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油储藏系开设的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课程为例,提出了革新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机制、构建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传统课程设置的弊端入手,对师范专科院校教育专业课设置现代化提出初步设想,即变"先理论后实践"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程序为"先实践后理论";按照当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新教育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适当吸收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合理成分,旨在解决师范专科院校长期以来教育专业课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际问题,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师范生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中小学的必修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要求,把劳动技术课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并排上了课表。新课程实施后,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课程,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许多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重视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等新型课程的开设和研究,却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往往用研究性学习代替了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被冷落或停开。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相关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进步着。为了更好地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我们成立了“济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南”项目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分别完成相关研究的述评。本文对课程的名称、内涵、性质和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述评,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宜统称为心理课,心理课有广义、狭义之分,其性质为体验性、发展性、综合性,其特征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学过程的辅导性和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低年级本科生中尝试开设了《表面技术概论》的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开设该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并对以后学习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探索在本科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课导论讲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并没有将机器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开设,如此难以充分发挥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本文就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国中小学阶段相继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期望通过对该领域教育的大力投入来培养高水平人才.为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课程实施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文章总结了国际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相关政策特点,同时结合各国的课程案例,在创造力培养、编程思维以及学科融入等方面得出启示,为我国中小学更好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并没有将机器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开设,如此难以充分发挥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本文就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日本中小学开展的综合学习时间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与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相同,课程性质也相同.通过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关于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改革的分析,以及笔者留学期间参加日本中小学综合学习时间活动的体验,希望给正在探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我国中小学教师以启迪,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开设.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为此,教育部把“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作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策略及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校开设烹饪教育专业(专科)始于1993年,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开设“烹饪与营养教育”(04043W)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沿用普通高师院校的以学术性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即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并相应增加了一些实践训练环节和教育课程.虽然较系统严密,但以职业技术性和师范性为核心的烹饪职技高师教育课程结构还没有形成,并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补充,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应仅仅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而应在诸多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得到科学合理的渗透.机械专业课作为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蕴含着许多创业教育的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渗透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把人格健全发展作为课程建设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受到充分的重视。要保证在中小学有效、持久、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外,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以及对该课程实践效果的系统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为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它对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我省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开设礼仪课,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同时,为了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教科所指导一些学校开设了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把礼仪教育纳入了三级课程体系。这些做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促进了全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整合目前较为分散的礼仪教育资源,力求把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笔者认为,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应注意以下问题:1.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应当坚持科研为…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和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政策是制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政策基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政策出现了重大摇摆,引起了教学实践的混乱。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进行理性分析。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和设置问题主要是指在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作为独立的学科课程,纳入必修课,还是作为非独立的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时分散到其他学科中,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从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国家决策问题。我国教育界对在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是信息技术的载体,也是各种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因此大批中小学正在或者筹划开设机器人课程,普及机器人教育。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机器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才能担负起一个高素质的小学老师的责任。因此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开设机器人课程非常迫切。分析我国小学教育中机器人课程的开设现状,阐述小学教育中应该如何开设机器人课程,如何讲授机器人课程;根据小学教育课程的要求,提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机器人课程的思路和方案,并结合温州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改实践,给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机器人课程的实施经验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中小学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题组对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现阶段在中小学开设演课程的思路,探索了开设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可能性、教学对象、教师、教学方法、评价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现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四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从《纲要》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要进地方课程或者是由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区来说,心理课的开设情况并不乐观,真正开课的学校屈指可数。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2015年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各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列入课表,每两周一课时。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些国家在中小学设计和实施的一类基本课程,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但其实质和目标都是一致的,回归生活,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美、俄、法等国开设这种类型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已走向常态化实施。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由于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正常开设,为此,有必要审视国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开设的措施,以利于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推进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开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