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住房保障的政策制定,概括了我国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目前,我国构建保障房供给体系中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如保障房的供求矛盾突出、资金缺口较大、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我国保障房供给体系的完善必须从资金运作、社会功能、运行机制和供给模式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浅析政府机制在城镇住房保障中的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保障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住房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政府机制自身的局限性也决定了政府在住房保障中作用的有限性,一个完善的住房制度,是住房市场机制与住房保障制度的有机组合。高效的住房市场解决住房产业的运行效率问题,完备的住房保障制度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彼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使整个社会的住房问题得到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3.
保障性住房是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权利,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社会保障手段;是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的有力杠杆。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资金短缺,规划缺位和监管不力等问题。依托社会保障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运用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供给机制、规划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丰富住房保障理论,并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的保障住房供给分类供应体系在多轨运行中逐渐暴露其缺陷与不足,主要存在重产权式保障而轻租赁式保障,保障方式间相互割裂,供给层次划分和准入标准不科学,应保未保和保不应保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导致保障住房分配不公和运行效率低下.从整体视角重新设计住房保障供给体系的顶层制度是解决当前住房改革困局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改革的背景,探讨了将现有保障住房供给体系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合集资建房、合作建房)及含部分限价商品住房统一归并至公共住房体系中,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供给体系,实现住房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目标,实行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并轨、政策并轨、建设并轨、对象并轨、补贴方式并轨、资金并轨、腾退并轨、管理并轨”.提出“渐进式统一”的并轨改革实施方案,按“分类并轨”和“整合并轨”两个阶段实施,并设置一定的过渡时限,把握好实施过程中的新旧政策衔接,以期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启动,未来20年将有几亿农民逐步落户城镇,在城镇有房住无疑是其安居乐业的必备条件.从新型城镇化的长远目标看,住房保障的任务相当艰巨,从近期看,保障性住房供给总量仍显不足.为此政府应合理确立住房保障目标,保障所有在城镇居住的人群拥有可支付的、合理适宜居住的空间.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放弃单纯以房价为调控目标的政策,转向制度变革,建立以经济利益调节、市场化管理手段为主体的住房保障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6.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借鉴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经验,中国住房保障相关制度安排包括:扩大筹资渠道、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审核监督,提高保障住房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7.
住房供给主体单一化所造成的供给垄断是造成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之一。合作建房作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国外已广泛开展。对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解决住房供给主体单一化问题是进行宏观调控、改善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非营利组织合作建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住房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并减弱营利性开发商的市场力量,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提高住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否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直接关系着社会正义与社会和谐问题,因而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建立多元化的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式,为农民工提供利于其生活和工作的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9.
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居住需求,英国、瑞典等西方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各国住房保障制度在保障动因、目标、保障责任和功能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在保障物质基础、保障模式、保障方式、公共住房供应模式、住房补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学习和借鉴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住房体系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住房保障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和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而推行的一项公共政策.政府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制约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制度化实施与体系混乱,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等。分析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作用,可从政府责任,制度创新,法律、法规完善以及创新融资模式等方面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国家住房政策的重点,社会各界正积极探寻其建设模式和实施策略。EPC模式具有减少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矛盾、缩短建设工期和节约投资等优点,将其应用到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阐述EPC模式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EPC模式的结构设计思路,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分层、住房分层消费和城市阶层空间分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回顾住房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住房制度本身存在社会排斥性、多层次的供给体系导致了阶层空间分异、保障性住房不够经济等等,基于此从而为住房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莫过于高房价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与不安。而且有不少人把高房价归咎于政府的高地价。殊不知,高房价的最直接原因,是市场上房产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衡。与其说是高地价引发高房价,不如说是高房价拉动高地价。面对国务院多次加强对房产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把过高的房价降下来,反而出现越调房价越高的尴尬局面。房产税重在完善财税体制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它虽具有调节房产的需求功能,但对其可能带来的降价效应不应期望过高。加大保障房供有量和抑制投资与投机需求,才是抑制房价高涨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面临资金投入缺口大,影响政策执行目标实现;规划不尽合理,导致目标群体生活成本增加;供应覆盖面不广,影响政策实施效益评价;监管措施不力,导致政策实施过程扭曲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政策直接实施主体自身利益关系的干扰、政策实施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政策实施目标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的映射。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的现状及我国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阐释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在借鉴国外优秀住房保障体系经验的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塑造地方特色为辅,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垄断因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住房行业的垄断,而形成住房行业垄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住房行业供给本身的特性,经济发展、消费观念、心理预期等方面的强劲需求因素,以及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住房供应体系、信息制度等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因此,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剔除不合理因素,消除垄断形成因素,切实贯彻落实保障性住房制度,使商品房回归合理价位.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房地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房地产发展存在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合理调节住房供求矛盾,稳定房地产价格。  相似文献   

18.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保障房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对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模型比较分析"砖头补贴"和"人头补贴"两种补贴方式的优劣,证明实行"人头补贴"方式比"砖头补贴"方式更有效,且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发放住房补贴、完善征信体系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