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经历。以身份认同为视角,作者从自我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方面表现了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身份迷失、身份追寻与身份重获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揭示该小说身份认同的主题,以此为日益增多的跨文化背景下生存的当代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奥斯特小说《月宫》中,主人公弗格的自我与身份先后经历两次崩溃与重构。运用符号互动论观点分析弗格的这些经历,可以发现,在其自我和身份的瓦解与重构过程中,社会和他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其自我内部也存在"镜中自我""印象管理"等复杂的运行机制。小说《月宫》以讲故事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人的自我与身份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以女性形象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描写华裔女主人公在美国的成长过程,展现了华裔女性在面临白人统治的美国社会的多重压迫、身份被边缘化时为摆脱"他者"身份所表现出的决心和努力。本文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作品中华裔女性的失语、双重"他者"身份以及重构自我身份的艰难过程,旨在通过身份重构这一过程来构建华裔女性勇士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4.
小说《动物凶猛》以“文革”为时代背景,以北京部队大院的少年为主,展示对不同人物角色的身份书写。作者通过对“他者”的鉴别,建构起“自我”身份意识,并在渴望社会认同与满足自我现实需求的比较中,探索真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王十月是新一代打工文学的重要作家,其打工题材的小说和散文创作,体现了作为一个由农村打工仔成长为城市作家的特殊生活经历和现实境遇,表达了一种身处异乡的漂泊感和对漂泊的反抗意识。他通过文学创作改写着自己和打工群体"乡下人"、"打工仔"的身份,谋求更高的身份认同,这对作家的艺术创作提升和现实身份重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儿童的自我在教育中常常遭到遮蔽与迷失。教育要促进生命的成长,必须找回并唤醒儿童丢失的自我。教育不仅要转变儿童与教师、与同伴的关系从而解放儿童,促进儿童自我的重构,同时还要改变儿童与教育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使儿童能在开放性教育场域中表现和创造自我。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是分析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情境与制度期望。借鉴鲍曼的朝圣者、观光者、流浪者等概念,可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重构分为四个类型,这一划分为我们理解结构-个人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者致力于对《隐身人》的一系列研究,探讨贯穿全书的"身份探寻"这一永恒的主题,并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叙事手法来阐明这一主体。本文剖析的是主人公在身份探寻的过程中逃离现实和逃离自我的这种自我欺骗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岗位设置管理对于深化高职院校人事体制改革具有深刻意义,高职院校基层管理人员在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后出现了深度的身份认同危机和专业化发展焦虑。岗位设置管理后,管理人员自我身份认同和他我身份认同发生嬗变,在晋升空间、考核管理、工作条件、激励措施和自我期望等方面遭遇多重困境。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必须在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期望三个维度进行自我身份重构,在政府政策和高职院校内部两个层面的他我身份重构。  相似文献   

10.
沙跃先 《考试周刊》2011,(90):227-228
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如何与新课改一同成长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反思。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及教学反思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的小说《唐老亚》讲述了美国华裔青少年唐老亚在春节期间对华裔美国人史实的探究和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构。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运用弗朗茨·法农和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后殖民理论对《唐老亚》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展现唐老亚从"他者"到"自我"的觉醒和其重构自己文化身份的历程。当代华裔美国人必须颠覆白人霸权话语和强加给华人的刻板形象,并依托文化之间平等的交流与融合来建构和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2.
《女勇士》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叙述者游移在现实与幻想、中国与美国、过去与现代之间,描写了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两个世界之中的困惑、无奈与挣扎,本文将探寻华裔女性在美国建构自己身份,寻找自我的艰辛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3.
《黑暗的心》中主人公马洛的非洲之行是其自我精神探索的过程,作者用原型批评理论解读马咯的思想成长历程。重构小说的成长胡型。通过对《黑暗的心》情节结构的分析,探讨了以马洛的成长为线索的深层结构,从而有助于读这篇小说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的互动交际中,人们出于各种心理需要乐此不疲地塑造着自我身份,这种"虚拟自我"身份与"现实自我"身份具有相似又不尽相同的结构特征,文章通过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对这两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看似有分离,实质上却是一个杂糅在一起的"连续体"。因此,我们不应将网上、网下的身份绝对割裂开来,也无需刻意区分,而应引导人们的网络自我身份塑造向更加真实、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成长小说( Bildungsroman)是德语文学中一种特殊类型,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至今是混乱的. 本文在梳理这一概念多样内涵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本土的思想和现实. 在理论阐释的选择上,借助于符号学中的身份—自我理论和双轴操作理论,这两个理论高度契合成长过程中主体的内心发展和外部实践两个维度,通过强调成长主体自我的形成以及成长本身与时代的联系,进而明晰成长小说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身份命题是影响个体融入所属社会群体、感知世界、产生自我意识并作出决策的关键要素。基于新时代发展诉求,呼吁民族地区乡村定向师范生进行身份重构意义深远。民族地区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重构的动因包含制度预期、政策规约、社会规范以及文化割裂与自我身份的冲突与碰撞。本研究从提高政策吸引力、构建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课程结构安排以及厚植民族文化底蕴四方面对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定向师范生进行自我身份、教育身份、社会身份以及文化身份重构,提出了国家认同的时代新人、扎根乡土的卓越教师、乡村建设的引路人才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使者四重样态,使其成为振兴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坚守者和推进者,促进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庆霞 《考试周刊》2009,(41):24-25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成名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自我身份的迷失、追寻与认同的艰辛成长历程。这一历程揭示了白人文化主导下的黑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增强自我主体意识,正视和认同自我身份,并建构自我身份。  相似文献   

18.
李黔蜀 《教育研究》2012,(3):107-109,15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自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提高教师素质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课程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也给重构新的教师自我身份提供了机遇和可能。促使教师自觉投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构建教师新的自我身份的前提,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教改实践是构建教师新的自我身份的基础,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构建新的教师自我身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女儿露丝是第二代美籍华裔移民,处在中美文化夹缝中的她感受到被两种文化边缘化的痛苦,由此坠入迷茫与困惑深渊。直到认同中国文化后,露丝才走出文化身份缺失的困境,并完成了对自我的重构。作者借此表明华裔移民应该在中美两种文化间找到一种平衡,并利用其独特的文化身份为两种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荣琰 《文教资料》2008,(28):26-28
女孩形象是王安忆小说创作中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系列.王安忆对女孩们的行为及心理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借她们的成长历程和价值评判表达了自己对童年关爱、自我身份与心灵世界的追寻,以独特的方式与角度回避与现实的直接冲突,张扬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