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颖 《广西教育》2006,(7A):6-6
哲人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如同铁轨承载火车,作为课改实验载体的校本教研,似春潮涌动。课改实验的生机与活力、新课程理念、实验精神、困惑与成长,无不借助这载体作最透明的显示。我城区教育局将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助推器,提出“加强教研深化科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并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活动,有力地堆动新课程改革实验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是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实现的,而学习型教研组又是进行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一直以来,教研组存在着“教而不研”“教而少研”与教研群体建设不够等现象,严重制约着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与教研群体的发展,制约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增强教研本位意识、回归教研本职,“聚集课堂”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教研活动有效性,并成为教研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徐永强  徐燏 《中学生物学》2012,28(10):24-26
教研工作是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教与研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教学研究,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笔者对本县农村学校教研工作做了初步调查,并对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反思过去的教研工作,可以明显地看到“重教轻研”的现象: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对教研活动没有引起重视、“只教不研”,或教研活动经常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5.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研实际就是"研教",要到"教"中去,还要回到"研"中来。只有"走下去",才能将"研"置于"教"的环境中;只有"领进去",才能将"教"摆在"研"的平台上;只有"钻进去",才能将"教"的问题升华成"研"的课题;只有"拉起来",才能让"研"和"教"诚心相携,共同提升;只有让教师"站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研的帮扶作用;只有"编出来",教研活动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更进一步去指导改变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如果"教"而不"研",只能成为"教书匠",却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教"基于"研"才有生命力,"研"源于"教"才有活力,善"研"者才能善"教"。而农村学校部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探索新的教研方式,以激发语文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在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我们进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面对新的课程,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研工作:我们的做法是否适合于课程改革,是否有利于课程改革?闭门造车能给教师引路吗?  相似文献   

8.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指出了教学与教研的辩证关系。当今的教育形势决定了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撰写教研论文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通过撰写教研论文,可以将自己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促进自身成长,还可与他人进行交流。有些教师在论文写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笔者从教十余年,在刊物上发表过很多文章,  相似文献   

9.
甘永霞 《成才之路》2021,(11):32-33
网络教研是当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径,能够帮助教师实现以教兴研、以研促教。文章从网络教研的内涵与必要性入手,对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具体策略进行阐述,以期推动网络教研在教师专业学习中的常态化、实效化,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三个阶段,即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再到站好讲台。其中,学科教研是教师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晋升的重要桥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2019年底,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民教育》也发表社评文章《教研强则教育强》,指出:"历史和实践证明,加强教研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基础教育的重要依靠。"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型、专业能力的提升,这都离不开新教研的引领、支撑和推动。现有教研模式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转型,转型重点在于:创新机制,多方助力教研,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创新思路,开展解决问题、赋能教学的系列化深度主题教研;创新形式,打造教师积极参与、研教一体化的个性化新教研;创新平台,形成经过实践检验的共享教研成果资源库。  相似文献   

12.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时代对数学教师的起码要求. 一个教师不仅要会把书教好,把人育好,而且还要会撰写文章,会搞教育科研,这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数学教师. "万事开头难",的确,当你第一次拿起笔写文章时,确实感觉有些困难,但是,你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写下去,到一定的时候,功到自然成,你就不会再感觉困难了,此时你将会感到是一件愉快的事. 那么,如何撰写教研论文呢?笔者拟从寻找素材、参考文献和反思成文三个方面谈点笔者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3.
<正>"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与"研"相辅相成,教研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校本教研应该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而且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更是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教研已逐渐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但在很多基层学校,校本教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毫无帮助,很多教师只有无奈、被动地接受学校布置的任务。那  相似文献   

15.
梁亚瑜 《考试周刊》2013,(74):73-74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研—评"的模式被赋予新的内涵:以崭新的评课文化促进有效的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以评促研"的新文化是一种"视界融合"和"对话文化","以评促研"的教研活动是新课程持续深化的内在动力,是有效教研的改革基奠。如今,评课文化的现代走势和动态聚焦——对话、沟通、共享、发展,它孕育生成崭新的评课文化。在数学领域里,以评课文化的新形式促进数学教研,使数学教研更有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6.
柳建梅 《天津教育》2007,(12):34-34
新课程改革倡导校本教研,教师可以随时而教,随地而研,也可边研究边实践,因此被称为具有实效性的教研。然而从校本教研来看,新的问题出现了不少,有些共性的问题还很严重。如,校本评课常常是大家无边无际地发言,七嘴八舌地浅层议论;对问题提摆得过多,建设性的、解决性的意见和建议少之又少;校本研讨内容杂乱,“各定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等。内容杂乱、类别繁多、方向备异是校本教研新出现的弊端和倾向,如果不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古人有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而今我把它改用在教学中则是教而不研则惘,研而不教则虚。能够得出这种深刻体会,应得益于我校近年来搞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此过程中,我先从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五个环节着手,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教研活动,不知不觉中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教研热情,我把成功之处形成文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化,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研网络,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深入学校实际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逐步梳理出问题的症结,要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特征的教研网络,就必须摆正三个关系:第一,摆正教研服务的上与下的关系。使上下并重,充分协调。第二,摆正个体与群众的关系。形成广大教师人人都想搞教研,人人都会搞教研的大氛围。第三,摆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意识认为教研是专家和教研机构的事,不属中小学教师的职责范围。我们追求教、研合一,倡导“教就是研”,“不研不能教”。一、加大改革力度从1…  相似文献   

19.
教研是教学有效、高效的活水,教而不研则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我们的教研在起作用吗?起多大的作用?值得思考。说起教研,视角很多,从学校管理上说,教研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教研管理的目的是使教研成为教师有意识的自觉行为。所以,了解、知道教师的教研状态、教  相似文献   

20.
教研活动,应该在教中研,研中教。只教不研或只研不实践,是无效教研、形式教研,是教研"沙漠化"的表现。目前,相当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尚存此问题。克服形式教研,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引导教师走健康研修之路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