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错了,老师     
暑假数学兴趣小组正常开课了 .一天 ,老师出了一道文字证明题“求证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经过分析讨论 ,老师证明如下 :已知 :如图 1 ,△ABC与△A1 B1 C1 中 ,AB =A1 B1 ,BC =B1 C1 ,AD⊥BC于点D ,A1 D1 ⊥B1 C1 于点D1 ,且AD =A1 D1 .图 1求证 :△ABC≌△A1 B1 C1 .证明   在Rt△ABD与Rt△A1 B1 D1 中 ,AB =A1 B1 ,AD =A1 D1 ,∴Rt△ABD ≌Rt△A1 B1 D1 ,∴∠B =∠B1 ,又∵AB =A1 B1 ,BC =B1 C1 ,∴△ABC≌△A1 B1 C1 .老师证明时画的是锐角三角形 ,而我在分析时画的是钝…  相似文献   

2.
<正>问题缘起期末复习阶段,八年级学生来请教一道问题:在Rt△ABC中,AC⊥BC,AB=10,求△ABC面积及周长的最大值.他弱弱地告诉我:老师,我能猜出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面积及周长最大,但不知道为什么,您能帮我解释吗?笔者稍加思考,给出了他能够理解、接受的解法:  相似文献   

3.
问题缘起 期末复习阶段,八年级学生来请教一道问题: 在Rt△ABC中,AC⊥BC,AB=10,求△ABC面积及周长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通过"转化思想"获得解决,本文通过例题说明如何利用转化思想解决等面积问题.1.同一个三角形可用不同方法表示面积例1如图1,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已知AC=4,BC=3,那么AB边上的高CD=____.  相似文献   

5.
<正>例题呈现:如图1,⊙O半径为16,圆心为直角坐标系原点.Rt△ABC,直角顶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点C在圆上,且满足AC∶AB=2∶3,求△ABC面积的最小值.这是近两年比较流行的一道动态求最值的网红题.本文对此题解法不做探讨,笔者剑走偏锋,想和各位读者探讨下该动态三角形如何准确作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 1、如果7:9=(3-x):2x,则x=___. 2、己知点D、E、F分别在△ABC的边AB、AC和BC上,且DE∥BC,EF∥AB,AD:BD=2:3,BC=20cm,则BF=__. 3、如图,△ABC中,DE∥AC,则AB:BD=__. 4、Rt△ABC 中,CD是斜边上的高, AC/BC=2/3,则AD/DB=__.  相似文献   

7.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各类考试中高频出现,根据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热点题型举几例,以飨读者. 一、折叠问题: 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BC=6cm,AC=8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C’点,那么△ADC’的面积是____. 解析:在Rt△ABC中,∠C =90°,BC=6cm,AC=8cm,利用勾股定理计算AB =10cm,由折叠知,DC=DC’,△BCD与△ABD面积比为6∶10,而这两个三角形面积和为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2×8×6 =24,因此△BCD的面积为9cm2与△ABD面积为15cm2,由折叠可以得到△ADC’为9cm2,所以,△ADC’的面积是15-9 =6cm2  相似文献   

8.
直角三角形中有很多重要的结论,其中有两个要记住并不难,而应用却非易事.这两个重要结论根据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一半”:(1)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2)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不要小看它们说的只是“一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作用大着呢!例1如图△ABC中,∠ACB=90°,CD是高,∠A=30°.求证:BD=14AB.分析:要注意寻找30°角所对的直角边.在Rt△ABC中,∠A=30°,∴BC=12AB.在Rt△BCD中,∠BCD=30°,BD=12BC.∴BD=14AB.例2在△ABC中,AB=AC,AB=2a,∠B=15°,则AB边上的高CD=.分析:依…  相似文献   

9.
例已知Rt△ABC,AB—BC,点P在此三角形内,若PA=5,PB=4,PC=1,求△ABC.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解决图形问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常常感觉不知从何人手.下面,我就一道例题简单剖析一下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例1在Rt△ABC中,∠ABC=  相似文献   

