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何谓曲问?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会笑答:“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何谓曲问?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这就是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而取得答案。曲问含蓄生动,问在此意在彼,大大增加了思维容量。巧妙运用曲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学生心智,兼有很高的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的价值。在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可以这样说,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实践证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愚公移山》,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学生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一句产生了疑问:愚公的移山行动只是得到了孀妻弱子的支持与帮助吗?  相似文献   

5.
巧设曲问以趣促学在语文教学中,巧设曲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其思维的敏捷性。所谓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需开动脑筋思考才能回答准确。它有多种形式,从问与答的双方看,则有“问曲答直”、“问虚答实”、“问误鉴正”等。曲问...  相似文献   

6.
英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包含两个方面:“问什么”和“怎样问”,即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金屋藏娇”这句成语出自《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长公主抱他于膝上。问他:“你要不要娶妻子?”汉武帝表示要娶妻子。长公主指着左右一百多个宫女问他中意不中意?汉武帝表示都不要。长公主最后指着自己的女儿对汉武帝说:“将阿娇嫁给你为妻好不好?”汉武帝笑起来说:“很好,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一定用金屋给她居住。”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教师讲好一堂课喻为唱好一出戏,则“开场戏”固然有镇住观众的作用,而“收场戏”更有撼动人心的功效,即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回”。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演”好“收场戏”呢?1、易中置疑,再起波澜一般地说,教师投完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便由难变易了。就在学生准备心安理得地结束课堂学习的时候,教师巧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杨在兰老师讲授《石壕吏》,在“收场”时故意节外生枝地置疑:有人认为,“石壕交”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诗中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们同意这…  相似文献   

9.
蒋海滢 《宁夏教育》2004,(10):51-52
偶尔,读到这样一则教学案例。课堂上,教师问:“雪融化以后是什么?”学生答:“是春天”。教师纠正说:“不对,标准答案是水”。掩卷长叹之余,我想,这所谓的标准答案,在拒绝了学生精彩回答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折断了学生想像的翅膀,扑灭了刚刚燃起的创新思维的火花,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两节数学课。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如果能调动全体学生一起走进课堂,随着作者的思路而喜怒哀乐,那教学效果还能不满意吗?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起这种“互动”情绪呢?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发生疑—主动质疑—研究解疑—全程参与—延伸学习”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手段很多,如故事、对话、投影、音乐、电脑显示等等,这要根据当时授课的内容、时间和情境而定。在这一点上,著名特级教师冯梦龙老师执教《愚公移山》时的“曲问”艺术,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文中有“邻人京城氏之遗孀,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相似文献   

11.
一、巧用谬问,开启茅塞所谓“谬问”,是教师故意用一种荒谬或者截然相反的说法向学生发问,其特点是出奇制胜。二、虚拟情境,投石激浪有时,为了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或为了引发学生情感更深刻的体验,可以虚拟特定的情境,从而获得投石激浪的效果,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三、分解迂回,曲径通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或太笼统,学生感到茫然,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应将它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较具体的问题,一步一步地达到提问的目的。四、变换说法…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面各文言语段 ,按要求答题(一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 ,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1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 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C 投诸渤海之尾 诉诸法律D 聚室而谋曰 斯是陋…  相似文献   

13.
赵琨  一风 《山东教育》2004,(19):91-92
一上课。教师便指着黑板上贴着的两颗星(一高一矮)问学生:谁愿意把这两颗星摘下来?一学生轻松地拿到了黑板下方贴的星。却怎么也摘不到贴在高处的星。学生感到个子矮,而老师却很容易地摘下了这颗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想到:因为老师比学生高,所以才能搐下。此时教师直接切入本课的研究主题:“比高矮”。(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教“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教师首先出示“1+ 3×2”这道题,全班大部分学生举手争着回答,一位学生说:“1加 3等于 4, 4乘以2等于 8。”教师把得数板书好,问学生对不对,他们都说对。这时,教师出示下图:   问:“一共有几个△ ?”“ 7个。”“怎样列算式 ?”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了三个算式:1+ 6=7,1+ 3+ 3=7,1+ 3×2=7。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了问题:看图写算式中的第三道算式与首先出示的那道算式完全一样,但得数不同,1+ 3×2=8是错的。错在哪里呢 ?他们全神贯注地自学例题,课堂鸦雀无声。片刻,课堂活跃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教师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出示了一张长方形纸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形?”“这个长方形有几个面?”使她所料不及的是,大部分学生回答:“有两个面。”怎么一个平面图形有两个面呢?教师叫一名学生上讲台,让他把这两个面指给大家看。这名学生指了指...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 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恰当的提问对于体 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为主体”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做到提问巧妙而又恰当呢?一忌以问代罚,枯燥无味,要有趣味性。提问最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把学生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如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草船借箭》时问 :诸葛亮既没得到曹操同意,又不必归还,那么这还是借箭吗?用“骗箭”是否更恰当?这是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契机,学生也会跃跃…  相似文献   

17.
张伟兴同学问:《错字小议》一文里在谈到“正和误和平共处”的错字时,举了“一个不大容易遇到”的例子,即1981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第八版上的一篇小文章《“启示”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篇小文章“连标题带正文,两个‘启示’,四个‘启事’,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但就是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错”在哪里。究竟“错”在哪里呢? 《“启示”的变化》中两个“启示”和四个“启事”是“正和误和平共处”了。将两个“启示”都改为“启事”可不可以?可以,但完全没有必要改,改了反而会削减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我认为文中两个“启示”是作者有意写的两处错,并不是“拿不定主意”而出现的错字。其一,正文中“过去学生宿舍楼门口屡屡露脸的‘遗失启示’被‘招领启事’代替了”这句话里的“启示”,是“过去学生宿舍楼门口屡屡露脸的”,是作者有意展示的贴“启  相似文献   

18.
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人们探究未知世界构建已然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乃成就“学问”,只学不问的人,正如韩愈指出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成为两脚书橱而已。陶行知先生曾引用杜威的话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由此看来,“问”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教学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有的以学生的“学”冲淡了学生的“问”,有的以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问”在求知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凸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难以落到实处。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何尝不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呢?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敢问、善问、乐问”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教师讲好一堂课喻为唱好一出戏,“开场戏”固然有镇住观众的作用,而“收场戏”更有撼动人心的功效,即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演”好“收场戏”呢? 一、易中置疑,再起波澜 一般地说,教师授完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便由难变易了。就在学生准备心安理得地结束本课学习的时候,教师巧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如“性别决定”一节,教师在“收场”时,故意节外生枝地置疑:中国古代医书中曾记载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而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则曰:  相似文献   

20.
不要漏掉学生的名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了好几年的老师,我也积累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比如,在点名时碰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一位“前辈”曾向我面授机宜:先故意把他们的名字漏过去,等被漏掉的学生站起来问时,就故意说:“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怎么会没看到?”如此这般,既巧妙地知道了学生的名字,又避免了在学生面前露怯。这个方法,几乎已成了教师们的“真实谎言”,可能很多教师都知道并沿用。但不久前我却读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新学期开学,一个老师在点名时,被“赵志枨”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这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想凭感觉读一个音,又怕读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