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俗语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陕西方言多说“礼轻人意重”,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比喻礼物虽少,但情意却很重。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千里送鹅毛】“俗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审。’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涛:‘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相似文献   

2.
【主题内涵】中国人向来都很重视“人情味”,而表现之一就是赠送礼物。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重要的不是礼物,而是寄托其中的那份情感,这种轻“礼”重“情”的真挚举动,才是最值得称道的。【经典挖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相似文献   

3.
新《辞源》2448页:“【绿蜡】绿色蜡浊。才调集一钱珝未展芭蕉诗:“冷烛无烟绿蜡屹,芳心犹卷怯春寒。”新《辞海(增补本)》370页:“绿蜡芭煞的别称。钱珝《未展芭燕》诗:“冷烛无烟绿蜡乾,芳心犹卷怯春寒。”台湾《中文大辞典》第二十六册第三九页第421条:“【绿蜡】谓芭蕉也。[钱(?)·未展芭蕉诗]冷烛无烟缘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这句话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哩。唐朝时候,西南边远地方有一个小国,派出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把一只天鹅献给唐明皇。缅伯高走到沔(miǎn)阳(今湖北西北部一带)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语文教材(2008年第5版)必修一《师说》一文,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道”的释义为:“【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辞海》对此“师道”的解释与教材同。《辞源》于【师道】下有一义项为“求师从师之道。”所举之例是“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但没有对“求师从师之道”的“道”做进一步解释。笔者认为教材及《辞海》的解...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一生博览群书 ,知识渊博 ,他在读书学习中对工具书十分重视。一、重视编撰工具书毛泽东同志重视编撰工具书 ,具体表现在他提议重编《辞海》与修订《辞源》上。在中国的知识界 ,《辞海》、《辞源》过去一直是影响最大、使用率最高的两部辞书 ,但是毛泽东同志对这两部辞书都不甚满意。1957年 ,他见到《辞海》的主编之一舒新城时说 :“我20年前使用《辞海》到现在 ,在陕北打仗的时候也带着 ,后来在延安敌情紧急的情况下 ,不得不丢下埋藏起来 ,以后就找不到了。现在这部书太老了 ,比较旧 ,希望修改一下。”这次谈话是在北京。此…  相似文献   

7.
何谓大赦?《辞海》谓“通常指国家对所有犯罪者赦免或减轻其刑罚的措施”;《辞源》谓“对已判罪犯免刑或减刑”。二者行文稍别,大旨则一。今按《辞海》之说,犹可说也,而作为古汉语词典的《辞源》则有当别论。窃以为《辞源》之“或减刑”三字实属蛇足。今缕叙数家之说以记之。《唐律疏议》后附元王元亮《释文》:“今之赦也,罪恶之重已下,笞十之轻,率皆原宥,即名为赦。”又云:“赦则罪无轻重,降则减重就轻”。《玉海》卷六七:“大赦者,不以罪大小皆原。”《通鉴》卷二二○唐肃宗乾元元年十月,《考异》曰:“实  相似文献   

8.
省略是汉英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语篇分析中可以细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通过对《红楼梦》及其两个译本对比分析发现,汉英语篇省略的使用倾向不尽相同:汉语语篇多省略名词和连接词;而英语语篇则多省略谓词性成分。这是由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祖冲之儿子叫祖暅.“暅”字究竟读什么?长期来不统一,各读各的. 《辞源》、《辞海》(旧)都没有这个字.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用现代汉语拼音标出"啦"音g亡ng〔更〕.1979年新《辞海》给它注音是xuan〔选〕,又读g色ng〔耽〕;1980年《新华词典》注音是xt,ar;、g亡:1〔亘〕;新《辞源》又把t'I亘"(xoan)作"啦". 据数学史家梁宗区教授考证,"啦"应按隋《博稚》注音读"g色nq'。(群燕)  相似文献   

10.
杞人忧天     
枫叶 《下一代》2011,(6):25-25
【出自】:《列子·天瑞》 【出自】:"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解释】: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故事】: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相似文献   