11.
题目:在△ABC中,已知AB=2a,()A=30°,CD是AB边的中线.若将△ABC沿CD对折起来,折叠后2个小△ACD、△BCD重叠部分的面积恰好等于折叠前△ABC的面积的1/4.有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苏科版教材九年级上册《中心对称图形(二)》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1,在Rt△ABC中,∠C=90°,AB、BC、CA的长分别为5、3、4.求△ABC的内切圆半径r.分析连结OA、OB、OC,将△ABC分成三个小三角形△ABO、△BCO和△ACO(如图2).这三个三角形都具有下列特征:即分别以△ABC的三边AB、BC、AC为底,其边上的高都为内切圆的半径r,则可用面积守恒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初中课本《几何》第一册P85例1进行剖析,作出推广,然后介绍它们的应用。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原命题 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证明:如右图,连结BE。∠ADC=∠ABE=Rt∠,∠C=∠E。∴△ADC∽△ABE∴AC/AE=AD/AB,故AB·AC=AE·AD。通过证明,不难看出,问题关键在于使△ADC∽△ABE。∠C和∠E是AB上圆周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约定:若正方形的两个相邻顶点在三角形的同一条边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的另两条边上,则称该正方形为三角形在该边上的内接正方形.显然,等腰Rt△ABC中,∠A=∠B=45°,∠C=90°,AC=BC=a,则S_(△ABC)=a2/2.关于等腰直角三角形内接正方形一般有两种情形:(1)当正方形PMNQ为等腰Rt△ABC斜边AB上的内接正方形时,如图1.  相似文献   

15.
如图,Rt△ABC斜边上的高CD将此三角形分为两个三角形:△CDA、△CDB。我们熟知△ACD∽△CDB∽△ACB 设AC=b,CB=a,AB=c,AC=p,DB=q,CD=h,∠ACD=∠B=β,∠BCD=∠A=α,由勾股定理、面积公式、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Rt△中的射影定理等可知,在上面八个元素中(其中至少一条线段)任意知道二个元素可求出其余六个元素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03页有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Rt△ABC中,∠C=90°,AB,BC,CA的长分别为c,a,b,求△ABC的内切圆半径r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如下两种解答方法:解法1:如图1,设三个切点分别为D,E,F,作过切点的半径OD,OE,OF,则OE⊥4C,OD⊥BC,OF⊥AB.∵∠C=90°,∴四边形ODCE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17.
三角板是学生常用的学习工具,几乎人手一副.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相关内容时,如图1,学生举例三角板内△DEF与原△ABC相似.进而发现:△DEF与△ABC的各边平行,且距离都相等(等于2).问题1若已知Rt△ABC的各边长AB=14,BC=7,AC=731/2,能  相似文献   

18.
动手操作探索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考命题的方向. 一、操作探究 例1 将一副三角板(Rt△ABC和Rt△DEF)如图(1)摆放,点E、A、D、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是AB的中点,将Rt△DEF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30°得图(2),DE交AC于M,DF交BC于N,分别过M、N作AB的垂线,垂足为C、H求证AG=DH.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几何》第二册第艺C刀刀一90。,AC一a,BC一b.式时,△ABC的△Cl〕B?231页例4:如图1,已知乙八BC一当BD与a,b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A aC解丫艺ABC一乙CDB~90a,矍B刀时,△ABC的△CDB.DB1 图即粤 口时,△八BC的△CDB. __bZ ZjLJ~—。 倪~、,,__bZ_,“_____合,白万刀一万叮,乙八万C的凸~乙 有人认为课本例题的解答错了.错在得到Rt△ABC二Rt△CDB时,只考虑了AB与C刀对应的情况,而没有考虑到AB与BD对应.显然当塑BC塑召D时,也有△ABC叻△BDc.即二一色圣鱼三亘时,也有△,Bc。△Boc. 笔者认为课本例题的解答没有错误.这…  相似文献   

20.
1.性质 如图1,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边长为d的正方形EFGH的四个顶点分别在△ABC的三边上,若AB=c,CD=h,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