出自秦汉至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创作正统,唐顺之的“文法”说正是对此古文传统的总结和继承,为清代集大成的文法思想作了理论铺垫.“文法”说是唐顺之文学思想中最为成熟和重要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3.
《经世文编》是清季(包括民国初年)最盛行的选本之一。这类书籍在晚清以来的七八十年间;一再增续,流传很广,影响颇大。其中一部分在当时对于新知识的介绍和新思想的传播,起过一定的作用。明末陈子龙等辑有《皇明经世文编》五百零八卷,是后来各种《经世文编》的滥觞。清乾隆时,陆燿(字青来,号朗甫,江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围城》的创作与其文艺观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印证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其学术和创作可谓殊途同归。《围城》是《管锥编》、《谈艺录》等学术著作中所体现的文艺观在创作领域的反映,为鸟之两翼,可以相互佐证;《围城》体现了其主张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写作风格;《围城》中的婚姻观与钱钟书对于写景的"若即而离",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张雨 《文教资料》2013,(11):6-7,29
《皇朝经世文编》是清末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聘请魏源编纂的一部史学巨制,史料价值颇高。全书以立足经世、照录全文、广取存异、不因人废论为原则,广泛辑录文集、文钞、奏疏、公犊、政书、论说、方志等官私文献,在史料上表现出博洽、慎核、可靠等难能可贵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10月27日于上海"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吴淳邦先生相识,陆续会到了好些学有专长的韩国同仁,见证了中韩小说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在吴淳邦先生主持下,我们编纂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韩译本1993年起分五卷出版。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发表了我的红学论文《"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证谬》《从胡适的"求证"到脂砚斋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原有《SQL Server》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编《SQL Server》教材的构思,将"动手试一试"和"想一想为什么?"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目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进入近代,中国古已有之的经世思想,随着1840年后中国政局的变化,具有了与传统经世思想不同的新内容和新特征。作为这种转型思想的体现者,魏源对晚清经世思想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魏源一生著述丰富,他的著作活动对当时有志于经世的士人影响巨大,尤其是他编写的《海国图志》不但丰富了晚清经世思想的内容,而且启迪了新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汉宋之争与中西之争对清代散文选本的编纂产生了重要影响。桐城派选本与非桐城派选本对汉学家、桐城三祖文章的评判各不相同,在选人定篇上颇有差异,即可见汉宋之争对散文选本的影响;中西之争一方面导致晚清《经世文编》系列选本的涌现,另一方面又促使一些选家通过编选散文选本来保存国粹,保存中华文明,以应对汹涌澎湃的西学浪潮。  相似文献   

10.
相比于前期和后期,明中叶的军事表现形式更为丰富,而唐顺之的军事思想又较有代表性。在战争观上,受传统儒家理论的影响,表现出"不得已"的矛盾理论色彩;在军队建设方面,唐顺之提出荐举将才和定期考核的用将方法,以客兵带镇兵和赏罚分明的练兵思想,主张采用先进火器的建设思想;海防方面,唐顺之也提出了"御敌于海外"的海防思想。由于职任之故和其思想的内涵价值,唐顺之对后世产生了持续的军事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法律制度是教育法调整的新领域,从体系化迈向法典化是其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在体系定位上,家庭教育分编构为教育法典的基本制度。总则编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关系密切,体现在总则编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统摄效力以及《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总则编纂提供立法资源。在法典化的路径方面:一是坚持小修小补和促进型立法的指导思想;二是采取家庭教育法律关系作为编纂的逻辑主线,家庭教育在分则部分的价值位阶,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与家庭、社会编分编的体例设计。基于以上思考,《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典化进程中,应当对一般规定、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制度进行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12.
论张舜徽评判清学的双重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论述张舜徽评价清学流变的双重标准,剖析了学术经世与学术求真的内在价值冲突以及近代以来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困惑,并对各自的价值意义作了评说。张舜徽肯定清初、清末学术经世的特点,但对于学术经世的立场,他更愿意选择清初学人以学术作为经世的内在支撑,而对清末经世思潮中出现的以政治作为学术取舍的标准、凡不为所用便诋为无用以及借学术以影射政治、不惜牺牲学术的客观真实性不能赞同。对于乾嘉学术张舜徽表现出十分矛盾的心态,其间激荡着学术经世与学术求真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3.
陈其泰教授解读《文史通义》一书系统阐发了章学诚重构经史关系和发展史书编纂体例的贡献,阐释了章学诚对“道”的探索、重经世贯通的学风和独特的教育思想,对于建设史学理论领域自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重要意义,为章学诚思想研究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4.
水雷是布设在水中的爆炸性武器,可由于舰船碰撞或进入其作用范围而起爆,用于毁伤敌方舰船或阻碍其活动,被称为封航控道的"夺命拦路虎"。中国是水雷的发源地之一,明朝嘉靖年间,唐顺之编纂的《武编》书中记载了以人工操纵、机械击发的防登陆锚雷──"水底雷",希望成为明军打击倭寇的武器~[1]。明朝《火龙神器阵法》也记载了一种以香作引信的定时爆炸漂雷──"水底龙王炮"~[2],但尚属水雷理念的雏形,未达到实战应用的  相似文献   

