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人教版四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中对两栖纲及鸟纲的呼吸问题分别是这样论述的 :“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 ;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上 ,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 ,一般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 ,能够分泌粘液 ,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完全用肺呼吸 ,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我认为“辅助”一词用在鸟纲的呼吸方面不妥 ,容易产生异议。由教材中我们分析到 :鸟类独特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气囊位于鸟的内脏器官之间 ,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中。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 ,其功能是贮存气体 ,使吸入的空气两次经过肺 ,保证肺充分…  相似文献   

2.
在“两栖动物”这一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认为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如何消除这一模糊认识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把握概念内涵,揭示本质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在水中生活,用绍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一村征,列举实例加以比较说明。例如青蛙和好徐、蛙蛙鱼等,它们是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它们…  相似文献   

3.
唐思贤 《生物学教学》1999,24(9):48-48,F003
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在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中,动物界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的漫长过程,两栖纲正是一类最早从水中登上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在两栖类的生命周期内,它的卵没有保护装置(无羊膜卵),幼体呈鱼形,无四肢,在水中用鳃呼吸,幼体经过变态,它们的某些幼体器官出现萎缩,而变态成为能在陆地生活的成体。两栖类的成体具有五处(指)到附肢,以肺呼吸为主(它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功能,为水生生物的特征)。这些结构为两栖动物到陆地活动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但它们还不能真正离开水,原因是表皮角质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青蛙青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青蛙体型较苗条,善于游泳。颈部不明显,无肋骨。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相似文献   

5.
“青蛙、蟾蜍的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因此,青蛙和蟾蜍属于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6.
青蛙以小动物为食,其中害虫约占80%。据统计,每只青蛙每天约吃60多只害虫,从春到秋的七、八个月中,能消灭害虫一万多只。每亩放养400~800只青蛙的早稻田,不再放农药,比喷洒两次“甲基1605”的对照田,枯心率大大降低,而粮食可增产9.2%。可见,青蛙对于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但是,我们能不能称青蛙为“益虫”呢?按照动物学的分类方法,“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有足三对,一般有翅两对”的蚊、蝇、蝗虫、家蚕等动物,属节肢运动门的昆虫纲(纲下还分目、科、属、种);而“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并兼用皮肤呼吸”的动物划在脊索动物门的两栖纲内,从青蛙的特征来看,它不是“昆虫”,而是“两栖动物”。所以,我认为青蛙以不称“益虫”,而称“有益的两栖动物”或“有益动物”为妥。  相似文献   

7.
在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江河里,生长着一种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珍奇动物,它叫肺鱼。肺鱼出现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它身上披着瓦状的鳞,背鳍、臀鳍和尾鳍都连在一起,并有构造最古老的“原鳍”,所谓原鳍与正常鱼鳍不同之处是一个肉柄状的东西。肺鱼的鳔的构造很像肺,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将肺鱼的鳔称为“原始肺”,肺鱼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肺鱼还有内鼻孔,它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河水干涸时,它们钻进泥土里,用“肺”和内鼻孔呼吸。科学家们认为肺鱼是自然界中最先尝试由水中转向陆地的动物。非洲肺鱼是4亿年前已广…  相似文献   

8.
贵刊今年第三期有篇题为《再谈小问号活动》的文章。文中把乌龟说成是两栖动物,这是不正确的。两栖动物在水中繁殖,而且幼时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鳃消失了,用肺和皮肤呼吸,这以后可  相似文献   

9.
初中动物学教材中讲了脊椎动物五纲的特征。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将它编成歌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记忆效果。现将歌谣介绍如下: Ⅰ、鱼纲用鳍游泳鳃呼吸, 心房心室各为一, 体表盖鳞栖水中, 具此特征皆为鱼。Ⅱ、两栖纲皮肤裸露具粘液, 幼体水生鳃呼吸, 成体陆栖肺呼吸, 具此特征属两栖。  相似文献   

10.
在海里生活的不全是鱼类,还有不少哺乳动物,如鲸、海象、海狮、海豚等。那么,海里为什么会有哺乳动物呢?原来,在很久以前,这些哺乳动物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它们从陆地上迁入了水中。当时的身体结构和模样都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为了适应水中新的生活环境,它们的样子就慢慢变得和鱼差不多了,但是它们仍保持着哺乳动物的特征:用肺呼吸,胎生,用乳汁哺育幼儿,体温保持恒温。海中为什么有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1.
<正> 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青蛙,仍然保持着生活在水中的习性,即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回到水里。用肺和皮肤呼吸的青蛙,如果皮肤干燥,就会影响呼吸,所以它们时常会到水  相似文献   

