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像领会数学题意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一样,学语文也得懂一些数学知识。传说,宋代有个叫王祈的人,他把自以为很好的诗拿给苏轼看,希望能得到苏轼的赞赏。苏轼看完诗说:“诗写得不错,比喻很新颖,不过。就是十根竹子一片叶。”原来,王祈的诗中有“叶垂千口剑,竿耸万条枪”两句。苏轼以诗人的锐跟,一下子就看出数词用得不妥。可见王祈在写诗时,没有过好“算术”这一关。如果说上倒是作者误用数词,闹出笑话的话,那么,有很多诗数词用得十分巧  相似文献   

2.
北宋有位大夫叫王祈(qi)。他作了一首咏竹诗,自己感觉比较满意,就决定拿给大诗人苏轼看看,希望得到诗人的一些好评。不料苏轼读完那首诗以后,指着诗上的两句:“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条枪”,笑了笑,说:“你写的竹子,看来是叶子太少了吧?”  相似文献   

3.
三四十年代,呼应着中国新诗现代化趋向,朱自清提出了解诗理论,并躬身实践。朱自清的解诗理论主要内涵是:“欣赏是在透彻的了解里”;“只有分析,方可以得到透彻的了解”;“诗是最多义的,最错综的”;“见仁见智的说法到底是不足为训的”。这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特色的诗批评方法,它对于我们欣赏代新诗时缩短诗人审美追求与读者审美距离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拓宽思维空间、革新批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趣的评语     
王方 《现代语文》2004,(8):47-47
三分诗七分读耳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有一次,一个书生把写好的诗给他看,并当场朗诵给他听。诵毕,其人问道:“这诗有点分量吗?”苏轼说:“十分。”书生喜不自禁。过后,苏轼慢慢解释说:“三分诗七分读耳!”这话的意思是说,此人的诗只有三分,而有七分是靠朗诵的声调,去影响别人的视听,以掩盖诗句本身的缺点。幽默而含蓄地批评,既不伤害自尊心,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乾隆皇帝宠臣和坤,是个才识平庸的人,却很能讨得皇帝的欢心,因而颇有权势。一天,他拿了自己义子的一篇文章,去给当时德高望重的李调元看,想得到李…  相似文献   

5.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在《全唐诗》里,只留下了两首诗。《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的一首。闻一多对这首诗给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话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位现代大诗人对它是何等推崇!  相似文献   

6.
正确的批评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个人修养。因此,一个善用批评的机构,就能享有高度的生产力,并培养出开明的组织文化,而开明能使这个组织更加优秀。为了使批评收到预期的效果,讲究点批评的方式方法的艺术,是很必要的。欧阳修“天下翕然师尊之”,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堪为“师尊之”的榜样。欧阳修和宋祁交情深笃,是一对好朋友。宋祁能诗能文,诗写得尤为佳丽,诗句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被诗家称为“句绝千古”。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喜欢用冷僻字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比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这样好懂的句子,他偏偏要改为“蓬生麻中不夫…  相似文献   

7.
有这么一则趣闻至今笔者难忘:某作者将一篇弄不清“逗”与“点”的手搞寄往编辑部,并附信说:“文章我已写好,一点到底,是“圆”,是“芽”,是“豆”请编辑定夺!”编辑回信:“你把“圆”、“芽”、“豆”寄来好了,其余我添补。”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它对我们却  相似文献   

8.
董斜川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锺书《围城》第三章叙写诗人董斜川行状 ,说他“原任捷克中国公使馆军事参赞 ,内调回国 ,尚未到部 ,善做旧诗 ,是个大才子” ;又称“董斜川的父亲董沂孙是个老名士 ,虽在民国做官 ,而不忘前清。斜川才气甚好 ,跟着老子做旧诗” ;复借赵辛楣之口介绍说 :“董太太是美人 ,一笔好中国画 ,跟我们这位斜川兄真是珠联璧合。”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中承认董斜川“有真人的影子 ,作者信手拈来 ,未加融化” ,“锺书夸张了董斜川的一个方面 ,未及其他”。钱锺书《谈艺录》弁首 :“友人冒景 ,吾党言诗有癖者也 ,督余撰诗话。曰 :‘咳唾随风抛…  相似文献   

9.
元好问持正宗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在《论诗三十首》中,肯定了李商隐诗之“精纯”.赞扬它世代受到人们的喜受.但对其隐晦处略有批评.同时认为不十分“雅正”,更进一步斥乏为“新声”,这反映出他诗论中的保守面。元好问对李商隐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有批评,他是辩证地评论李商隐的。  相似文献   

