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柳咏梅老师的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是很规范、很讲究阅读教学技巧的教学创意.这份设计值得我们品味与评析的技法在于“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竹“教什么最好”.教材处理即教学中课文处理;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艺术圈的明星们大多形象美好,却不知字写得怎么样?还别说,真有不少明星写得一笔好字,称得上“明星中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3.
【能力定位】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写议论文要做到“发表自己的看法 ,用一定的根据做一些简要分析”。这里所指的“看法” ,也就是议论文的“观点”。观点是从某一角度或立场出发对事物的看法。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 ,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观点形式上应该是明确的判断 ,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观点要言之有理。提炼观点就是将所议论的事情或现象或材料用心琢磨 ,使其精练 ,提取出自己的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提炼论点是写议论文的最根本的一项能力。初中学生在评价事理、观察现象、分析材料中提炼观点的…  相似文献   

4.
写短文章,是现代化社会高效率的需要."短,是一种艺术.因为它需要精炼、精炼再精炼,需要提炼、提炼再提炼."(作家孟伟哉语)这样,能以一当十,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正如俗话所说:花椒还是小粒的辣.感到奇怪的是,在我们面临信息时代的今天,还在一个劲儿提倡"备长教案",有的教案选刊或教学参考书,尽是洋洋数千言,一翻好几页,短小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观察笔记”,此举值得赞许。但是,怎样通过“观察笔记”的写作有效地培养写作能力呢?下面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思想重视、持之以恒。文章是社会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不熟悉社会生活,不懂得人生世相,是很难把文章写好的。屠格涅夫就说过:“我们现在所有的相当不坏的东西,是生活赐给我们的,而完全不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又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屠格涅夫全集·序言》)依我看,现在不少教师指导、鼓励学生写“观察笔记”,正是根据许多文学家这些思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论写什么文章,在下笔之前,总要先考虑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古人称之为“立意”。古人云:“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立意的统率作用,不仅体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为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的“有无”和“高下”,是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作文招招鲜     
本期第一招: 出门就素材我们经常听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怎么做饭呢?没有素材,又怎么写文章呢? 何谓素材?《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结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相似文献   

8.
所谓一事一议类文章,就是针对某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议论的议论文。正因为它是具有“即事说明、有感而发”的特点,因此它是写议论文的起步,也是中考议论文的主要形式。写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求先叙事后说理,叙事成为说理的由头,为说理服务,说理要服从所叙之事,做到以理服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三点:一、据事提炼观点谈看法、说明见解的文章,具有由“叙”生“议”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动笔写作之前就要从事例或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要用一句话表达出来,这就是下一步文章的中心论点。根据事例提炼观点,要透过事物表象…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作文指导经验 ,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读时不忘“写” ,写时想到“读”。一、读时不忘“写”简单地说 ,就是阅读时能够提笔写一写。我们见到不少这样的学生 ,他们虽也经常看一些课外书籍 ,但每次作文仍不知所措。这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只读不“写”有关系。没有“写” ,就缺乏积累 ;没有积累 ,也就苦于下笔了。因此 ,阅读时必须有所“写”。只有“写”了 ,才会对所读留有深刻的印象。那么 ,写什么呢 ?一般可分以下两方面 :1.原文摘录当然不是一味地抄写 ,而是有所选择的。摘录文章中…  相似文献   

10.
不只是单元作文训练会要求我们写“吸取了一个教训”,就是平时写普通的作文,老师也常常要求我们在结尾的时候提一提“教训”或“学到了一个什么道理”.虽然就真实生动而言,我们不赞同这种在结尾处刻意拔高的做法,但在生活中,各种“教训”还真是不少,我们必须得认真“吸取”、牢牢记住,避免下次再发生同样的事情.这对写作、对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崔峦先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而所谓的“向读学写”,就是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一、真实情境下向读学写实践的必要性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阅读本位偏重”或“习作本位偏重”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阅读和写作应当作为单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多写侧议     
要写好作文 ,必须多多练习。但是 ,能够自觉地经常练练笔的同学并不多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识上有误区。这误区主要有两个 ,下面分别说一说。一是片面理解“作文就是说话”。的确“作文就是说话”。马克思早就说过的 ,“你怎么说就怎么写 ,怎么写就怎么说 ,在小学时老师就这样教导我们。”在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提倡白话文也讲过不少类似的话。如钱玄同说 :“我们的话怎样说 ,我们的文章就该怎样做。”胡适说 :写文章要“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 ,就怎么写。”鲁迅也强调写文章要“用活着的白话 ,将自…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0,(17):27-28
【举例导引】 不少同学在写作时,喜欢写上一段景物。有的写大地山川,有的写日月星空,有的写风云雨雪,有的写花草树木。但是他们写出来的景物往往千篇一律。例如,写天空,就是“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写山峰,就是“山峦起伏,连绵不断”;写公园,就是“鸟语花香,轻舟荡漾”;写大雨,就是“大雨倾盆,电闪雷鸣”。这样写,怎么会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呢?  相似文献   

