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个性,绝对相同个性的两个人是不存在的。在一个班里有多少个学生,就会有多少个性情各异的少年儿童,完全一样的学生是没有的。由于他们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成长道路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反应、表  相似文献   

2.
<正>当了二十多年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班有多少个学生,就牵涉到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很多人多年的努力,有的时候,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种种人间美好的情感都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赞扬,在困难时刻的一次搀扶而永远刻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并成为他们成长的坚实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用心关爱每位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热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和每一个环节.在学校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个性鲜明,心态各异.这就需要顾及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对学生获得的成功和进步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扬.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相似文献   

4.
记实作文     
1.感动是一种养分。同学们,生活中、书本中、影视作品中令人感动的事物太多太多了,请选择最让你感动的某个人、某件事或某次经历、某个场景,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在茫茫人海中,一个人就像汪洋中的一滴水,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帮助。请你想想,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人在为你付出、给你关爱……选一件让你最感动的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3.成功可以带来喜悦、快乐,增长见识和经验。回忆一下,你在做哪些事上取得了成功?当时有怎样的感受?比如,你学会了一项本领,做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在取得成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语文教材,利用好语文教学活动,利用好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6.
开学感言     
倏忽间,两个月的暑假结束了.9月1日,这个让多少人憧憬、多少人厌倦的日子坚挺地向我们逼近.开学,意味着多少人就此开始了自己崭新的人生;开学,又意味着多少人重新被打人藩篱.快乐的人总是相似的,悲哀的人各有各的悲哀--在开学这件事上亦如是. 最蓑慕那些初入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门的学子.此刻的他们总会带着一种神话般的期盼与梦想.在他们心目中,学校是唯一能使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脱胎换骨、羽化成蝶的地方.那里会是他们成长的乐园,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殿堂,是他们的另一个家--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正马老师应该是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的人,而且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明知校长和同事对她的工作有看法,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便人缘最差,依然自得其乐。我其实是蛮欣赏这种个性的,因为经常有人说我是一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生活中见风使舵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太多太多,不讲原则唯命是从见利忘义的人太多太多。教育中人,若也是如此性格,实是荒谬悲哀至极。马老师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一心只想着学生发展,很有个性。可是,马老师的叙述,让我又想起了多年前一个重点班的学生评价他们班主任的话:"×老师坏就坏在责任心太强了!"和很多传统的家长和老师一样,马老师似乎也是属于"为了你好"一类人。因为我是为了学生好,所以其他人不能来干涉我,学生不能不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10,(7):34-36
放飞教师的成长,让他们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宝藏 【思考】小学是孩子从家庭走入社会的第一步阶梯,而牵着孩子们的手、轻轻推开智慧殿堂的教师,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首先就应该让教师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的事业心强,有爱心、耐心、责任心,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一个"家庭",其成员是来四面八方、个性各异的孩子.作为"一家之长"的班主任必须精通班级管理工作,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注重人性化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对学生应该除了有"三心",即关心、耐心、爱心之外,还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赞美他们的进步,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除了用集体的力量感召每个学生,还需给全班学生上紧"发条",尤其是后进生,要让他们能够紧紧地随着班集体的"齿轮"转动.做到这一切,爱是前提.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灵性与活力的课堂,极力追求个性的解放.可见,语文教学是有生命的,是充满生机与灵性的.然而,放眼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多教师依旧将学生仅仅当作一个“认知体”,忽视学生的个性成长,缺少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的意识.因此,优秀的语文课堂应当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上着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命的生气与灵性. 一、注重情感渗透,让语文课堂不再干涩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方向偏离了,会让学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作文教学中的个性语言指导,由于个性的概念很抽象,教师往往给不出贴切的解读,在指导学生时自然就会出现偏差。有些教师把另类、不一样、搞怪等内容和意识灌输给学生,这无疑是错误的引导,教学效果当然是南辕北辙。一、个性有外化表现,"另类"不叫个性"每一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  相似文献   

13.
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部是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具体说来,班主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换言之,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个性。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和优化学生的个性,就是在保护和发展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不是5.12汶川大地震,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谁,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多么的爱他们的学生。或许他们还在教坛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还在为一些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操心着。而现在,他们或许正在天堂给他们的孩子们上着课,他们依然是孩子们的好老师。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老师们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表明,最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是最有创造潜能的.优良的个性是一种重要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受遗传、环境的影响,他们身上已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其中有优良的品质,但也有不良的性情,如好动调皮、好胜要强、随波逐波、粗心大意、只答不问、孤独怪僻、依赖他人、消极自卑等.优良个性促使人的创新,不良个性阻滞人的成长.“江山易移,本性难改”,我们要趁青少年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接受性,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并改变学生的不良个性,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小班化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形成的过程体系,培养学生认知的方式,创设灵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个性得以飞扬.对此本文就教学手段多元化,充分激发学生个性;创设教学情境,让个性得以飞扬;开创灵动课堂,张扬学生个性;鼓励自主阅读,发展学生个性四个方面来谈如何开创灵动课堂,让学生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他们习惯了索取。本次针对学生自我中心明显,在个性上自私、冷漠等特征,常常不能发现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甚至熟视无睹。这些都将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影响同伴之间的交流。在活动中通过"制作感恩卡"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了解更多的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激发感恩的情感。通过感恩短信等形式帮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19.
写作呼唤个性,唯有个性化的作文才能使文章有风格,有特色;新课程倡导学生作文个性化,教师要放飞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学生写作思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敞开心扉,抒发真情,用个性化的语言文字来展现他们成长的足迹和风采,迎来作文教学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李文霞 《考试周刊》2010,(53):229-229
俗语说,五指伸出来也有个长短,何况是个性各异的学生,我们难免会遇到弱智的孩子.如何引领这些孩子完成九年教育,是教师所关心的.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缺乏自信,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自信心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弱智孩子由于自身的缺陷,常常被人冷落、歧视、嘲讽,因此伴随他们的是过多的失败和打击.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消极的自我观念,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可以说,自信心的丧失,给弱智学生的学习、生活笼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他们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也不能起飞.那么如何培养弱智学生的自信心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