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已成为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家校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为加强家校合作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促进家校合作的应用,促进小学教育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目前学校越来越呈现出开放办学的姿态,所以家校合作是促成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虽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但家校合作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要增强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各部门监督指导,促使家校合作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融合教育,不仅能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越性,同时能够有效规避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有效合作,能够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怀与教育。家校融合教育是很早就被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多年以来,不断被用于实践中,有一定的效果,却并不显著,因为一直以来缺乏一个系统规范的家校融合教育策略,使得家校合作一直流于口号。因此,家庭与学校需要更加努力,探讨出发展家校融合教育的措施并付诸实践,共同营造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学习成长平台。因此,教育一个孩子,需要家校共同携手。本文基于家校融合教育的理念,共同探讨如何发展家校融合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级学校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指导.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可以强化学校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本文分析家校合作模式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明确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对于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作用,提出开展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育惩戒要高度重视家校共育的独特价值,这是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推进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互信的家校关系,充分发挥惩戒育人实效的基本前提。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具体要求,家校共育形成惩戒教育合力的策略与路径具体包括:学校要落实各项法规政策的要求,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改进惩戒效能,开展以学校为主导的教育惩戒宣传;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家校共育实施教育惩戒的水平,提高教育惩戒中家校双向沟通的效率;家长要信任学校和教师能够进行合法合理的教育惩戒,并积极配合管教违规违纪学生。  相似文献   

6.
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家校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衍玲  臧源  王磊  邓薇 《教育探索》2007,(4):102-103
心理素质教育应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要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必须充分认识家校合作的意义,开辟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家校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现代教育走向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如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建立家校互动、合力育人的现代教育制度,需要社会、学校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家长的极力配合。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家校互动模式。已远远达不到现代教育的要求。当前。家校结合的现状如何,怎样能更好地实现家校结合的目标。本刊特采访了部分教师、家长、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以展现家校结合的现状,探讨其中的问题,汇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校沟通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做好家校沟通,必须坚持三个“既要又要”。  相似文献   

9.
探究“以校为本”的农 村初中家校合作模式,要正确认识家校合作必须“以校为本”,建设“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机构,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构建畅通的家校合作渠道,实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家校合作的过渡。通过这种探讨,最终使家校形成一种信念,形成一个有着共同目的的家校教育,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教育的风气。  相似文献   

10.
张阳 《上海教育》2013,(33):35-35
家校合作,是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效益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虹口区一直重视家校配合,通过持续丌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保证家校合作水平的高质量化,从而不断提升敦育的合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家庭与社会在教育话题上的关注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成为当前家校合作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品德培养、学习指导、身心健康、安全教育、媒介素养和父母成长六个方面论述了家校协同,合作教育的具体措施,探索了新的家校协作机制,努力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家校合作教育中去,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探究"以校为本"的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模式,要正确认识家校合作必须"以校为本",建设"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机构,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构建畅通的家校合作渠道,实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家校合作的过渡。通过这种探讨,最终使家校形成一种信念,形成一个有着共同目的的家校教育,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教育的风气。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志刚 《班主任》2005,(4):38-40
一、家校合作中的新矛盾 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基本途径.受社会开放、市场化趋势及教育自身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家校关系更显复杂化,家校合作出现了多种新矛盾:由于家长认识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参与未来竞争的重要条件,所以不断抬高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的教育责任不断淡化,许多家庭将子女的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向学校,仅将自己定位于子女衣食住行的供应者、教育费用的负担者、学校教育的评价者或指责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林哈德和葛笃德》是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著的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著作,书中满含裴氏关于家、校、社相结合的教育理想与教育智慧。家、校、社“三结合”的主要内容,即德为立世之本、智为成才之基、劳为谋生之道。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校、社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是旁观者,三者应相互配合,同向偕行。首先要做到学校引领,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其次要做到资源整合,聚集家、校、社的优势资源;最后要做到政府发力,落实自身的社会教育责任。分析书中对于家、校、社“三结合”的经验,对当前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确定育人共同目标为家、校、社结合的前提;二是建立合作信任的关系为家、校、社结合的关键;三是形成优良的家教家风为家、校、社结合的支撑;四是整合利用各方资源为家、校、社结合的枢纽。  相似文献   

15.
家校教育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家校教育合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自觉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家校共同达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构建和完善家校教育合作的科学、可持续的合作机制来有效促进家校教育合作,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家庭与学校之间存在着信息互通的壁垒,阻碍了家校协作共育。因此,打通家校沟通壁垒,达成信息有效互通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建构的关键。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自身在家校协作中的角色定位,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完善教育生态系统,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环境系统。一方面,学校教育影响并制约着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以它的力度和成效制约学校教育的成果。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机制,让两者紧密结合,携手育人,发挥最大的效力,这是当前提高家校合作成效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基于"人文立校、主动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着力于构建"适合初中生主动发展"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家长成为学校教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作为专门实施教育职能的部门,应成为促使教育场形成的主导力量。要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搭建家校沟通的信息平台,努力构建一个具有共同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场。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教育秩序维护需要家校共同参与,家校合作视野下的教育惩戒既保障了教师权利的实施,又是家长教育子女的必然要求。教育惩戒形成家校合力,能有效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与学校教育制度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手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家校对教育惩戒认知存在偏差、教育惩戒制度本身存在模糊性、家校合作定位失调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要形成惩戒合力、实现家校共育,就要摆正合作定位,完善合作制度;提升师长素质,加强正向引导;促进政策完善,增强可操作性;提高惩戒水平,健全惩戒追踪问责制。  相似文献   

20.
杨鹏 《上海教育》2016,(Z1):10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相结合。"这句话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之一,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进行有效的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随着电脑和宽带的普及,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已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家校互动方式,如家访、家长会和电话短信等,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