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生态哲学十大范畴论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哲学是当代哲学界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哲学新形态。而哲学的特征之一便是以概念范畴体系的有效统摄和合理建构,理论理念地揭示和实践理念地设计自身与对象世界及其关系的。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看,生态哲学的诸如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和重要范畴有必要认真审视并亟待给予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2.
马保华 《天中学刊》2007,22(2):33-35
对生态公正的实质进行了剖析,概括总结了我国生态公正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加强“公正”理论研究与教育、建立共同承担与区别承担责任原则、建立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树立政府的生态责任理念等措施来实现我国的生态公正.  相似文献   

3.
教育生态作为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生态的基础。恰当地构建校园生态和生态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办好学校、发展学校的必要条件。构建生态管理系统是构建校园生态的基础;构建生态教师系统是建设校园生态的关键;构建生态学生系统是校园生态的核心;构建生态环境系统是彰显校园生态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5.
设计应该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为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适性整合,创造出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同时它更应该是一个绿色的设计、可持续的设计、生态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生态危机为当代人类共同面临之迫切问题,为因应此危机,20世纪末的教育学界出现“生态”转向并发展出“生态教育学”论述。“生态教育学”的理论阵营可分为“哲学生态教育学”与“批判生态教育学”,前者源自于19世纪的哲学与自然文学,以“生态爱”与“生态智慧”为核心概念,后者形成于20世纪晚期,以“批判教育学”为重要理论资源,特别关注生态正义与环境议题的政治、社会、经济面向的深层关系。“生态正义”概念可以说是“批判生态教育学”的核心与目标。本文爬梳“生态教育学”的理论脉络,以此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生态课程论     
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是分立的封闭的系统,学科之间很少发生直接联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科之间彼此互为主体、互为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任何学科都不能脱离赖以生存的环境游离这个系统而单独存在,都必须寻求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平衡与互补。面对新的课程发展趋势,必须尽快建立生态课程理念,依据课程生态原理和生态法则,构建生态课程体系。实施生态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生态正义对人类社会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期望未来教育要以“生态正义”为目标调整实践。教育在实现生态正义的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其不仅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首要途径,还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关键手段,更是统整生态正义价值观的基本方式。教育在促进生态正义中发挥着传播生态知识、唤醒生态自觉、养成生态人格、培育生态文化的功能。当然,教育促进生态正义基础性地位的实现与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通过教育帮助个体习得实现生态正义必需的信息和技能、助推个体形成实现生态正义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引导个体产生实现生态正义的行动方式等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安全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能超长期地保持稳态延续的态势,是各民族文化生物性适应积累的总汇.生态人类学关切的生态安全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生态改性.任何形式的生态改性,都应当定义为生态不安全.生态人类学认为,导致生态灾变的原因主要是人类错误地使用了不适应所处生态环境的资源利用办法和管理办法,从而导致了人类活动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不相兼容.生态人类学强调从人类文化的属性出发,以资源利用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去缓解人为生态灾变,乃至根除人为生态灾变.  相似文献   

11.
生态课程论     
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是分立的封闭的系统,学科之间很少发生直接联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科之间彼此互为主体、互为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任何学科都不能脱离赖以生存的环境游离这个系统而单独存在,都必须寻求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平衡与互补.面对新的课程发展趋势,必须尽快建立生态课程理念,依据课程生态原理和生态法则,构建生态课程体系,实施生态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当今人类文明正在向生态文明迈进,建设生态文明包含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应主要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科技为主的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破除传统文明形态的发展弊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的现实难题引发了教师精神困境的理论探索。教师“精神生态”论主张援引生态学的理念,通过呼唤教师精神世界的复归,克服物质生活异化与精神价值消解所引发的精神困境,重建教师精神生态平衡。教师“精神生态”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蕴含着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要克服和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唤起民众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情感,强化全民的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政治报告,昭显了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认识和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独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旨在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它可以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并与之共同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和文明体系。生态道德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 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以带动和加快全体公民思想观念的生态化转化,促进生态文明道德的培育和形 成,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辽宁生态文学异军突起,创作了大量的生态文学作品。辽宁生态文学特点主要是具有高度的生态责任,生态的文明批判,醒世的生态预警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姜乘鹤 《考试周刊》2009,(42):31-32
生态批评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和视角。可以说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因为它试图从文化领域来探索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当今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时代.以生态文学批评独特和全新的视角来解读福斯特在小说《印度之行》和《霍华德庄园》中所体现出的生态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2 0世纪 90年代至今 ,伴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以及现代人精神危机的日益加剧 ,生态批评受到了文艺界的日益关注和重视。资料表明 ,我国的生态批评已开始了理论上的争鸣 ,在引进和评介西方的生态批评理论、挖掘和解读当代文学生态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 1世纪将是生态学的世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要克服和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唤起民众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情感,强化全民的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