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应用索洛余值法对福建全省经济增长及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计算出科技进步和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对各地市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得出福建省各地市科技进步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通过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及相关模型的建立,对2002年至2012年安徽省各地市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行分析测算,所得的各地市对外开放特点同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结论主要有:安徽省各地市对外开放度与当地经济增长有着强烈的相关性;南北部地市间的对外开放度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明显差异;安徽省在此10年中,对外开放度呈良好态势增长;省内经济的"包围圈"带动效应显著等。借助模型所得结论对安徽省现阶段各地市对外开放所存在的,诸如地区开放度不平衡、各地市应如何利用本地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给出了安徽中北部地区应发展特色产业,南部地区继续保持发展势头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测定,发现科技进步与山东省经济增长存在高度正相关;利用所罗余值法对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非常高,说明近年来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来研究2004—2008年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空间产业结构因素和空间竞争力因素将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分类。考虑了空间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表明,海西经济区各地市产业结构因素比竞争力因素更能推动各地市的经济增长。进而从三大产业角度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的经济增长水平进行分类。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统计年鉴公布的2001~2010年的农业各指标数据为基础,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对浙江省农业物质费用和劳动量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进行估计,测算出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然后对"十一五"期间浙江省11个地市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是浙东北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浙西南地区。通过系统的测算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率,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在制定当地现代农业经济政策时做出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应用索洛余值法对丹东的经济增长及科技进步进行测算,计算出科技进步和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实证分析了丹东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指出增加科技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科技进步的最前沿是促进丹东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实践,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俨然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针对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经济建设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科技进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明江苏省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微弱的波动性,随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江苏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浙江省11个地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从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发,对浙江各地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并且区域差异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佛山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广东省佛山市1995~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和分析了科技进步对佛山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佛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提高。政府应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分析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对全国及部分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分析河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比较为河北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 后,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指出农产品品种优化、品质改善, 成本降低均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需要高等教育与创新体系两个系统的双向自觉。当前高等教育系统推动科技进步已经形成自觉,而科技进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则更多地处于自发状态。分析和高效运用科技进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是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系统具有保守和超越的双重性格,它决定科技进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选择"浸润—渗透—扩散"的温和式路径。该路径使科技进步成果有条件地准入高等教育系统,最终形成双向循环系统,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依据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对在科技进步历程中科技专家所肩负的责任进行哲学维度的反思,并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指出“科学技术价值中立”说的有害性,认为在大科学时代,科技专家应当承担学术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责任。  相似文献   

14.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蕴含着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及其关系原理的科技新内容。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动力 ;揭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展示了新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揭示了科技对社会经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蕴含着新的社会结构观。高度评价了科技人员开拓新生产力的卓著功勋 ,强调科技活动需要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与 ,开拓了群众科技史观的新视野。揭示了科技对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丰富发展了社会文明进步观。第三代领导集体从科学技术的角度 ,对唯物史观的全面丰富与发展 ,形成了科技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可行的河南省地级城市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18个地级城市科技实力的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各个城市的科技实力在全省中的水平做出科学的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提升科技实力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人类有史以来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成果及其影响的具体分析,阐明科技革命与时代进步的历史辩证法,论证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对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的战略国策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代高校学生了解世界科技革命成果、追求科学真理、关注时代进步、确立科学发展观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能力创新的源泉与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之地,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科研不断取得进步并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依然很低,这严重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此,通过对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剖析后,提出了改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是扬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扬州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但与省内外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科技投入不足、创新活力不强等问题。要从重视教育与研发投资、利用外资经济的技术外溢等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