14.
一、何谓写意花鸟画? 写者,骨法用笔也。意者,意题、意趣也。写意花鸟画就是以高度提炼概括并富于感情、韵律的笔墨来状写花、鸟等自然物之形态神韵,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意趣。这里的关键是: 1、深刻理解“写”的根本含义。“写”,就其本质而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教师专业成长,于是,反思一词便经常出现在教育行政领导的口中。但是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反思的契机在哪里?还是有不少人不明白。于是,经常有很多人经过反思后却仍一无所获。有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写课后记、写工作总结,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但是,我们却发现在这些总结中,敷衍了事的多,说成功的多,说失败的少,真正经过“反思”提炼的更少。比较而言,技术上的反思容易做到,而心灵上的反思却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对自己心灵的反思,怕给人造成不良的印象,怕别人笑话。而一旦有这样的想法,恰恰是无法使自己能有…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教师专业成长,于是,反思一词便经常出现在教育行政领导的口中。但是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反思的契机在哪里?还是有不少人不明白。于是,经常有很多人经过反思后却仍一无所获。有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写课后记、写工作总结,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但是,我们却发现在这些总结中,敷衍了事的多,说成功的多,说失败的少,真正经过“反思”提炼的更少。比较而言,技术上的反思容易做到,而心灵上的反思却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对自己心灵的反思,怕给人造成不良的印象,怕别人笑话。而一旦有这样的想法,恰恰是无法使自己能有…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中的读与写是“与生俱来”的依存关系,但我们却很少从理性的角度来研究“读写结合”的设计手法与设计角度。其实,注重读写结合也是教材编写的一种理念。当我们潜心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时,我们便会发现,那真是一座富矿啊,好的方法好的角度竟是那样的美不胜收。1.仿写学用:《星星变奏曲》———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芦花荡》———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  相似文献   

18.
开拓思路     
青年朋友练习写作,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写什么和怎样写。“写什么”是选择题材的问题,“怎样写”是构思立意的问题。青年朋友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知、所感的人、事、物、景,是纷繁丰富的。只要平日细心观察,勤于积累,下笔时善于选取,“写什么”一般说来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而“怎样写”则比较复杂,要解决得好,却不是很容易。常常听到一些青年朋友说:“我们生活是丰富的,头脑里也有不少素材,可提起笔来却不知从何写起”。也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  相似文献   

19.
写作诱因:学校举行了一次“小公民道德建设”征文比赛。当我看到这个主题时,感到非常茫然,脑海一片空白。写什么好呢?我感到无从下手。我想:写“小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让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把我们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小公民。这样的“大道理”可怎么写呀?不过,围绕着“如何做人”这个主题,想来想去,倒是有不少生活细节涌现在脑海中……材料闪现:平日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不都是一点一  相似文献   

20.
不少同学认为:“课堂里的事,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写不出习作来。”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我最近看到一篇习作《不起眼的小事》,写的就是课堂上老师提问“我”背古诗,“我”不会背的事,我觉得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从这篇习作,使我想到,写小事也要用点脑子,下点功夫,要做到:一、设法把事“放大”。课堂小事,经历的时间短,事情经过简单,如果平铺直叙地写下来,可能够不上一篇习作。这就要把小事与“六要素”联系起来,把小事“放大”,把事情的原因(早读课时没有认真准备功课的情节和心理等),较详细地写了出来:我读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早读课,同学们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