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鬼"、"傀"、"怪"三者音义皆有相近相通之处,在源流上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然而关于"鬼"之本义及其文化源流的考释较多,但探寻"鬼"与"傀"、"怪"等关系的文章较少。现试将三者的意义进行梳理,认为"傀""怪"二字应为"鬼"之分化之字,又由"鬼"之形体特征后又分化出"傀""魁"等从鬼声之词。  相似文献   

2.
"弟"的本义是"次第",引申有"顺序"、"平顺"义,而从"弟"得声的豑、梯、娣、绨、悌、鬀、鮷等字,恰是基于母文"弟"的本义和引申义通过加注类属标志孳乳分化产生的。同时,"弟"还含有"连续"、"更递"、"渐进"的义核,也孳乳分化出涕、焍、睇、<等字。这些字语音相近、语义相通,在字形上有发生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同一个汉字记词职能"兼职"过多,会造成表义的不明确,因此需要在形体上加以区别,这样就产生了汉字的"分化"现象。"分化字"分担原字的某一记词职能的方式,有的是新造某字,有的是假借某个现成的字。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分化字"分为两大类:"新造分化字"和"假借分化字"。"分化字"和"古今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关于“眇”的本义,有的字、辞典说是“瞎了一只眼睛”。本文通过引证古今一些字书的注解和前辈学者的论述,从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和声近义通的角度指出:“眇”的本义不是“瞎了一只眼睛”,而是“小目”。  相似文献   

5.
薛蓓  钱莉 《文教资料》2013,(10):37-39
厉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而汉语中还有一批和"厉"字形相似、读音相近的字,如砺、励、濿、疠、粝,这些字和厉之间都属于王力先生所说的同源字的关系。厉的本义是磨刀石,从这一义项出发,引申出许多义项。由于厉的义项众多,使厉的字形发生分化,产生了四组古今字:在磨刀石、磨治义上,厉是古字,砺是今字;在勉励义上,厉是古字,励是今字;在穿着衣服渡水义上,厉是古字,濿是今字;在疾病义上,厉是古字,疠是今字。因为古今字是同源字的一种,所以这四组字都属于同源字。厉专指质地粗糙的石头,粝专指质地粗糙的粮食,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义项:质地粗糙的物体,上古音同属月部,读音相似,因此,厉、粝二字属于同源字。  相似文献   

6.
古今字在汉字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论语》中出现的古今字进行了探讨,发现古今字出现情况有三种:古今字都出现、只出现古字、只出现今字。古今字所承载的语义情况大体有五种类型: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今字表示某一引申义,古字表示本义及其余引申义;今字表示由古字产生的假借义;今字分化古字的义项。  相似文献   

7.
明儒赵撝谦所作《六书本义》是明代文字学的开山之作,也是明代第一部以阐释"六书"理论为导向的字书。在"六书"名目中,赵撝谦《六书本义》在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等称谓上,皆与许慎《说文》一致,唯有"谐声"有别于许氏之"形声"。关于二者的不同和差异,以《六书本义·谐声论》为基点,比较古今方家观点,试就"谐声"定义、性质、特点及其在文字学中的作用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释“庚”     
"庚"字的本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说。从对古今学者观点及"庚"字后起义项的分析来看,"庚"的本义应该是"有耳可摇之乐器"。其演变过程应为:"庚"从"有耳可摇之乐器"的本义引申出"接续"义和"更替"义,表示天干第七位及年龄是"庚"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9.
自东汉经学家郑玄首创"古今字"这一训诂术语,古今字一直是研究古籍文献的重要训释体例。文章拟从汉语词在动态发展进程中汉字分化现象切入,探讨古今字用字的相异现象和造字的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袁庆德在"古今字与古文字本义的考释"一文中对"加"字的解释不准确。"加"字的"力"旁不是"耒",也不是"犁";"加"字不是"驾"和"嘉"的右字。从其源流进行考证,"加"字应是"歌"的初文。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身"与"纹身",笔者考证了"文""纹"的本义,得出:"文"是古字,后造的"纹"是今字。二者是古今字;"文身"与"纹身"是一对异形词,"纹身"作为异形词,成为约定俗成的用法。许多新增的异形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有收录,但未出词条。  相似文献   

12.
对“亯”字的字形和本义的理解历来意见不一。从早期字形、造字体系、字体演变及字形和本义、引申义的关系角度看,“亯”当象祭祀场所之形,本义为祭祀。《说文解字》“献也”的解释实为“亯”的引申义。“亯”后来分化为享、亨、烹三个同源字,是社会发展、语言丰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14-115
"帚"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粪也",是用以扫除的东西,甲骨卜辞中并没有使用这一本义,学者们通常释为"妇"义。通过卜辞语顺可推断,表"扫帚"的"帚"与卜辞中表"妇"义的"帚"是二词一形,即同形字的关系,并非同一个词。"帚"与"妇"通过加形符的方式分化,以此避免"一字多音义"造成的混淆。  相似文献   

14.
释“居”     
文字的最初形态往往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古今字更是贯穿了汉字体系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从"凥/居"和"居/踞"两组字的字形分化和语义转移可以窥见古今字的传承和起居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再说古今字     
古今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文字现象 ,近二十年来一直是语言文字研究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 ,它由来已久 ,甲骨文中已见端倪 ,秦汉时期最为明显 ,其馀波一直延续到近代。古今字的形成是区别律作用的结果 ,今字分担古字的哪一个 (些 )语义取决于信息的显现 ,即今字在形体上要比古字更能显示所表示的语义信息。古今字和同源字关系密切 ,许多古今字同时也是同源字 ,但二者不能划等号。  相似文献   

16.
字形、字义本是文字学、词汇学的研究对象。近年来,许多美学研究者希望从“美”字的起源探讨审美意识的起源、发展的情况,把一个单纯的字源问题引入了美学领域。古今对“美”字的字形起源和字的本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羊大为美”说。此说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代表,其核心在于认为“美”字的本义是味美,美即甘。这种观点在美学界得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赞同。日本学者笠原仲二还  相似文献   

17.
"同文"与"同字"是黄侃语言文字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有学者认为二者内涵相同,其实二者并不相同。考察黄侃的文字观和有关用例,"同文"是指相关文字来自同一字形,有明确的"初文"存在;"同字"是指相关文字在声义方面同源,不一定有明确的"初文"。同文现象揭示了黄侃同源研究的特点是融合字源学与词源学,用文字的变化和孳乳比附词语的分化与派生。同文现象反映了四种字际关系:同形,同词,同源,同意。  相似文献   

18.
"所"与"许"看似是两个孤立的词,但从"所"与"许"二字的形音义源流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考察,发现二者在先秦时期音近义通,语出同源。后来"所"假借为""用作处所,"许"引申为听,此后二字词义各成系统,但在发展过程中"所"又对"许"的个别词义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从"所"和"许"的相通词义入手,分析二字语义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老师”与“教师”的差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与"教师"虽一字之别,但自诞生之时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就大有不同。目前社会对二者的用法并没有进行严格区分,以致出现混淆二者用法的现象,尤其要引人注意的是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老师"称呼语,出现在各种正式场合上,可见,"老师"的意义已不局限在其本义上,显然超出了教育界,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对于区别"老师"和"教师"之间的差异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古代汉语里的一对常见概念,但在现今的教材和学术著作中,对二字的界定和分类比较混乱,尤其是在中学教材中常常以“同”混淆两者的区别。古今字与通假字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不可以仅用“同”来简单诠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