15.
宋学以四书之《大学》思想为纲,有着鲜明的经世品格。明代儒臣丘溶的《大学衍义补》可以展示《大学》经世进路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大学》偏重明体到倾向达用,丘溶十分重视《大学》文本的解读,在《大学衍义补》中体现了他的达用的经世思想。《大学衍义补》一方面将《大学》经世进路推到极点,另一方面也昭示儒学经世思想的现代转型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为王立新教授2011年6月2日应张京华教授之邀在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所作的学术漫谈。文章由侯永慧整理,题目及各节标题为整理者所加,整理稿经作者审定。王立新教授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制片人柳理一行来永州道县月岩外景,实地录制《理学开山周敦颐》。此前王教授已经在"湖湘讲坛"主讲了《天地大儒王船山》,近著有《胡宏》、《湖湘经世名贤传》、《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圣者凡心——王立新讲〈论语〉》、《天地大儒王船山》等,学术漫谈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7.
明中叶是重要的历史转型期,在思想上主要体现为程朱理学的衰落及各种思潮的产生。在此背景下,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重新受到重视,并在部分士人的推动下形成一时潮流。嘉靖初年活跃于政坛的"议礼派"官员,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代表。他们提倡"黜虚崇实"与"体用结合",重视思想上的诚敬与行动上的笃行相结合,并以复古作为其学术上务实、政治上革新的有效途径,同时抨击宋明理学"灭人欲"的道德观,主张义利并重,这些内容都与明中后期经世思想的主体相吻合,从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晚明的经世思潮不仅是批判理学和王学的思想武器,更引发了整个社会重视实学实用的经世风潮,一直延续到明清之际。  相似文献   

18.
第八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文选学"故乡———江苏扬州隆重举行。大会交流论文近百篇,主要从"《文选》版本及注本"、"《文选》所录作家作品"、"《文选》文学体类"、"《文选》编纂"、"《文选》接受与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大会总结了"文选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就,并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乾嘉学术是清代学术的主体和根基.晚清学术,无论理学、今文学、诸子学,或凡一切学术,其理论根基与治学方法,或立足于考据学的成果,或体现着考据学的精韵.并且,随着晚清国势的危殆,现实的经世诉求必然要对学术思想和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经世思想,目的是要把学问和现实连为一体,仍然是传统的"知行"问题,但是知和行之间的桥梁是义理.义理对"知"具有概括提炼作用,对"行"具有指导引领作用,所以义理在晚清学术中的诉求不断加强.各种学术种类概莫能外,都体现着一种经世的义理性冲动.实际上.晚清不曾存在一种超然独立的学术类型,各种学术之间互相渗透和影响,在对立中求共鸣,在求同中又存异.构成了晚清学术的一大特色.以义理和考据的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对晚清学术多元化背后的一致趋势一考据精神与方法的普及和经世精神所推动的义理诉求的加强进行分析,同时立足于乾嘉学术的根基之上,以晚清的汉宋调和趋势为中心,梳理晚清理学、考据学等在义理阐发上的各自旨趣,阐明各种思想殊途同归的最终理想,都为求经世而致用.  相似文献   

20.
《类篇》是一部以"《说文》为本"的字书,它体现了对《说文》的继承和发展,《类篇》所收《说文》新附字与大徐本之间在释义内容上有同有异,异大于同,这种差异又有"小异"和"迥异"之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徐本《说文》和《类篇》的释义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不仅是由于各自编纂体例的不同而造成的,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与当时的社会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