10.
夸张运用得好,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说到运用夸张的“度”,人们常借用胡应麟的话“诗人遇兴遣词,大则须弥,小则芥子”来解释.这是说,就程度角度而言,夸张无度.论及夸张的“度”人们更多讨论的是夸张的真实性问题.一致的看法是,夸张不能离开生活的真实,必须以生活现实为基础,同时又不能用生活的真实去批评艺术夸张的“失实”.鲁迅先生“广州雪花大如席”的评述和宋沈括评杜甫《古柏行》名句“无乃太细长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持正宗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在《论诗三十首》中,肯定了李商隐诗之“精纯”,赞扬它世代受到人们的喜受,但对其隐晦处略有批评,同时认为不十分“雅正”,更进一步斥之为“新声”,这反映出他诗论中的保守面。元好问对李商隐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有批评,他是辩证地评论李商隐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诗标准问题属于批评而非创作范畴,其目的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释放诗歌中“异己”与“抗议”的声音与力量。论文从精神旨趣、意象思维、言语多义、韵律和谐等方面区分诗与非诗,再从具有提撕精神的价值、富有“原创性”的品格和提供多元化阐释空间三方面提出好诗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一些学生在习作中,为了使文章生动,常常运用夸张的手法,这种想把文章写好的愿望是好的,但是由于对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够熟悉,因而常常有“夸张不当反失真”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只要对它进行分析,找出不当的原因,寻求避免的方法,就能在习作中再前进一步,久而久之,就能把握这一修辞手法,并熟练地运用它。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首流传极广的好诗,但由于断句不同、标点不同,其意趣也就不同。有人曾将它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即或改成四言句,亦未尝不可:“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相传清人纪晓岚,将它压缩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古人亦有将它改为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清明》诗如重新标点,则成一首颇具特…  相似文献   

15.
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都讲究意境。我们读到一首好诗,看到一幅好画,常常会赞叹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评价艺术意境的形象化说法。没有意境,或者意境有欠缺,就不能成为好作品。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也有人干脆说是“诗与画”一致所造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  相似文献   

16.
学诗偶得     
一、“禅偈的机锋,儿歌的天籁”宋苏轼有《琴诗》一首:“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数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以“非诗”相薄,责怪道:“千古诗集,有此体否?”《苏轼诗选》的编者陈迩冬却认为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好诗,说它“有禅偈的机锋,似儿歌的天籁”。这个评语可谓独具慧眼,精当至极。遗憾的是,陈迩冬只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朱自清认为:“《谈新诗》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了。”在被称作金科玉律的《谈新诗》一文里,胡适提出了“新诗的方法”,即“诗需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在胡适看来,好诗就应该“能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许多种———明显逼人的影像。”和胡适明确提出“具体的做法”不同,闻一多并没有提出这一口号。但是从其著名的新诗“三美”之一的“绘画美”原则中,我们却能看到闻一多对新诗“具体做法”的不同思考。有论者认为,“闻一多新诗的‘绘画美’表现在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  相似文献   

18.
句法小夸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善生 《语文知识》2001,(10):71-74
汉语里有一种小夸张,与辞修学上常说的夸张有些不同,它不是故意地“言过其实”,以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客观上它有一定的记实性,同时又包含有说话人的主观评价,给人一种异常大量或小量的感觉,带有夸张强调的语气。这种小夸张常常与一定的语法手段相联系,因此,我们把它称作句法小夸张。如:①七岁时,他代表俱乐部参加了德国德累斯顿的一场比  相似文献   

19.
“兴观群怨”说原是孔子从学《诗》、用《诗》角度对诗三百篇的社会政治和伦理教育作用的全面概括,但内含着孔子对诗乐艺术审美功能、特点的深刻理解和体验。因此,“兴观群怨”之说在后世不仅是“诗教”说和美刺讽谕观念的理论源头,而且它本身及其衍生的概念也成为以审美批评为主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观念和范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相似文献   

20.
不少文学青年都喜欢说:“写诗要有感情。”这话并不错,不过说得不够全面,须知没有感情固然不会有好诗,但光有感情也未必就能写出好诗来。“我痛苦啊!”“我高兴啊!”尽管说的人确实感到十分痛苦或快乐,但它留给别人的印象恰恰是苍白的,一点也不动人。正是鉴于感情的直接渲泻常常导致概念化,鲁迅才会语重心长地说:“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两地书》)。怎么办?怎样才能充分“体现”诗美?有创作经验的诗人们总是一方面保持旺盛的感情,另方面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