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探究缘由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物理教学的传统做法.课程改革倡导: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的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将来发展为本.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学会开发整合教材资源,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物理学是实验科学,人教版教材中编排了  相似文献   

2.
赵凤池 《中学理科》2006,(12):36-36
新教材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载体和课程资源,对教育部颁发的《物理课程标准》做了较为准确的解读,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新教材以人为本,特别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不仅体现出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而且注重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就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师角色韵转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了使学生觅得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就在生活中。我们讲课时列举的跟“厨房”有联系的物理知识就有如下各例:  相似文献   

4.
新的物理课程改革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和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新教材以人为本,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贯穿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茹桂艳 《学周刊C版》2014,(6):138-138
物理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宗旨,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它倡导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式学习,强调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增长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不同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这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物理教师应以现代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站在放眼未来的角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物理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从而为人类造福。依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熟悉、亲切、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原则.学生要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就必须深刻理解相应的物理知识、规律、原理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新课程标准,我地区于2005~2006学年度,从八年级起开始使用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和“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初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存在几个细节问题,现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得永 《考试周刊》2012,(55):143-144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中可看出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方面来讲,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为增强教学有效性,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新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生活题,拉近生活和物理的距离、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真切感、体会物理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在近几年中考命题中,许多地方都开始注重以家庭生活中常用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制定的 .它规定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提出了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 .1 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1 注重学生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标准》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 ,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内容标准”所规定的是全体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1.2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戴达明 《物理教师》2004,25(11):3-4,8
第八次课改实施后,我市初中物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新教材.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指明了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注重学生发展,超越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对高中物理课程的价值功能做了清晰的定位:“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制定的 .它规定了课程目标的内容标准 ,提出了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 .一、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注重学生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标准》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 ,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内容标准”所规定的是全体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2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标…  相似文献   

17.
熊文元 《教师》2008,(4):84-85
新课题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注重学生的发展。要求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学科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可见,新课程对物理教学更大地提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秋季,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而拉开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改革的帷幕. 为更好的推进中学物理课程的改革,物理课程改革确立了六大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志杰 《考试周刊》2014,(65):137-137
<正>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二是"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侧重于应用和实践。我们在这里重点阐述的是:课堂教学中怎样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所谓"从生活走向物理"是要求物理教学建立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践基础上,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