12.
<正>可以在陆地生活的青蛙,仍然保持着生活在水中的习性,即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回到水里。用肺和皮肤呼吸的青蛙,如果皮  相似文献   

13.
《肺和呼吸》一课有让学生“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实验。 放入燃烧的火柴进行比较。用装满水的杯子倒扣在水槽中,用吸管向杯中吹气,从而收集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待用;  相似文献   

14.
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他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捣龙宫。《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底生活,又能到陆上活动,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栖人”…  相似文献   

15.
青蛙就是田鸡,蟾蜍(chanchu)俗称癞蛤蟆(lai haMma),它们都是“两栖(qi)动物”:小时候生活在水中,长大后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也能在水里浮游。它们主要吃田间害虫,对农业有益,所以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 美国著名作家艾诺·洛贝尔,曾写过多篇以青  相似文献   

16.
泰国有一种斗鱼,有鳃和副呼吸器,可以在空气中呼吸,离开水可活一段时间。在非洲的淡水湖和一些河流中,有一种肺鱼,它们有肺也有鳃,当河水干涸后,它们本能地利用干泥和皮肤的黏液,弄成一个保护囊,可在里面生活几年。在多瑙河沿岸海湾里,有一种身长10多厘米的小鱼,当水干涸时,它们就钻入泥里,一动也不动,用肺呼吸,直到重新有水为止。在东南亚的沼泽里,有一种“上树鱼”,它们在水中靠鳃叶吸取氧气,在陆上常靠鳃室的一种水肺维持水分和吸收氧气。它们常爬上陆地,抓住  相似文献   

17.
脊椎动物在进化的长河中,其循环类型依呼吸类型的改变而演化。鱼类以鳃呼吸,心脏为两腔而属单循环;两栖类以肺呼吸但不完善,需以皮肤辅助.心脏进而演变为三腔而营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进化为完全肺呼吸,心脏随之演化为四腔出现了完全双循环类型。处于进化中的爬行类,尽管结束了以皮肤辅助呼吸的历史而改营完全肺呼吸,心室并随之出现间隔,但终因间隔不完全而基本上仍为三腔,循环类型也就仍然保留在不完全双循环的水平上。唯独鳄类由于间隔较完全而使心脏基本上成为四腔,这使得生物教科书上普遍认为其循环类型已接近完全双循…  相似文献   

18.
有些动物的形状像鱼,或名字叫鱼,但是它们和鱼却不是一家子,滥“鱼”充数。下面是一些冒牌的“鱼”。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水栖的哺乳动物,外形似鱼,其实不是鱼。它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可潜泳10-45分钟。  相似文献   

19.
“观察和解剖鲫鱼”是初中生物学中比较重要的实验,也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脊椎动物的解剖实验。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探讨,觉得课本中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存在一些尚待完善和商榷的地方,现说明如下。a.“观察鲫鱼呼吸”的实验改正。课本中通过鲫鱼口和鳃盖交替张开和闭合的动作来观察鲫鱼的呼吸,用解剖针从鲫鱼的口中插入、由鳃盖后缘的鳃孔穿出来证明呼吸通道。这种证明方法说服力不强,也不太科学;为了增强说服力和可观性,我们试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了改正:把鲫鱼浸入水中,用手握住鲫鱼躯干,防止其乱动;让鲫鱼浮在水的表…  相似文献   

20.
绿海龟     
海龟是中生代三叠纪灭绝的杯龙类后裔。许多身体庞大的动物在中生代因多种原因灭绝了,但海龟凭借着其背腹有甲等原因,顽强地活了下来,“千年王八万年龟”之说由此而来。全世界现有龟类200多种,海龟则更少,它们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海洋里。当两栖类离开水域爬上陆地时,海龟作为卵生爬行动物早已离开水,在陆地上定居了,但其中一部分仍返回水中,这部分的后代称为绿海龟。绿海龟体长约1米多,全身是绿色,背部暗绿色或褐色,上有黄斑,腹部黄色,头前额有鳞,上颌钩曲,四脚似鳍,靠它像桨般在水中划游,非常灵活。绿海龟用肺呼吸,因此它每隔一段时间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