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闻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伴随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而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创立者,列宁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新闻事业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系统深入地分析和回答了有关新闻工作的种种问题,其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喉舌”论、党性论、群众论、导向论和艺术论。  相似文献   

2.
新闻专业合格的毕业生,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否则我们的新闻学教育肯定是失败的。在反思当前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应在新闻学“大课堂”意识的指导下,从实践、理论以及思想三方面打造新闻学课堂的“三维空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0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应该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本篇论文结合了实际调研,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三化",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学是应用学科,但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教学却普遍存在实践性不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缺少实践平台和实践师资是其根本原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必由之路。浙江万里学院新闻学专业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3年在校学习为主,后1年在媒体实习为主,实现了校媒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5.
新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新闻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型人才,尤其是新闻学的应用理论教学,更是承担着将新闻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任务。本文以"新闻评论学"课堂教学为例,探索"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教学当中的运用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目的,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新闻主题内容的不同组织"群体交互式"或者"小组交互式"学习模式,将新闻理论充分拓展和深入,用以指导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新闻学原理”课程理论概念多,抽象思维强,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做到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概括出理论,并用理论去解释新闻现象。二是理论与历史相结合,通过史实的介绍,帮助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三是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创造意识。四是精讲与自学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党报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个鲜活课题。党报新闻学具有现实与理论双重价值。党报新闻学研究是对我国80年党报发展实绩的理论回应和对新世纪党报新思路、新举措、新局面的科学前瞻。党报新闻学有理由以其独特的丰富内容为全球新闻传媒研究提供一个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产品。  相似文献   

8.
穆青是我国新闻界享有崇高盛誉的著名记者,自1942年正式从事新闻工作起的大半个世纪里,在不同的时代都为广大的受众奉献出经典的新闻作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将新闻实践升华为新闻理论,其新闻采写理论在新闻界独树一帜。对我国新闻学相关理论系统而又深刻的论述;散文笔法写新闻的倡导;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的提出是穆青新闻采写理论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促使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刻变革,作为地方高等学校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树立大新闻、大传播、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新闻学专业模块化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以阶梯式实践教学的创新实施为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实践,贵在创新。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这是实现“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是党在新世纪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成果,反映了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法制新闻学一门建立在密切关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将新闻学和法学融合渗透的边缘性应用学科。热点概要: 二十一世纪,“以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信息将主宰社会,中国的新闻事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开端,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并获得快速发展。时代和社会呼唤经过系统专业培养的既懂新闻又懂法律的复合型法制新闻人才,他们正为我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司法部门所急需。  相似文献   

13.
郑闻 《现代教育》2005,(8):28-30
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以新闻实践活动为经线,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纬线,建构该学科的框架,从心理学视角来探索新闻认识主体的心理特点:因而掌握有关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把握心理学与新闻学的结合点是学习该学科的难点;而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去阐释新闻主体的心理活动,则是学习这门学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张抛开现有新闻学概念,从新闻实践活动入手,抽象出了体现新闻实践活动共相和本质的“三元素”——“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体形态”。文章通过对“三元素”的提出背景、内涵、对于当前新闻工作指导意义的分析.论证新闻理论创新应提“三元素”的必要性.也为新闻理论创新研究梳理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5.
已经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中国新闻学,在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之时,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尤其是要根据新的媒介环境和受众需求加以发展变化。新闻理论的整体性突破和创新首先要从理论的纵深度上尽量向前推进一步;其次要尽量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学科交叉开拓理论视野;第三要根据新的媒介发展实际,提出新的概念和开创新的理论体系。尤其要呼唤多元化中国新闻学派的建设,从而彻底打破多年来新闻学的单一框架和体系,实现我国新闻学的真正繁荣,并以完全本土化的面貌以及完全个性化的姿态走向世界新闻学行列。  相似文献   

16.
信息参考     
2001年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综述 刘鹏在《新闻记者》(2002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新世纪第一年,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繁荣发展、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的一年,也是新闻传播学术论著出版的丰收年。 一、新闻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2001年发表的新闻理论研究单篇论文虽然不多,但新闻理论著作精品不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分别推出了——《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和《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世纪版)》,它们虽然以讲述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但与过去的新闻理论教科书相比,这两种新版新闻理论教材在传统新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传播学最新学术成果,重新审视新闻传播现象,对新闻传播及各个分支领域的基本规律、学科特点、操作原则等进行了比较科学、系统的总结,构建了相对系统、完整、清晰的新闻传播理论框架。另外,复旦大学出版社还推出了由全国多位著名学者撰写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丛书,从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新闻史学等多个方面,对20世纪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集中展示了20世纪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新闻学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新闻学虽然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由于它和大众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较为明显和突出的实用效果,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专业主要在新闻理论研究、改革研究、新闻实践、新闻管理以及传播学等领域中应用。其具体内容为传播学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众传播领域的经典模式与代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教学体系应该与时俱进,既反映学科的前沿性,又展现其深度和广度,实践学科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科探索、注重行业反馈。在这样的产研背景下,文章针对艺术类高校中插图专业的“绘本立体书”课程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推广研究。首先,运用市场调研、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理论建构;其次,在“慕课”背景下,通过探索专业教育大、小课堂的混合使用,创作实践课和多媒介推广的结合,开放式探研的可操作性,以及公众推广对精英教育的促进,实现该领域教学改革实践的突破。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重视理论研究和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跨学科、跨审美领域的可能性,才能推动“绘本立体书”课程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加速,对新闻传播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基础必修课的《新闻学概论》,需要以能力建构为核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挖掘和展现新闻的综合业务能力。在分析《新闻学概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看新闻、评新闻、改新闻和演新闻"四位一体"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学科教学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表明,它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的。但是,分析学科教学论的发展现状,发现学科教学论因为过度重视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而忽视与学科教学实践的联系,造成学科特色不突出;由于没有把握住时代的特色,而在理论上不能及时吸纳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实践上落后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在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教学中,也出现片面追求理论化或技能化的趋势,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科教学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