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人们通常把用白色物品破坏自然环境、影响生存质量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很少有人会想到文化环境也同样存在"白色污染".前者之"白",在一定层面上特指物体之颜色,后者之"白",则在一定层面上强调内涵之不实.中国民间通常把读错字叫读"白"字,把写错的字叫"白"字,把常常读错字写错字而误人子弟的人称之为"白字先生".  相似文献   

2.
凡是语文教师没有哪个不想在作文教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可作文,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即使我们使出浑身解数,大部分学生仍然畏作文如虎,交上来的作品也多是"不堪入目",叫人只能硬性赏识,没法由衷表扬.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写作文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甚至是"无师自通",而有的人在作文方面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天分上的差异,正视差异,适应差异,"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3.
一、春节扫描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民间传统节日.人们常把过春节叫"过年".春节前一天的晚上叫"除夕",一家人团聚在家中,吃年夜饭,说说笑笑,尽情欢乐.很多人整夜不睡觉等候新年的到来,这种习俗叫"守岁".  相似文献   

4.
杞人忧"贵"     
这几年大概富了一批人,于是有人就盯住了这些"富人"的口袋,办起一些所谓的"贵族学校".对"贵族学校",笔者除了知道其收费叫人目瞪口呆之外,还在于她的"教学质量",据说是聘请全国一流的教师来教学.谁知不久前,有传媒披露:某一所"贵族学校",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天堂",学校内座座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教学楼、图书馆美仑美奂,运动场、游泳池、网球场、体育馆一应俱全,学生宿舍还装有空调、电视、电话.学生甚至不必自己洗衣服,打扫卫生,一切由管理人员代劳……有教师愤愤地说,这哪是"贵族学校",只能叫"暴发户子弟学校".这话着实叫人大吃一惊,禁不住生出杞人忧"贵"的感慨.  相似文献   

5.
"复作",顾名思义就是"一题再作",也叫"二次作文法".它要求学生在初作的基础上进行又一次写作.这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这里把经过另一圆心的圆叫"母圆",把圆心在另一个圆上的圆叫"子圆".下面介绍母子圆的性质和相应的中考题.  相似文献   

7.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心理学家进行一项实验:他带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且摘掉车牌,打开车顶窗.结果,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仅一天就被人偷走,而停在中产街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后来,心理学家用锤子把此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不见了.据此,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表示"shop"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本文考察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并探讨了其演变和替换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也说"杖"     
对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或植杖而耘耔"中的"杖",有人认为"杖"应该为"犁杖".从中国农学史角度看,"犁"的概念从没有用"杖"来表达过,<说文解字>及东晋和西晋以前的各类作品中,"杖"也从来没有"犁"这个义项."或植杖而耘耔"中的"杖"不是"犁杖",而是"手杖".在这首辞中,"杖"也是官位的代表."或植杖而耘耔"应该释为:"有时讲述杖放在一边,(用犁)在田里除草培苗."是陶渊明时自己放弃官位而回乡归隐的高洁情怀的自释.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有这样一句话"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课本注解为"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这个注解可以看出,"高危"的解释即"高而险",对这个解释,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高危"的意思应为"高",也就是说"高危"在这里应是同一个意思:"危"即"高".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当下,"普世价值"之说渐见流行.一些人或宣扬西方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或赞颂民主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或把所谓儒家经典中的"圣心王意"、"天道性理"奉为"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价值",似乎就符合世间一切人的利益,凡是世人都应趋而奉之,不会说"不"了.这就不免使人有些神秘感.更有趣的是,有的人一面把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内容说成是"普世价值",一面又把所谓"淡化意识形态"宣扬为"普世价值",叫人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2.
儿子小名叫果果,今年刚满十岁.别看小家伙年纪不大,人却机灵得很,特别是那张小嘴,伶牙俐齿."妙语连珠",常常让人哭笑不得,成为我们家名副其实的"开心果".  相似文献   

13.
"差生"不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被认定的"差生"是很少的,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如被他提到的一位叫费加的学生"最大的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是对乘法表的迅速遗忘,因此被定位为"差生".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位神奇的主人,它是由1、2、3、4、5、6、7、9八个数字组成的一个八位数--12345679.因为它没有数字"8",所以,我们都管它叫"缺8数".  相似文献   

15.
贺萍 《现代语文》2006,(7):30-31
"外来词",也叫"外来语",在某种意义上可同"借词"相当.在汉语中,一般来说,"外来词"是指在词义上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不同程度地汉语化了的汉语词;严格地说,还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期的条件,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词".  相似文献   

16.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我市近两年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的一种模式.它的基本要义为教师用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进行精心而明确的组织和引领,是一种"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过程与形式".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不多不少",应当"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应该顺其自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思维受阻,一时难以下手,这时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  相似文献   

18.
微博客是微型博客的简称, 是140字以下的博客, 因字少, 常被称之为微博, 国人亲切地将其戏称为"围脖".写微博也叫"织围脖".微博的出现, 它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让每一个人都成了"公民记者", 也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 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钟海盛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51-15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是发现法的倡导者.他所说的"发现法",就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包括学习在内,也要靠主动的发现,也就是所说的"发现学习".他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的,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  相似文献   

20.
张晓芳 《现代语文》2006,(2):123-123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口语表达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演讲.而对这一事物的称谓却含混不清,有人称它为"演讲",有人则称它为"讲演".那么,到底是该用"演讲"还是"讲演"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