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语文教学生活化: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评价的生活化;让生活渗透语文: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联系学生实际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需要。生活不是孤立的存在,嫁接生活,让语文课堂能够接地气,与生活相容,拓宽语文教学外延。"大语文教学观"提倡语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反过来,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观照联系生活。学生是社会生活的成员组成,他们最先接触的、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活世界。语文课堂更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教学中,教师应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谈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卢娟 《快乐阅读》2012,(33):1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上、课堂里,学生的语文学习窄化成了书本世界的浅层学习,语文与生活成了学生面对的两个互不相关的世界。生活里蕴藏的无穷无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无法与语文教材内容融通起来,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  相似文献   

5.
钱丰年 《学周刊C版》2020,(10):109-110
现代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在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可谓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教育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情况,以"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联系社会生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开展多样游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借力小组合作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细致探索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7.
教育和生活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点,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衔接点,联系学生的库存生活和寻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集合点,联系学生的理想生活三点,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拓展视野,重视积累,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学习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远离了生活的学习活动是空洞的,离开了学习的生活也是不完整的。而学习语文更离不开日常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之源,生活中到处都是语文学习活动。阅读、识字、口语交际、作文等学习活动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课前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再现生活,课后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我们经常提到的"教学的生活化",其实就是把教学活动放在社会生活中间,通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将教学目标的实现转化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0.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教材编写要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要求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课标在这里所强调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各方面的教学内容都要与生活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也不例外,生活是小学学习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反思,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作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体验中感悟语文,可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语文,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一、在生活中品味教材内容教材的生活性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也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中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容生活性的原则,选编的课文大多数是与学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结合教学实践与经验,提出"语文教学三堂课"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所讲的"三堂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三节课,而是将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实践、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三个部分,能够使学生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归纳到课堂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在尝试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语文教师应认真学习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赵轶星 《考试周刊》2015,(27):33-34
<正>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儿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日常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设了与社会生活情境相类似的学习情境,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才有可能迁移到生活情境之中。"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旨在通过"综合性学习"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  相似文献   

17.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培智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由于培智学生生理的缺陷导致其形象思维相对占优势,教学中努力开掘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情境的联系,建立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才能引导智障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过去,小学语文教学十分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隔断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实践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琴 《考试周刊》2014,(33):27-27
<正>新课标倡导我们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笔者执教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对此十分认同。在语文界,许多语文教育专家早就对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过探索。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社会密切联系,必定生动活泼。"这些理论都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生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封闭、僵化、缺乏活力的教学模式提出来的,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全体性、过程性、民主性、时代性等特征。因此,我们应拓宽语文课堂教学领域,开放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的社会大背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语文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使学生有一个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广阔背景,有一个语文自然习得的基础。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这次新课改的要求,将开放式教学融会贯通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