11.
也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句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歇后语里,有些歇后语上截譬语是个主谓结构,下截解语也是个主谓结构,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等,对这类句子如何进行分析?范晓先生《汉语学习》的《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认为:它们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它们既然不是联合式的复句,也不是偏正式的复句,而是一种主谓式的复句”.举的例子是:  相似文献   

12.
柳树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太高了,所表达的意象也特别丰富:青春、曼妙,别离、思念,欣喜、悠然……形美,意更美,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它的万种风情吧。春意盎然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宋】志南伤心断肠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钗头凤》【宋】陆游  相似文献   

13.
<正>一般认为,"千里送鹅毛"只是一种"礼轻情意重"的比喻,但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确有其事。《南唐书》记载:唐朝贞观年间,西域的回纥国为了对大唐示好,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奇珍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品中,有一只珍禽——白天鹅。一天,缅伯高一行来到沔阳湖边,便打开笼子,让白天鹅在湖边喝水。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扇扇翅膀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却没能抓住白天鹅,只捡到几根羽毛。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将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湖失鹅,倒地哭号啕。上禀唐天子,可饶缅  相似文献   

14.
目前出版的词书,对成语“辅车相依”、“脱颖而出”及“止戈为武”的注释,值得商榷。下以甘肃师大中文系编写的《汉语成语词典》为例。 [辅车相依]《汉语成语词典》:“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同牙床互相依靠。比喻互相依存。《左传·僖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对“辅”与“车”的解释,用的引申义,而没有解出本义。这是沿袭了《辞源》等词书对“辅”的解释。《辞源》的此解源于《说文解字》:“辅,人颊车也,从车甫声。”《说文解字》是以解本  相似文献   

15.
"敬"是礼的根本精神,这是千百年来制礼与行礼者的共同认识。《礼记》开篇即说:"毋不敬",乃至后人在追溯礼学精神时,认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1]关于"敬"与"礼",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举出如《左传.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等有关"敬"与"礼"的关系的三条材料。徐先生在答复日本加藤常贤博士的信中指出:"礼之中,必含有敬之精神状态。然敬字之本身,已有演变。  相似文献   

16.
<正>【真题回放】请以"想起来就心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不得抄袭、套作。【思路点拨】命题作文首先要理解题目内涵,明确题中之"意"、写作指向。"想起来就心疼"是一个省略主语的紧缩条件复句,谁"想起来"就心疼?一般情况下是"我",当然也可以写"我"以外的其他人。题中关键词有二:"想起来"和"心疼"。单说"想起来",可以写想起来某人、某事、某物等;"心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是"舍不得;惋惜"。什么是"舍不得"?《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7.
【源出】宋·唐庚《文录》所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语译】山中的僧人不懂得计算时间,一片树叶掉落,他就知道已进入秋天了。【理释】根据物候现象,而推知季节变化,这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常识。可用以比喻,凭借某些征兆,预测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人们在事物的必然联系中,获得预见性。一叶落知天下秋@斑竹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教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潘老师发现一个问题,书上讲"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时用到了"坚忍不拔"这个词,而办公室的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说,书上错了,应该是"坚韧不拔"。笔者查找了许多资料,发现"坚忍不拔"与"坚韧不拔"这两个词语都存在。"坚忍"在《辞海》与《辞源》中都有收录。"坚韧"《辞海》(1989年版)中并未收录,《辞源》中也未曾见。《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修订第四版)只收录"坚忍不拔"。《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解释"坚韧不拔"时认为:"也作‘坚忍不拔’。"  相似文献   

19.
明天的遐想     
【名师指导】题目之前,其实省略了一个介词——"关于"或"对",这是审题时不可忽视的。"遐想"是题目的关键所在,词典上对它的解释是"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许多人在理解此词时往往重想象而轻思索,这也是要引起注意的。关于"遐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立足于现实,由现实生活引发关于美好明天的遐想。  相似文献   

20.
最近阅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编的《青年文科知识问答》的"语文篇",关于"什么是借代?"有这样的举例:"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从这段还可以看出,借代不同于借喻,借喻是比喻,它的本体和喻体是类似关系,如前者用圆规作比喻,而后者则是用圆规作替代,因为‘杨二嫂'具有‘圆规'的外部特征."这种说法,我觉得很值得商榷.因为它混淆了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