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武侠小说中的文化词语的翻译方法一直是译界的一个难点。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首部英译本也成为了翻译学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射雕英雄传》中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为语料,收集了这四章的汉语文化词语,并按郝玉青的译本对文化词语翻译的策略进行分类统计,探讨《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中有关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和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诗词王国。从古到今,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以诗来写战争之悲苦、爱国之豪情、情感之幽怨、美食之高雅。诗词与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示了金庸浑厚博学的文化修养,更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在武侠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笔下新式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金庸以恢宏的气度和丰富的想象力书写出这部浪漫多情而荡气回肠的武林之章,堪称新式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从《射雕英雄传》的内容广度、表现力、思想深度等方面对其经典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的作品影响深广,读者众多,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其代表作《射雕英雄传》更是将武侠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颠峰,阐释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奠定了金庸在“武林”中的盟主地位。  相似文献   

5.
金庸先生的经典作品《射雕英雄传》堪称武侠小说的典范,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被多次拍摄成影视作品,其文本也被深入进行分析,但是涉及女性主义这个研究视角的较少,本文主要从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分析了《射雕英雄传》中闪烁的女性主义光辉,为把握《射雕英雄传》的精髓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2018年2月,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发行的《射雕英雄传》第一卷《英雄诞生》(Hero Born)在全球发售,这是金庸的英译版作品首次由欧美国家的出版社发行。作品发表之后,深受海外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射雕英雄传》作为一部中国优秀的古典武侠小说,能够在海外深受欢迎,与译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本文拟从语用翻译的角度,分析和探究这部作品能够在海外走红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文学走出海外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梁羽生,中国"新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他在1954年创作的《龙虎斗京华》是中国"新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其后,随着他的《七剑下天山》《草莽龙蛇传》和金庸《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相继问世,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始逐渐形成一个以梁羽生、金庸为代表的虚构历史武侠故事为内容的"新武侠小说流派"。该流派以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梁羽生对此曾有评价:"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该流派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  相似文献   

8.
文化负载词是体现一种文化所包含独特信息的词语,是翻译中的难点,而武侠小说由于多重文化负载的缘故,导致翻译工作更难展开。该文从归化与异化理论视角,采用量化分析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译者郝玉青在翻译过程中更多采用了归化的策略,这是因为中国武侠文化传播得并不广泛,异化策略尚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9.
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身怀绝技、见义勇为或叛逆造反的行为。当代武侠小说创作最成功的当为金庸,有“华人世界有井水处皆知金庸”之说,金庸也不愧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用精深的历史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对武侠精神的独到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深刻领会,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把握,加上精彩的叙事与描写,造就了异彩纷呈的武侠世界。如他在家喻户晓的《射雕英雄传》中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有机结合,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武侠形象。  相似文献   

10.
《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在英语国家的翻译和出版发行,掀起了英语世界国家普通读者对中国武侠小说的热潮。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种具有传统的民族文化象征的文学作品英译的研究与讨论。本文剖析了这本小说的英译本在西方国家成功出版发行的原因,总结归纳了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以作为我国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自从初中的时候看过一部《射雕英雄传》之后,从此便迷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从《射雕英雄传》看到《倚天屠龙记》,最后竟然在一学期内把金庸写的小说全部看完了。看了那么多武侠,突然发现武林中也有着很多“潜规则”,这些可不是简单的诸如禁止不敬尊长、禁止欺辱妇女之类的可以明着讲的道德问题。虽然从来没有哪个师父会教给徒弟这些,但这几条“潜规则”却真实地发挥着作用。不遵守的吃苦头还算是轻,弄不好丢了性命都不知道是怎么丢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少年时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觉得《白马啸西风》是最不好看的一部。这部作品中没有《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那样的大英雄,也没有《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东方不败那样的大反派;情节更说不上动人心弦,缺乏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金庸武侠小说的颠峰之作,《笑傲江湖》自问世后便深受读者喜爱。作为武侠小说其在华语世界长盛不衰一定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对这部武侠小说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打打杀杀显然太肤浅了,本文希望通过解读小说的主题及其人物形象,让我们重新感受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化符码的“侠女形象”在华语文化的后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无疑是一个相当显著而又常被忽视的现象。透过关籍华裔女学者和女作家Maxine Hong Kingston的《白虎》(White Tigers),探讨当代华语语境中这一跨文类的女性形象,可以捕捉当代华语文化的族群身份建构中的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证因作于1941年的武侠小说《鹰爪王》,以宏大篇幅叙述单线故事,以“恩仇结”与“群英会”为纵、横结构线索,将情节叙事和文化叙事交织起来,形成了繁复与简约的良好结合,开拓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境界,对古龙、张艺谋等都有影响。这种风格,与麦尔维尔的《白鲸》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可以为当下小说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段素峰 《文教资料》2010,(23):20-21
本文以《射雕英雄传》中的一段故事为引,分析了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典故的巧妙融会,并以此为例,指出当前文学创作、文学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播的缺失,以引起人们的反思和注意。  相似文献   

17.
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的作品影响深广,读者众多,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其代表作《射雕英雄传》更是将武侠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颠峰,阐释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奠定了金庸在武林中的盟主地位。  相似文献   

18.
略论武侠小说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侠的兴起及其与小说的结缘为切入点,探讨其文化特征特别是武侠小说中的“武”与“义”,才能对武侠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化存在作出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射雕英雄传》被“萌”了;《眼镜蛇》原创OVA四月播出;《森林大帝》今夏复活.  相似文献   

20.
金庸的小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好看的小说,异彩纷呈,美矣美仑。读他的小说,会使人想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代的小说,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到先秦的《诗经》,等等。这里不打算作全面的论述,只试图探求一下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和唐代几篇著名的剑侠传奇之间的承继关系。唐代著名的剑侠传奇主要有《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等。对这几篇作品,金庸曾多次提到过,如卢玉莹的《访问金庸》纪实里就有这样的对话:(卢)问:中国何时开始有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