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语习得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吸取诸多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到了本世纪初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至今取得了第一和第二语言影响第三语言学习的迁移规律,多语言学习与元语言意识的发展以及在普遍语法下第一和第二语言在三语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三语习得研究,尤其是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然而,目前研究尚处在初创阶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拓展,需进一步界定和深入对普遍语法与三语习得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单菲菲 《教育评论》2015,(3):144-146
三语习得研究起源于西方的三语或多语现象,21世纪初被引入我国,广受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文章在阐述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起源、发展的基础上,厘清了三语习得理论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后续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SLA)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近40年的发展使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发展过程中内部的争论和外部的挑战,并提出 一要充分利用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推动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步入成熟期。而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搭配是二语习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二语学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集中对二语搭配习得的特点、存在问题、习得的动态过程等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较为详实的梳理、分析和评介,以便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人们在克拉申"输入假设"理论中存在只注意输入,忽视输出的片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假设具有注意/触发、假设验证、元语言和增强流利性的四大功能,提出了学习者和教师在二语习得中保证有效输出的举措.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开展二语习得的实践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语习得研究跻身于近来语言学界热门话题排行榜,三语习得的独立研究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引起语言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国内对三语习得的研究开始较晚且多是基于少数民族三语习得。通过母语为汉语,二语为英语,三语为法语的语言学习者在三语习得过程中词汇迁移、语法迁移、思维迁移三方面的语言迁移现象的简述,对语言迁移进行初步解析,并期待其在今后向更为广泛、更具有深度的方向发展,从而发现三语习得的语言迁移规律和特点,使得三语习得更为简洁高效。  相似文献   

8.
二语习得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来,中介语的研究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它的研究成果对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中介语的概念、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特征及其主要产生根源并提出了中介语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人们对二语习得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各具特色。有的研究侧重于描写,有的研究偏重于假设,有的研究则采用实验。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有关语言习得的多侧面、多方法的理论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50年代二语习得起步至今,母语(L1)和普遍语法(UG)在中介语中的作用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人们从最初孤立的研究L1和UG在中介语发展中的作用逐步转向了中介语中L1和UG关系的探索,研究的方法也从最初的对中介语横向静态的描述转为对中介语发展全过程的纵向动态的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